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丙午天旱斗米几百钱余自秋及冬举家待市糊口漫赋排律用志时事

丙午天旱斗米几百钱余自秋及冬举家待市糊口漫赋排律用志时事

明代 林熙春

天涯称僻壤,丙岁正当阳。满地全供税,三春未散秧。

岂知秋转烈,又甚夏恒旸。通国争驱魃,穷人忍暴尪。

不闻飞石燕,无计舞商羊。带日丹枫赭,迎霜野稻黄。

苍生悬未解,赤子弄如狂。有泪看焦槁,何劳谨盖藏。

艰难生计拙,潦倒壮心忙。买米非求饱,典衣为救荒。

忍饥输赋敛,举足更徬徨。卓鲁初为郡,循良久擅场。

弗皇请赈贷,雅意散桁杨。云汉虽歌洛,桑林卒应汤。

随车酬主圣,搦管报时康。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谢郑德进惠种瓜叠韵三绝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数日离君一井蛙,晓来兀坐诵南华。多君劳我瓜时意,柰我无心恋及瓜。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二十七 赐甜食

明代 林熙春

天上恩来赐玉饴,直房拜受喜交颐。分荣归与妻孥共,一饭君恩报藿葵。

送孝廉王浙泉北上二首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有美青萍客,翩翩作颂才。凭陵蟠赤海,睥睨筑金台。

云拥双岛去,泥衔五凤来。不须尧白首,亲舍接蓬莱。

咏棋诗 其十

明代 林熙春

太平未可讳言兵,著著惊心著始赢。勿吝千金张士忾,且需万甲待车征。

关河有备须人望,肘腋无虞乃我城。战胖思危真胜事,鸿图宝历永清平。

谢郑德进惠种瓜叠韵三绝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初夏蝉鸣两部蛙,乾坤老我度年华。何来冰谷龙蹄种,犹胜安期枣似瓜。

题姚司理公祖孝义流芳册 其一 代家君

明代 林熙春

频年仙吏滞天涯,世德繇来慰所思。敝蹝一官惊扼臂,孤灯半世重齐眉。

遗孙清白梧桐老,跨祖文章雨露滋。自是丝纶偏积庆,海滨渔父醉金卮。

送何靖节南游还燕

明代 林熙春

当时折槛一生轻,柏府争传抗疏名。万里间关成独往,百年暌合信同盟。

燕台夜色黄金气,鳄渚秋声白发情。相对逐臣休感慨,古来天地自纵横。

谢郑德进惠种瓜叠韵三绝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病起山庄却避蛙,康成携手赋苕华。青云岂是青门客,为饷东陵五色瓜。

明代 林熙春

愧予之才匪济川,徒怀击楫发川肩。一岁两移何忝窃,盟心欲报丹扆前。

四月望日携琴剑,凤城三朝始发船。沿江狎客勤杯酒,迟迟始达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 其五 和柳赓予司空

明代 林熙春

当年策蹇出重城,三十馀臣逐队行。敢附马周为凤啸,祇从鹿念作蝉声。

昌言已觉千金重,告老宁知一叶轻。明主虚怀君翊戴,愿君麟阁不书名。

壬子除夕同叔弟守先墓

明代 林熙春

昨年除夕椿犹茂,今岁今宵独怆心。兄弟莫缘留去腊,山川何处聆遗音。

坐来夜半思逾剧,目断一丘泪不禁。徙倚达朝修展谒,日边瑞色起遥岑。

次韵答龚润寰

明代 林熙春

归来暌别怅如何,燕市当年意何多。我已有心依菽水,君今何事叹嗟跎。

凤雏自是毛俱奋,鸥侣犹然鬓未皤。国是纷拿殊未了,可容紫帽发长歌。

入里门志喜因示儿孙四首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老我迂谈不诡随,儿孙珍重好随期。承恩奕世称奇遇,种德合门答盛时。

自昔何缘绵玉树,于今肯让续琼枝。殷勤勉为儿孙祝,愿尔绳绳着着依。

上元雨

明代 林熙春

元夕繇来星月辉,如何此夕转辉微。蛟游赤海犹翻浪,鸷伏青山未解围。

天悯炎荒生雨露,人逢啬运吝珠玑。更阑霄汉俄开霁,歌舞踟蹰不忍归。

送萧别驾归广陵

明代 林熙春

广陵本是豪华地,有美驰驱滞瘴乡。刺史每依别乘重,仙郎何事曳裾行。

梁园岂谓能徵橡,韩峤相看失憩棠。千里莫烦愁暑雨,清□拂袖□凄凉。

集唐六绝送骆见羲广文归延津 其四 李涉

明代 林熙春

白首垂丝恨不违,玉壶春酒正堪携。离心日远如流水,泣向东风忆建溪。

元相叶台翁诞辰同卢饶二年丈携尊为寿辱惠诗箑次韵奉答

明代 林熙春

名世生申五百年,敢同载酒混年筵。西浮爽气初秋满,南耀台星彻夜悬。

寿国繇来归紫阁,延龄惟是在丹田。弟兄博得阳春调,一字千金压酒钱。

送揭阳何明府告归侍养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三公一日是襟期,岭月随君樵水湄。珍重长途千万里,清华指日待拗螭。

送广文萧宾竹归将乐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倡道东来欲订顽,昌黎一脉可跻攀。青藜光照清华地,玄草声传霄汉间。

凤渚莫缘开虎观,龙池自是接龟山。归与定作千年计,岂肯浮生半日閒。

送郡丞潘箴盘入觐时公闻侄捷音兼以志喜

明代 林熙春

八桂才名拥汉槎,五云深处即京华。经传帝里推高座,筹运韩江属世家。

入奏幸闻天上语,陈诗应锡诰中花。更逢小阮收名骏,羡尔同瞻上苑奢。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