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吾父崇祀乡贤志喜四首末一道耑谢诸友 其一

吾父崇祀乡贤志喜四首末一道耑谢诸友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传礼传诗老逸民,短檠茹苦百酸辛。河渠竭力千年计,衾影潜脩百世身。

幸以教忠褒圣主,复从报德重乡人。使臣特举阐幽事,祠墓松楸雨露新。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送张元辉谳狱粤西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百万军储转上方,淮阴阴德已汪洋。燕山特沛三春雨,象郡潜销六月霜。

数载风尘谁解网,一尊天地对浮觞。知君不为光门户,报主情深属建章。

送何靖节南游还燕

明代 林熙春

当时折槛一生轻,柏府争传抗疏名。万里间关成独往,百年暌合信同盟。

燕台夜色黄金气,鳄渚秋声白发情。相对逐臣休感慨,古来天地自纵横。

咏棋诗 其八

明代 林熙春

小丑无端妄动兵,登坛大将有馀赢。狼烟浮动诸天塞,隼驭飞连万里征。

汗血日行冲部伍,三千河渡破干城。军情始信犹棋局,到此君王奏凯平。

庚申诏起留仪

明代 林熙春

三十年来老夕郎,自甘废弃钓沧浪。岂期丹诏春无限,遂使青山夜有光。

疲马敢云犹识路,醯鸡今且复含香。金陵况是高皇地,求旧恩私誓不忘。

泛海哭周耿西先生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年来未遂乘桴志,贾勇曾登一志舟。海鵧迎风随去返,江豚吹浪任沉浮。

因知日月光中荡,益信乾坤水上沤。敢谓济川能击楫,中流览胜可彝犹。

甲子除夕

明代 林熙春

驰驱入里甫初冬,岁满一尊三冬松。归客昔年为逐客,司农今日喜明农。

朝中局变心偏异,海上波恬睡转浓。忽听鸡声惊晓梦,何妨少坐听疏钟。

咏棋诗 其六

明代 林熙春

一局初开慎用兵,再三筹度有奇赢。炮藏车腹声声响,卒进马头步步征。

计士锦囊环左右,将军铁甲拥宫城。功成有象浑无事,击壤讴歌四海平。

过蓬辣滩志喜四首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蓬辣滩头两岸峰,梅江东注欲朝宗。忽逢滩上风雷急,岂是天边起卧龙。

小舟成泛江

明代 林熙春

天地茫茫欲问津,愧予犹匪济川人。幸从累牍酬归兴,敢谓扁舟远俗尘。

江静不须劳击楫,风清自是稳垂纶。昔年楼橹犹惊梦,此日中流自在身。

丙辰除夕立春同伯兄儿孙集先祠

明代 林熙春

龙飞丙岁绚龙光,腊去春来两光忙。万户竹声开竹叶,三阳梅岭见梅芳。

忽思椿树音容远,却喜杏坛俎豆香。但愿弟兄频聚首,云仍奕世重羹墙。

蜀茶盛开

明代 林熙春

莫谓潮阳春色异,锦江春色到潮阳。露凝艳质胭脂湿,日耀英姿琥珀光。

蓬萼敢争君萼美,葵心能似此心长。衡茅肯占天葩种,直欲移根上苑芳。

三元塔宝顶铭

明代 林熙春

凤城之东,吉水一泓。两山对峙,万派朝宗。左昂右逊,华表偏隆。

时维万历,群议攸同。乙巳建塔,丁未竣工。抱乾负巽,一柱凌空。

路从内转,不觉身崇。牗窥星汉,檐散氛风。天地为小,云阶可通。

影摇金刹,柱砥潮中。法轮永固,灏气斯钟。贤才辈出,国泰民丰。

次止玄先生韵勉孙尔扬

明代 林熙春

诸孙幸绕膝,白眉宁几人。人皆矜意气,惟尔最含醇。

少小彝伦笃,唯诺更与亲。读书声正噪,摛辟日日心。

年来惭潦倒,元宗属望频。入山探二酉,驰骤偶伤神。

塞兑堪调息,寡虑可还真。爽口非为宝,伐性酷于秦。

拂意人常有,何必转生嗔。清静长生诀,千金尔自珍。

和镛州八景有序 其四 虹桥暮雨

明代 林熙春

濯足镛江万里流,曾从鞭石苦流修。繇来牛伏誇奇事,自是龙翔作胜游。

天赐清尘千嶂雨,人歌利涉亿年秋。诸生无负题桥志,直泛星河莫滞留。

送谢巽川之保安就伯子行可养

明代 林熙春

君家玉树树干游,郎罢于今尚黑头。万里片帆瞻阙念,一腔寸地壮边猷。

天南父子欣莱彩,塞北风尘喜仲裘。易水良浆酣夜月,身携黄诰到瀛州。

五老诗

明代 林熙春

华堂春树开花日,梓里翩翩集寿筵。况复人间称五老,真云天上列群仙。

义方特贲龙章重,缝掖均垂鹤算年。更有慈亲昆弟者,宁无似勫外甥焉。

南山星聚毛成雪,北海尊开酒若泉。白鹿洞中归白社,青牛关外问青田。

凤城自昔誇灵异,鸠杖于今羡偓佺。不是丹头传九返,胡从黄发探三玄。

周旋尚健依绳墨,谭吐犹欢说圣贤。小子荆班诸客侧,吾兄莱舞大人前。

曾玄共祝如冈阜,淇澳频歌当管弦。菽水可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 其十一 和黄絅存翰简

明代 林熙春

鸿飞已倦欲投閒,四十年来好闭关。世事不知非与是,宦情那觉玦和环。

幸瞻池上凤皇客,转盻天边鹓鹭班。珍重纂修垂不朽,君恩千载重如山。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三 修路

明代 林熙春

诏下柳营檄虎贲,三千除道闹声喧。道旁钜础能移几,费万金钱半入门。

题谢节母册四首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从容植节柏千寻,幸有阶前玉树森。政以未亡酬地下,相逢不负百年心。

送张杏宇还镛四绝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为德于乡不厌贫,刀圭宁是独全真。君家桂树婆娑影,不数千红杏苑春。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