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朝崧
太息沧桑久变更,颓垣谁识汉家营?海疆今但须游徼,儿戏还嗤灞上兵。
将往晋江,先有此作
蹩躠登高山,失身落泥滓。豺虎身道旁,耽耽向人视。
却行归故居,已非旧邑里。昔日桑麻田,强半成海水。
无数蛟与蜺,率族来踞此。眼看平地上,浩荡风波起。
我欲施钓纶,惜哉无钓饵。谁能逐狂澜,走入鱼腹死。
近者陶元亮,招我桃源里。芦中呼扁舟,萍浮长往矣。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 其三
荆树分开连理枝,萼楼长枕异当时。琴床明日春风到,坐念徽之悼献之。
舟行杂咏八首 其八
草长渔人舍,鸡鸣老树村。篙师速打桨,此地是中原。
次家湘沅兄韵
孤山清韵许追攀,俗外相期礼可删。风雅暂因提倡盛,江河肯信挽回难。
沧桑劫劫愁何益?名利纷纷笑不关。今夜高楼风月好,开怀且斗酒肠宽。
学书 其三
花映纱窗白日迟,纸光玉版砚红丝。墨猪笔虎关名誉,珍重濡毫欲写时。
自长门至南台,舟行即事二首 其一
长门渡隘浪成堆,欲进船时雾不开。多谢东风与吹垢,两边无数好山来。
乞菊
得非容易爱偏深,元亮真堪号菊淫。有事向人羞启齿,为花贬节也甘心。
叩门低唤惊厖吠,和土新移恼蝶寻。分得秋光能几许?明年拟种满篱金。
杏花天 咏杏花
嫣然初破东风笑,宋墙畔窥臣娇小。暖香夜夜花丛抱,蝴蝶那知人恼!
解赋道枝头春闹,有谁似尚书风调?醉锦坊中移种好,莫遣酒家村老!
与厚庵在无闷草堂迟陈、傅诸子不至却寄 其二
把耒东田隐,垂纶北渚居。世人宜见弃,之子岂相疏?
别恨盈春水,佳期负尺书。空教素心友,吟望倚茆庐。
次韵遥和任公岁暮感怀六首 其三
清庙朱弦改旧声,弹冠几辈庆休明。十年弃妾悲分镜,三日新娘学作羹。
尽道臧孙知柳下,未闻魏倩荐陈平。输他七叶金貂贵,骑马扬鞭紫禁城。
蝶恋花 其二 「感春」次任公韵
咫尺红墙银漠远,旧日枝头,误了游蜂恋。梦隔梨花云一片,沧溟总比春愁浅。
十二湘帘垂又捲,倚竹竛竮,翠袖无人见。除却思君心不变,近来已觉梳妆倦。
学书 其六
姜芽敛手人非拙,珠玉挥毫我太痴。便恐求书穿户限,何须远过永禅师。
次韵酬石秋
瑞轩轩外月,两度送高轩。数面成亲故,离居役梦魂。
树间灯照水,花底酒盈樽。修禊明春约,休辞著述繁。
三月十六夜闻公园笑语声有作 其三
不携儿女去嬉春,潇洒书斋小阮亲。同看月明还几夕,孤帆将别病中人。
和绍尧中秋夜南社席上作 其二
醉倒诗人南社杯,西风海色满澄台。依依十五年前月,曾照兰成射策来。
访沧玉不遇
诗酒盟寒不可寻,偶思一面亦辰参。我劳耒耜君铅椠,贫贱谋生累已深。
再步前韵答槐庭四首 其二
敦槃十二会葵邱,酒社诗盟接胜游。最忆鹿江灯节宴,夜深丝竹醉高楼。
观园中花木杂咏七首 其一
离家才三年,故园遂将芜。拨草寻花径,荒葛罥我途。
可怜杨柳树,啼杀旧时乌。
学书 其一
敛得粗心细若丝,晴窗砥墨麝香吹。近来爱仿簪花格,亲录金荃集内词。
次绍尧九日寄雾山栎社诸友韵二首 其一
满目河山感慨多,叶飞如雨水多波。丹枫白雁生秋兴,紫蟹黄花共醉歌。
头戴南冠长已矣,手遮西日奈愁何。登高能赋知无益,和汝题糕且一哦。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考槃轩 其三
雾峰杂咏十首 五 颐圃
与吕生厚庵、沈生祝澄、侄幼春夜话作
桂 其二
八月十四夕作
惜秋华 重九前一日,豁轩、补牢见过,用「梦窗飞翼楼」韵
题彭春苓参军诗卷后
无题六首 其四
戊申正月携妓访槐庭,慰其丧妾
读云从客中秋思,次韵慰之
前年有抚松居士者,与余唱和甚多,后知为社友陈君沧玉所托名,戏 ...
望月峰 其二
自台湾来晋江寓舍独坐,怀兄子铨
孙逸仙 其二
学书 其五
感作二首 其二
旭东遗骸至,与诸同人迎于葫芦墩驿
五日登清源山望海,醉后作
社公祠 其一
新荷 其二
和绍尧中秋夜南社席上作 其一
懊恼词三首 其一
游仙诗二首 其一
次韵和幼春山中岁暮杂感六首 其二
次韵答绍尧 其一
笨港进香词 其一
次韵遥和任公岁暮感怀六首 其五
杨宅赏菊醉后作
消夏词 其二
五月一日沧玉、锡祺、笛亭、槐庭、藻云及舍侄仲衡集予无闷草堂, ...
枕山、豁轩令萱堂寿辰,诗以祝之
临江仙 次豁轩「溪边书感」韵
旗后作 其一
谢张子材惠龙眼 其一
哭宇宽孝廉
东势角
暮春养病瑞轩即事 其一
送作舟归淮海
病中戏作
采茶歌四首 其三
赠林月香校书二首
闻槐庭东游,赋此寄赠 其二
次韵谢家载昭惠紫含笑一本二首 其一
籁轩次秋日偶成韵寄怀二首如数奉答 其一
赖二留精舍数日重有此赠
夏日田家杂兴三首 其一
池上荷花旋开旋落又赋 其二
瑶花慢 其二 水仙花
哭内子谢氏端 其三
次韵遥和任公岁暮感怀六首 其四
再示仲衡二首 其二
敬题吕曜初先生画像 其二
和仲衡留别园亭花木
马援 其一
哭内子谢氏端 其五
诸子同过草堂喜而有作四首 其一
小东山草堂歌
寄伯兄荫堂沪上
春日杂感,次粤台秋唱韵八首 其二
渡乌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