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东势角

东势角

清代 林朝崧

千家屋瓦红,高下翠微中。猎户能番语,闺装尚粤风。

连环山不断,竹箭水何雄!始信和戎好,谣歌处处同。

诗人林朝崧的古诗

避债台歌

清代 林朝崧

慷慨久无焚券事,男儿奈何称债帅。璧返珠还仓卒难,追呼短尽英雄气。

君不见周赧王,当时称贷遍洛阳。床头金尽偿不得,出门畏人白日藏。

南宫簃台高矗矗,相传蛰龙此中伏。补疮剜肉竟无能,耳目虽清心转恧。

乃知未雨贵绸缪,急到燃眉不易谋。吾侪终不作逋客,频呼庚癸已可羞。

吁嗟乎!铜山丹穴埒王者,南徐北鱼安哉也?人生又岂在多藏,但要饱温无乞假。

观穫稻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打稻家家趁早冬,寒郊游眺一携筇。村童拾穗归来晚,笑指斜阳挂远峰。

次韵遥和任公岁暮感怀六首 其三

清代 林朝崧

清庙朱弦改旧声,弹冠几辈庆休明。十年弃妾悲分镜,三日新娘学作羹。

尽道臧孙知柳下,未闻魏倩荐陈平。输他七叶金貂贵,骑马扬鞭紫禁城。

瑞轩观芍药再咏 其三

清代 林朝崧

连畦锦绣斗婵娟,游戏花间蝶也仙。廿四番风都过了,让他独占艳阳天。

杨宅赏菊醉后作

清代 林朝崧

陶公隐柴桑,逸兴托秋菊。采采东篱下,南山时在目。

君非避世者,爱菊如陶公。花开日延客,置酒三径中。

花艳既惊目,酒香亦扑鼻。谓余能咏花,许向花前醉。

今年花信晚,十月始盛开。佳期误重九,请罚酒一杯。

主人广长舌,巧为花解说。此酒宜罚君,奈何轻晚节。

我时饮半醺,狂言乞紫云。不待主人诺,折归遗细君。

再示仲衡二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只道长无再会因,相逢惊喜各沾巾。客中昔是何年别,灯下今疑隔世人。

黄犬不归悲内史,黑貂已敝感苏秦。横流那有安身地,斟酌家山共隐沦。

即事寄呈谢丈,三用倒叠韵

清代 林朝崧

风满幽林雨满山,蓝舆何事过溪还?已愁往路春泥滑,复惜空斋麈尾閒。

日午炊烟生竹里,天寒饥雀噪檐间。此时不共围炉饮,惆怅蓬门独自关。

学书 其五

清代 林朝崧

书苑千秋笔数枝,真行草隶各争奇。成名恐落钟王后,远仿周秦以上碑。

琵琶仙 题半面美人图

清代 林朝崧

斜抱琵琶,似曾共司马江州相遇。一片离合神光,衔山月初吐。

羞答答避人欲去,娇滴滴窥人还住。霞晕腮边,星抛眼尾,绝代风度。

试呼遍百日真真,倘真面庐山许全睹。好把张郎画笔,补一弯眉谱。

怎无语侧身灯下?任拍肩总不回顾。这比背立春风,撩人尤苦。

访沧玉不遇

清代 林朝崧

诗酒盟寒不可寻,偶思一面亦辰参。我劳耒耜君铅椠,贫贱谋生累已深。

赠任公

清代 林朝崧

脚底烟云大九州,南来又作御风游。姓名端礼门前石,儿女蓬莱海上舟。

天地无情飘断梗,江山有恨缺金瓯。一杯酒话人间事,犹喜英雄未白头。

重过彰化

清代 林朝崧

城郭都非鹤自还,磺溪不改旧潺湲。汉家废垒生春草,落日牛羊八卦山。

乞菊

清代 林朝崧

得非容易爱偏深,元亮真堪号菊淫。有事向人羞启齿,为花贬节也甘心。

叩门低唤惊厖吠,和土新移恼蝶寻。分得秋光能几许?明年拟种满篱金。

汉武帝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临朝尽绌百家言,独表崇儒雅意存。对策春秋居第一,菑川牧豕相公孙。

元宵追哭亡侄子佩

清代 林朝崧

哭汝未吞声,年华暗中换。搴帷见明月,团圆正月半。

去年当此时,系缆南台岸。箫鼓沸榕城,满街灯彩烂。

与汝访连枝,酒杯乌山畔。骨肉聚他乡,谈心乐且衎。

佳节应候来,旧游如梦幻。江东春物佳,念汝不留盼。

红楼喧管弦,侧听肝肠断。未审长眠人,好景同谁玩?

倘能怀六亲,鬼哭应至旦。

杏花天 咏杏花

清代 林朝崧

嫣然初破东风笑,宋墙畔窥臣娇小。暖香夜夜花丛抱,蝴蝶那知人恼!

解赋道枝头春闹,有谁似尚书风调?醉锦坊中移种好,莫遣酒家村老!

对酒用太白韵和沈生祝澄二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采薇入西山,抱石沉东海。孤高空留名,骨朽今安在?

世儒守一经,闭门蓄光彩。不知眉睫间,浮云旦夕改。

当年不为欢,景光讵相待。

袁世凯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又向燕都见子之,欺人寡妇与孤儿。只今秦患方西起,未是奸雄高卧时。

寄三兄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思乡三岁切,近里一家惊。虎口逃非易,鸿毛掷太轻。

累君作宾石,哀我似台卿。壁里兼车里,终身感此情。

谢张子材惠龙眼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筠笼满贮素书俱,驰驿迢迢十里途。敢作寻常佳果视?深情一颗一骊珠。

林朝崧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51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