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孙逸仙 其二

孙逸仙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共和新国耀寰球,名冠中华四百州。才学征诛还揖让,亦为尧舜亦商周。

诗人林朝崧的古诗

籁轩次秋日偶成韵寄怀二首如数奉答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两场欢笑伴春游,眨眼西风又送秋。放鹤相思和靖宅,吟诗何处谢公楼。

凋零荷芰霜前尽,荏苒芙蓉露下留。欲遣岁华摇落恨,算除杯酒更无由。

长亭怨 秋风

清代 林朝崧

乍天际清商徐奏,旅雁程催,暮云鳞皱。香散银塘,水仙衣薄怎禁受?

有情团扇,留不住君怀袖。檐马梦中鸣,一霎判炎凉时候。

搔首,怅琼闺路杳,只听碧天声逗。刘郎去也,问谁咏菊芳兰秀?

正乱叶扑簌飘阶,怕飞坠邻家鸳甃。镇西望愁予,人隔红墙知否?

江堤晓行

清代 林朝崧

晨光照水尚熹微,行近花丛又湿衣。雾里帆来看不见,一声柔橹去如飞。

二叔祖母罗太恭人七十晋一寿诗四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觥觥太守公,我之王父行。一箭取功名,门前旌棨壮。

恭人昔来嫔,薳簉贤声畅。生我孝廉叔,秀出诸昆上。

画戟鹓班执,峨冠雀翎扬。母因子爵荣,翚翟拜天贶。

司徒石窌封,阿杜金钗饷。援古以方今,恩宠何多让?

彩衣舞虽罢,兰芽茁相向。才堪宝田守,孝同洗马养。

华诞逢古稀,徵词耀屏幛。彤管书妇功,女史职久旷。

不才忝诸孙,懿行安敢忘?愿扬圣善风,付与乐人唱。

临江仙 次豁轩「溪边书感」韵

清代 林朝崧

一幅流民图绘就,荒凉烟水堪嗟,不辞屐齿印平沙。

溪流分燕尾,何处认人家?

茅屋石田成一梦,断崖树,尚敧斜。最怜渔父好生涯,钓船流不去,依旧宿芦花。

留题铨侄福州白水井书楼二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薜萝苍翠小桃红,十笏幽齐点红工。看竹客来云影外,咏花人住鸟声中。

越王山远当窗见,般若台高有路通。到此便思搜胜迹,携囊忙煞一诗僮。

前年有抚松居士者,与余唱和甚多,后知为社友陈君沧玉所托名,戏 ...

清代 林朝崧

诗家戏学糊名法,教索曹刘向暗中。自笑眼花迷五色,主司头脑太冬烘。

自台湾来晋江寓舍独坐,怀兄子铨

清代 林朝崧

昔去榴花红,今来芦絮白。入门不见君,云作榕城客。

榕城在天未,水遮山复隔。雁飞不到南,书素徒盈尺。

孤馆掩凄清,候虫当户织。忆昨艳阳时,咏花同倚石。

如今阶下苔,已上题诗壁。空庭木叶飞,思君此何极!

题资铨侄与其师龚孝廉仲翎

清代 林朝崧

绛帐笙歌户外传,师生唱和有新篇。韩门多少谈经士,辛苦吟诗贾浪仙。

拟鲍参军行路难

清代 林朝崧

黄姑织女隔天河,虽则异居心靡他。不知君心别后变,相逢犹道故情多。

奉君中山千日之美酒,子夜四时之清歌。歌亦竟不听,酒亦竟不饮。

翩然拂衣去,君心一何忍?回忆当初鱼水欢,两行泪落沾衾枕!

哭吕厚庵秀才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画堂不见舞莱衣,反哺平生愿竟违。三径闲花虫语吊,一楼书籍劫灰飞。

受恩欠债从今了,入地升天何处归?留得左家娇女在,长随寡鹄哭灵帏。

桂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离离瘦影画栏边,月殿当时梦尚牵。仙福吴刚消不得,困花殢酒又今年。

可怜词

清代 林朝崧

水浅蓬莱又几霜,黍离宫殿忆前王。可怜梦里槐安国,傀儡衣冠易散场。

八月八日在舟中作

清代 林朝崧

桂落三山开琐院,群雄此日校院战。邹、郭同分市骏金,由基独试吟猿箭。

有人抱璞涉风波,云是当年旧卞和。怅望玉门难自献,回思刖足一高歌。

瑶花慢 其一 水仙花

清代 林朝崧

美人何处?洛浦湘江,怅碧云千里。微波空托,谁信道一点灵犀潜许?

缃裘缟袂,仿佛到曲屏近底。念佩环月夜飞来,水阔天寒辛苦。

重帏深下金堂,怕不惯冰霜,密与遮护。目成肠断,应认得前度汉皋交甫。

盈盈无语,步罗袜灯前起舞。愿掌中留住仙裙,莫放乘风归去。

重过彰化

清代 林朝崧

城郭都非鹤自还,磺溪不改旧潺湲。汉家废垒生春草,落日牛羊八卦山。

雨中卧病,闻溪水声作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小溪涨绿雨新晴,茂树连阴伯赵鸣。屈指分龙时节近,南风一路打禾声。

吴氏吟香园八咏中六首 五 假山消夏

清代 林朝崧

缥缈壶中山,飞入竹林下。前临菡萏池,清绝宜长夏。

谢张子材惠龙眼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筠笼满贮素书俱,驰驿迢迢十里途。敢作寻常佳果视?深情一颗一骊珠。

九月二十六日小妾举一男,坠地即绝。余年三十有六,尚无子嗣,怆 ...

清代 林朝崧

绣褓银环在,开箱忍见之。啼声犹未试,鬼伯已相追。

东岳魂难返,西河泪敢垂。商瞿晚始获,称说慰闺帷。

林朝崧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51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