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清代 林朝崧

银缸膏腻爇兰香,锦暮遮风夜未央。寸草有心思汲引,尽容寒士借馀光。

诗人林朝崧的古诗

游仙词送献弟、衡侄之东京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花发扶桑艵欲然,相携买棹白云边。此行不啻登仙乐,况值龙宫赛宝年。

荔枝岛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万颗枝头血染猩,绿波写照影纵横。临流试展君谟谱,触我枫亭作客情。

吴氏吟香园八咏中六首 二 竹{土島}围棋

清代 林朝崧

鸟啼白昼静,竹{土島}对楸枰。林深人不见,时闻落子声。

暮春养病瑞轩即事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未有青山可隐居,小轩洒扫即吾庐。窗延岚翠当欹枕,室透阳光就曝书。

称药喜多良友至,覆杯誓与酒人疏。焚香细读闲情赋,一笑扬州梦觉初。

望海潮 春潮

清代 林朝崧

春来春去,潮生潮落,年年岁岁相同。鹿耳雨晴,鲲身月上,几番变化鱼龙。

海国霸图空,剩蘋洲铺练,桃涨翻红。吞吐江山,军声十万势犹雄。

群飞乱拍苍穹,愿杨枝入手,咒使朝东。弱水易沉,蓬山难近,骑鲸枉候天风。

万感倚楼中,恨浪淘不到,块垒愁胸。判作随波鸥鹭,身世托渔篷。

留别家兄荫堂

清代 林朝崧

嗟余遘阳九,弱冠辞枌榆。四方唯伯氏,生死相呴需。

三霜同客闽,二稔并留吴。提携患难间,终始情不渝。

百年指鸿雁,避缴誓相俱。葳蕤荆树枝,何意分中途!

人事与心违,行将归海隅。当著莱子服,去乘尼父桴。

此行隔河山,邈其秦与胡。离亭一杯酒,执袂惨不娱。

去去勿相念,南冠命也夫?九州尚烟尘,念子老江湖。

临歧何以赠,鱼肠金仆姑。东山若再起,持此佐英图。

送作舟归淮海

清代 林朝崧

归棹趁秋风,维扬在眼中。济时才自信,浮海道仍穷。

旅食吟肩瘦,行囊药价空。南陔兰好采,安得久飘蓬!

五桂楼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树杪红楼捲画帘,天香飘满邺侯签。置身如在蟾宫里,一笑仙花手共拈。

题槐庭双身小照 其四

清代 林朝崧

鸢肩燕颔知无分,落落书生骨相寒。世上妍媸谁解辨,自家面目自家看。

题资铨侄与其师龚孝廉仲翎

清代 林朝崧

绛帐笙歌户外传,师生唱和有新篇。韩门多少谈经士,辛苦吟诗贾浪仙。

哭施氏孙翩翩四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仙家药草不回生,负汝孀亲渡海行。病榻风吹残腊泪,春城愁入杜鹃声。

青莲火里灰全冷,紫凤图中绣未成。年纪玉栏刚数遍,销磨心血恨聪明。

留题铨侄福州白水井书楼二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薜萝苍翠小桃红,十笏幽齐点红工。看竹客来云影外,咏花人住鸟声中。

越王山远当窗见,般若台高有路通。到此便思搜胜迹,携囊忙煞一诗僮。

效阮公咏怀三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海外有九州,域中非一姓。王风中已颓,霸图日相竞。

报怨吴入越,据要楚取郑。秦强六国惧,晋微五胡盛。

于戈方北伐,玉帛又南聘。纷纷长不已,扰扰宁有竟!

春、陵各养士,苏、张争秉政。君子则不然,龙潜乐天命。

哭内子谢氏端 其八

清代 林朝崧

我自分家来,岁入仅千斛。下比入人产,生计未窘蹙。

汝又善持家,凡百从俭朴。基业不增旧,坐我爱挥霍。

三年飓与涝,加以新卜筑。遂割龟阴田,补疮自剜肉。

汝病半因此,郁郁日瘦削。罪过我自知,在汝无怨讟。

归故居三首 其三

清代 林朝崧

枯荷聚秋声,西风来何骤。回归曾几时,月圆惊已又。

抚事多慨伤,泪落满衣袖。为人驱烦忧,有味是醇酎。

赠谢傅为孝廉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鬓丝禅榻感华年,未了青楼一段缘。十里城南珠簿下,美人争唤杜樊川。

二叔祖母罗太恭人七十晋一寿诗四首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丹山凤将雏,养成毛彩异。上天衔瑞图,飞来鸣盛世。

昔我孝廉叔,名织登科记。入为粉署郎,出作朱轩使。

固因媚学然,亦缘庭训致。吾闻恭人教,义方无不备。

悯近丸熊助,惩惰折葼示。今虽届嵫景,诸孙扳舆侍。

尚于含饴际,丁宁开幼稚。一经勉承先,五木戒废事。

贻厥有如此,家声未宜坠。会看兰玉枝,百叶长繁炽。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爆竹声中又一年,光阴三十箭离弦。莱衣戏作儿童舞,博得高堂压岁钱。

赠连君雅堂二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伊川被发久为戎,望绝英雄草戎中。革命空谈华盛顿,招魂难起郑成功。

霸才无主谁青眼,诗卷哀时有变风。击碎唾壶歌当哭,知君应不为途穷。

与厚庵在无闷草堂迟陈、傅诸子不至却寄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把耒东田隐,垂纶北渚居。世人宜见弃,之子岂相疏?

别恨盈春水,佳期负尺书。空教素心友,吟望倚茆庐。

林朝崧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51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