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医室喜云从社弟过访

医室喜云从社弟过访

清代 林朝崧

订交栎社最韶年,笔政新操卸年鞭。未见早蒙诗宠赠,相逢尽脱礼拘牵。

酌君无酒求医地,伴我暂閒休沐天。亦有草堂寄青嶂,过从约待病躯痊。

诗人林朝崧的古诗

画蟹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锦石堆沙破簖凉,芦花几笔澹秋光。画屏坐对江南景,欲发樽前吏部狂。

赠槐庭

清代 林朝崧

闭门索句陈无已,不见三年今眼明。病喜免为断胫鹤,饮须拚作吸川鲸。

诗敦累夜灯同剪,客散高楼雨又晴。近事细谈真羡汝,阶前添得两兰茎。

夏日田家杂兴三首 其三

清代 林朝崧

海畔农家流,多佃富家土。稻熟纳主人,生不识官府。

自从新法施,屡问民疾苦。除害蛾诱灯,防疫牛书簿。

昨者洗秋种,买盐课编户。游徼与穑夫,承旨勤鼓舞。

骚然虽繁费,农事岂无补。吾侪当奉行,毋触公吏怒。

清代 林朝崧

沾唇一滴早攒眉,滋味输他妒妇知。不道寒儒酸更甚,瓮中走入苦吟诗。

寿吕缦翁四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四壁图书三径花,筱云庄舍是君家。琅玕屋后千枝竹,鼓吹堂前两部蛙。

劝客中山玄石酒,居乡下泽少游车。白头见惯沧桑事,懒与闲人说梦华。

春日游青桐林,次槐庭韵

清代 林朝崧

行尽九曲溪,山鸟邀我吟。如逢故人面,丛桂罗庭阴。

东风扇淑气,春寒散阴森。四山似高岸,寺在盘涡深。

青桐复何有,尽化甘蔗林。当时咏花处,背手绕舍寻。

不闻读书声,唯闻钟梵音。最喜香积厨,有酒洗尘襟。

遥遥望白云,天际写我心。

浪淘沙 次留仙女史「落花」韵

清代 林朝崧

崔护去年门,春去无痕,啼红独自度晨昏。谁念宫妆留半面,风韵犹存。

蜂蝶正缤纷,静掩萝轩,埋香何用启新坟?但祝飘茵休坠溷,稽首慈云。

恭祝升三社兄令堂八十晋一

清代 林朝崧

昔年曾卜孟家邻,拜母登堂骨肉亲。十亩躬耕陈仲子,一门奉法郝夫人。

小康身自安荆布,阴德天常报凤麟。百岁桃花源里住,不知东海几扬尘?

赠蔡二寿仁翁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楼下鱼鳞屋,窗前牛首山。世家乔木古,高卧主人閒。

撰杖尊乡里,哦诗隐市阛。仲由能负米,老慰舞衣斑。

阴历六月二十六夜大母雨,诗以志异

清代 林朝崧

赤云夹日翔,飓母空中舞。夜来母大作,吹万声熛怒。

初如奏笙竽,继若鸣金鼓。倏忽啼鬼神,杂沓斗龙虎。

势欲翻渤海,响疑折天柱。丰隆既出地,元冥亦行雨。

奔腾熠群动,滂濡浸后土。助虐益咆咻,挠物无龃龉。

拔树倒千章,倾屋非一所。估客念船舶,农夫忧场圃。

六鹢飞过来,爰居止于鲁。鸡犬俱不宁,人物多安堵。

却思轩顼世,雨十而母五。时若应休徵,至治难再睹。

长吟记灾异,慨然怀往古。

再步前韵答槐庭四首

清代 林朝崧

翠黛樽前唱纥那,江头大艑泛轲峨。烟波未得从君去,孤负春来鸥鹭多。

次韵谢家载昭惠紫含笑一本二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主人情重许移栽,底事风前笑脸开?应笑分司狂杜牧,一言乞得紫云来。

瑞轩观芍药再咏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轻阴细雨养花天,婪尾韶光最可怜。领略玄晖诗句好,翻阶红影午风偏。

前年有抚松居士者,与余唱和甚多,后知为社友陈君沧玉所托名,戏 ...

清代 林朝崧

诗家戏学糊名法,教索曹刘向暗中。自笑眼花迷五色,主司头脑太冬烘。

次韵幼春归里却寄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莫言为庶尚清门,洒削椎埋世所尊。五亩蓬蒿初谢客,一经耒耜欲传孙。

儒巾侠剑成长物,马磨牛宫在小村。淡泊齑盐吾敢恨?十年前已算牢盆。

青玉案 赠留仙女史

清代 林朝崧

新词解唱黄花瘦,奈团扇秋风后。万里桥西重访旧,容销鸾镜、恨攒蛾岫,憔悴章台柳。

当时误被琴心诱,泪湿向谁剖!但愿多情天不负,药炉经卷、笔床茶臼,早晚知音有。

呈槐庭四首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不见经年久,谈心更老成。米薪忧活计,诗酒悔虚名。

近市尘深厌,为园地早营。閒中发书读,尽足补生平。

感作二首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牧猪奴戏费光阴,破产常愁掷万金。鞭挞且须防士行,不如游艺学棋琴。

寄三兄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思乡三岁切,近里一家惊。虎口逃非易,鸿毛掷太轻。

累君作宾石,哀我似台卿。壁里兼车里,终身感此情。

舟行杂咏八首 其五

清代 林朝崧

泛泛到中流,蛟龙吹浪起。将身托轻舟,与汝同生死。

林朝崧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51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