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会后数日,启运兄至,戏有此赠

会后数日,启运兄至,戏有此赠

清代 林朝崧

莫叹佳期竟后期,小山犹及桂花时。画屏曲处歌桃叶,烛树前头舞柘枝。

爽约不辞金谷酒,当筵高咏玉台诗。伯喈斑鬓垂垂老,文采风流信有之。

诗人林朝崧的古诗

送家叔回台 其三

清代 林朝崧

归家若遇旧姻亲,小阮情怀请代陈。笔墨疏来羞说学,田园抛尽讳言贫。

了无长策求名利,剩有哀歌泣鬼神。未满百年终望返,会看沧海再扬尘。

八月十六夜小集,同赖二

清代 林朝崧

草虫吟风长唧唧,中庭桂花香唧息。清秋过半月仍圆,零露渐多夜方寂。

我辈离居亦已久,何意琴樽共今夕!赖兄怀瑾后握瑜,由来声价连城璧。

吾家仲容亦佳士,只我才惭步兵籍。论心慷慨及时事,执手慇勤叙离隔。

回首兵尘暗乡国,二子穷山我异域。频年相望阻云海,促膝清谈宁易得!

乱离未死复此会,天荒地老三诗客。流萍踪迹散还聚,离黍河山今异昔。

悠悠身世总如梦,万事唧堪回首忆。高岸为谷谷为陵,七尺虽在非金石。

相看破涕且欢笑,莫遣愁多头早白。

次韵赠张君星岳

清代 林朝崧

长绳难系织乌奔,老大心情把酒论。醉眼山河棋换局,寄身农圃叶归根。

黄金交态嗟空手,白雪诗篇见法门。自说君亲犹未报,穷途深怕受人恩。

桂 其三

清代 林朝崧

粉泊香飘感慨新,彩幡欲竖竟无因。一枝未许词人占,何苦东堂赚郤诜。

和俞子渊武林怀古四首 其三

清代 林朝崧

美人死后尚情深,金缕歌残泪满襟。悽绝西泠松柏下,阿谁更与结同心。

籁轩次秋日偶成韵寄怀二首如数奉答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两场欢笑伴春游,眨眼西风又送秋。放鹤相思和靖宅,吟诗何处谢公楼。

凋零荷芰霜前尽,荏苒芙蓉露下留。欲遣岁华摇落恨,算除杯酒更无由。

和仲侄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冶游已倦归何晚,残岁难留去太匆。知否家中人忆汝,一番儿女又青黄。

赠槐庭

清代 林朝崧

闭门索句陈无已,不见三年今眼明。病喜免为断胫鹤,饮须拚作吸川鲸。

诗敦累夜灯同剪,客散高楼雨又晴。近事细谈真羡汝,阶前添得两兰茎。

次韵酬王箴盘

清代 林朝崧

孤山小集坐花深,金石频闻掷地音。洛苑风流谈在昔,福台韵事继从今。

八分体重图书府,三字经传著作林。空谷白驹来又去,匆匆未尽絷维心。

草恋花 其四 「感春」次任公韵

清代 林朝崧

冷落閒庭铺碧草,数点残英,倦草香犹抱。门外斑骓嘶不到,陆郎廿载长安道。

可是今生缘未了,昨夜灯花,故故将人恼。望断玉珰缄札杳,宁知绿鬓为君老。

倦寻芳 和豁轩韵

清代 林朝崧

我斟绿酒,卿倚红腔,且慢归去。小劫华严,牢落一般情绪。

耳畔琵琶胡语咽,何心金屋深深住。怨佳人甚东西沟水,便吟愁句。

看满目江山摇落,谁解吹红?再著霜树。绝代文章,落笔总惊风雨。

勾引梅梢春又到,多情莫叹才华误。燕巢倾,问乌衣寄身何处?

无题次邱工部韵八首 其四

清代 林朝崧

荡荡青天白日迟,鸳鸯待阙阻佳期。人生得意须年少,天下伤心是别离。

弦绝更谁知法曲,妆成空自赏丰姿。若教倚市甘轻薄,亦有千金却扇时。

清代 林朝崧

漫把公孙比,卑栖水一涯。文章著科斗,身世侣鱼虾。

绝迹思奔月,虚名辱式车。草间休鼓吹,庶免饱长蛇。

罗蔚村孝廉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识君名字自童蒙,当日骚坛拔帜雄。声价连城珍白璧,文章万选重青铜。

即今浪迹贫如洗,犹自狂歌气吐虹。我料鸢肩必腾上,西行莫惜醉新丰。

次韵答槐庭寄怀之作二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云树相望三载馀,幅巾就我竹林居。山中供客无兼味,别后传情有尺书。

扫地虻空微雨夕,啼春莺老绿阴初。一樽何日还同把,惆怅松轩月影虚。

三月十六夜闻公园笑语声有作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几辈献花朝石像,几人酹酒吊城楼。总因见月心多事,何似藜床一觉休。

舟行杂咏八首 其三

清代 林朝崧

水上无鸣鸡,推篷天忽曙。回望多白云,故山渺何处?

呈槐庭四首 其四

清代 林朝崧

冷眼看斯世,伤心唤奈何。稻粱无饱雁,灯火有投蛾。

俭合储升斗,危休蹈网罗。枢机在言行,努力互磋磨。

哭吕厚庵秀才 其四

清代 林朝崧

翻到沧溟石也枯,年年枥马对辕驹。安知物外归真乐,不笑人间作计愚。

化鹤尚迟千载后,骖鸾还共一天无。钟情怎及忘情好,空逐青蝇吊海隅。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 其七

清代 林朝崧

终年耳熟老农谈,祈谷神前我亦谙。笑倒淳于都不管,豚蹄壶酒祝喃喃。

林朝崧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51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