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朝崧
赤县妖氛满,腥臊战一场。将才无颇牧,圣武是宣光。
宝鼎人争问,凶锋势太狂:翠华遂西幸,铁骑入朝堂。
春日题林聘三田居,并示其令阮载昭 其二
酬唱新诗满剡藤,阿咸林下是良朋。作亭长老惭刘季,从博徒游笑信陵。
二顷稻田三亩宅,半床书卷一窗灯。且耕且读家风在,劫后犹存祖武绳。
答豁轩 其二
缥缈琼楼耸碧空,箫声鹤背好乘风。相期凡骨金丹换,痛下千年洗伐功。
采茶歌四首 其四
凤饼龙团讵足珍,愿君长忆采茶人。纤纤女手缝裳好,底事提筐忘苦辛?
和俞子渊武林怀古四首 其二
万树梅花绕殡宫,年年啼鸟怨东风。当时高士谁曾见?可笑髯苏忆梦中。
学书 其一
敛得粗心细若丝,晴窗砥墨麝香吹。近来爱仿簪花格,亲录金荃集内词。
哭内子谢氏端 其九
天道云福善,茫昧究难度!妇德如汝贤,年合比龟鹤。
奈何四十一,遽遣脱尘缚。犹记两月前,凶梦先我告。
夜梦不见人,所见皆鬼箓。魂游墟墓间,自恐死期促。
当时苦不信,听罢付一噱。悔不急为善,禳汝年运恶。
瑞轩观芍药再咏 其一
轻阴细雨养花天,婪尾韶光最可怜。领略玄晖诗句好,翻阶红影午风偏。
改诗 其三
撚断髭须落尽眉,几番点窜费心思。岂知精益求精处,更苦当初脱稿时。
题故郎中叔莱园梅树
水边竹外影横斜,春入孤山处士家。肠断夜台无驿使,凭谁为寄一枝花。
望海潮 春潮
春来春去,潮生潮落,年年岁岁相同。鹿耳雨晴,鲲身月上,几番变化鱼龙。
海国霸图空,剩蘋洲铺练,桃涨翻红。吞吐江山,军声十万势犹雄。
群飞乱拍苍穹,愿杨枝入手,咒使朝东。弱水易沉,蓬山难近,骑鲸枉候天风。
万感倚楼中,恨浪淘不到,块垒愁胸。判作随波鸥鹭,身世托渔篷。
观园中花木杂咏七首 其三
可怜夹竹桃,深红间浅绿。水边篱落间,飘飘绝拘束。
此君入仙源,风韵自然足。
题资铨侄与其师龚孝廉仲翎
绛帐笙歌户外传,师生唱和有新篇。韩门多少谈经士,辛苦吟诗贾浪仙。
次家湘沅兄韵
孤山清韵许追攀,俗外相期礼可删。风雅暂因提倡盛,江河肯信挽回难。
沧桑劫劫愁何益?名利纷纷笑不关。今夜高楼风月好,开怀且斗酒肠宽。
自长门至南台,舟行即事二首 其二
入港高悬五色旗,烟中楼阁认霏微。倚樯忘却双轮捷,怪道邻舟似箭飞。
读洪月樵秀才 其三
绣被谁能盖鄂君,此乡土梗视君薰。难为玉爪冲天鸟,何用金声掷地文!
九县茫茫多虎豹,百年鼎鼎几风云。伊人岂不悬孤忆,坛杏终身对社枌。
奉赠吴肃堂殿撰鲁
君门射策夺宫袍,衣锦还乡意气豪。霁月光风周茂叔,浑金璞玉晋山涛。
人思附骥情应切,我喜登龙价倍高。往日诸兄曾受业,云亭问字敢辞劳。
题邱大达甫鸳鸯湖草堂 其二
错误岩楼数十家,锄云伴汝种桃花。我行误入仙源路,鸡犬声中日未斜。
次韵答绍尧 其一
无心用世唯耽酒,有口逢人便说诗。醉不愿醒歌当哭,百年当卖几多痴!
和仲衡东京苦热之作
热火坑中置此身,西风难避庾公尘。睡王自署头衔好,笑谢东华名利人。
咏史五首 其五
燋兔追阳乌,催人成老朽。黄金高南山,买得青春否?
生前贵适意,身后复何有?达哉张季鹰,开怀向杯酒。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喜迁莺 献堂送其二子留学东京,填此阕赠行
沪上留别二首 其一
次韵幼春归里却寄 其一
唐多令 其四 连雨台中卧病作
罗蔚村孝廉 其四
十月二十二日同栎社诸子展吕厚庵墓
暮春偶题七首 其三
二八水村
袁世凯 其二
次和邱仙根水部见示之作,兼呈颂臣秀才 其一
题俞子渊春墟醉月图
飓风后作
喜诸弟侄同过草堂
次韵和仲衡过田居之作
雾峰杂咏十首 五 颐圃
桃花源 其一
戊申正月携妓访槐庭,慰其丧妾
效阮公咏怀三首 其二
浪淘沙 次留仙女史「落花」韵
寄上海俞生子渊
墨莲
安平
哭沈笛亭 其一
罗蔚村孝廉 其三
步颂臣题帐眉原韵
舟行杂咏八首 其三
书感再次幼春韵六首 其二
三月十三日瑞轩观新荷花
鹤亭招同沧玉、香圃过其岩野草堂,即事赋赠三首 其一
题彭春苓参军诗卷后
次韵酬石秋
探春慢 除夕用周草窗韵
卖菊
三月十六夜闻公园笑语声有作 其二
画蟹 其二
前年有抚松居士者,与余唱和甚多,后知为社友陈君沧玉所托名,戏 ...
古镜 其三
暮春偶题七首 其一
舟行杂咏八首 其八
题邱大达甫鸳鸯湖草堂 其一
五月一日沧玉、锡祺、笛亭、槐庭、藻云及舍侄仲衡集予无闷草堂, ...
次韵答抚松处士
舟行杂咏八首 其四
暮春偶题七首 其七
次和太岳病起之作
垂柳桥
哭内子谢氏端 其五
蜀后主
懊恼词三首 其二
闻悔之病,携妓骆云莲走访,醉中赋赠
春夜筱云山庄小集,限文韵
病中呈谢四先生
戏赠柳田君钓鱼二首 其一
关门小泊
舟行杂咏八首 其五
阴历六月二十六夜大风雨,诗以志异
庚戌栎社春会,南北诗家毕至,喜而作歌,即呈在座诸君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