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三月十六夜闻公园笑语声有作 其二

三月十六夜闻公园笑语声有作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几辈献花朝石像,几人酹酒吊城楼。总因见月心多事,何似藜床一觉休。

诗人林朝崧的古诗

哭内子谢氏端 其九

清代 林朝崧

天道云福善,茫昧究难度!妇德如汝贤,年合比龟鹤。

奈何四十一,遽遣脱尘缚。犹记两月前,凶梦先我告。

夜梦不见人,所见皆鬼箓。魂游墟墓间,自恐死期促。

当时苦不信,听罢付一噱。悔不急为善,禳汝年运恶。

谢张子材惠龙眼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珂乡佳果荔奴誇,也许分甘处士家。香味不殊东壁好,令人回忆晋江涯。

采茶歌四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娉娉袅袅采茶娘,不采蘼芜不采桑。日暮子规劝归去,荒山草露易沾裳。

雾峰杂咏十首 十 戏次济若韵

清代 林朝崧

锦字迢遥寄窦滔,香车有梦亦滔遭。情天运厄红羊劫,银海风生白马涛。

蓬岛何时重啖枣,瑶池往日忆偷桃。纤纤好在麻姑爪,莫为他人背痒搔。

哭吕厚庵秀才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画堂不见舞莱衣,反哺平生愿竟违。三径闲花虫语吊,一楼书籍劫灰飞。

受恩欠债从今了,入地升天何处归?留得左家娇女在,长随寡鹄哭灵帏。

诵铨侄追悼王兰生师诗,怆然感赋

清代 林朝崧

小阮哀词悼故师,师才磊落实堪思。生如杜甫长为客,死胜扬雄尚有儿。

从事曾持三尺剑,传家惟剩一囊诗。悠悠四载修文去,人世沧桑知不知?

岁暮感怀三叠前韵六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愁海滔天岂不涯,倚楼看剑一涯嗟。入笼鹓鹤饥垂翮,塞路豺狼猛倨牙。

欲借风威清雾毒,难回春意上枯槎。兰成身世无穷感,怕听关山蔡女笳。

观稼亭

清代 林朝崧

稻花二顷小亭孤,亭后亭前尽荔奴。恰好篝车声里熟,课农兼得擘骊珠。

开元寺双塔歌

清代 林朝崧

娲皇补天遗石在,神官鞭驱置东海。异僧手持鬼斧来,斫成双塔碧崔嵬。

东塔八角摩苍穹,西塔五层齐华、嵩。天擎得此两巨柱,触倒不复愁共工。

绝技通神神呵护,露槃白日罩烟雾。赵颠、朱蹶八百年,对峙苍苍尚如故。

我游开元惊创见,两两塔尖金碧眩。人间若有青云梯,从此乘风登月殿。

二八水村

清代 林朝崧

览景谈诗乐事兼,暂时二八水庄淹。忽惊文笔落吾手,翠扑车窗斗六尖。

清代 林朝崧

银缸膏腻爇兰香,锦暮遮风夜未央。寸草有心思汲引,尽容寒士借馀光。

寄铨侄日本

清代 林朝崧

天运穷百六,劫尘飞蓬壶。避地尘与汝,适越还入吴。

吴下风月窝,越中山水国。五载同娱游,一别分南北。

汝志在显扬,书剑客帝乡。尘贫甘守拙,返棹婆娑洋。

迢迢七千里,相望隔烟水。中外断知闻,叹恨何能已!

今年京师乱,六龙西入关。闻道辇毂下,白骨如丘山。

嗟汝年少子,陷身兵革里。笳鼓喧蓟门,何处问生死?

青鸟天外飞,衔书坠我衣。开缄惊且喜,知汝脱重围。

汝亲已衰老,旅食江南道。馀生复何求,拜辞诣绝岛。

绝岛海东滨,徐市此避秦。传闻有仙药,宫阙皆金银。

地与鲲身接,向来通舟楫。为我折扶桑,乘风浮一叶。

须识竹林人,相思泪濡睫。

古镜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汉殿唐宫历几春,玉盘龙匣久生尘。百花过尽空中影,一笑擎来劫后身。

显晦有时刚遇我,兴亡借鉴定何人。绿窗静里偷垂泪,勋业无成白发新。

钱癖

清代 林朝崧

心贪似饮石门泉,狗苟蝇营嗜好专。见汝倾身常障箧,教他绝口耻言钱。

砭愚论已成萧综,射利书犹学计然。可叹守财甘作虏,不知世有马文渊。

自神岗赴鳌峰道上作

清代 林朝崧

轣辘双轮响,蜿蜒十里间。隔林遥见海,下阪始知山。

风劲无飞鸟,天寒促刈菅。昨朝传府帖,官柳禁人攀。

消夏词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池荷香入茗瓯深,閒听鸣蜩坐绿林。不见黄初旧宾客,南皮瓜李忆浮沉。

古镜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何年大冶鍊元精,敲日玻璃讶有声。多寿固应能久视,不亏总为善持盈。

照人肝胆无今古,与世浮沉几晦明。此是千秋真宝鉴,玉台儿女漫牵情。

观园中花木杂咏七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离家才三年,故园遂将芜。拨草寻花径,荒葛罥我途。

可怜杨柳树,啼杀旧时乌。

哭内子谢氏端 其六

清代 林朝崧

我行神州久,世运叹衰叔。四海尽穷途,曰归食周粟。

希望既断绝,不复修边幅。常恐信陵君,醇妇了残局。

风雨听鸡鸣,引为夫子勖。忠规继以泣,言言皆金玉。

令我大悔悟,奋起遏人欲。苟非内助贤,坠行终身辱。

聚星楼观海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无数归帆趁晚潮,渔歌起处海门遥。鲻鱼秋尽将分子,更约楼头酒一瓢。

林朝崧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51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