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稍辞尚书省执热伏舍中李郎中书来问云有遇曰槐花饮可便欣然呼童子向傍舍采之盈掬而归连饮数次不觉成篇

稍辞尚书省执热伏舍中李郎中书来问云有遇曰槐花饮可便欣然呼童子向傍舍采之盈掬而归连饮数次不觉成篇

明代 林大春

仙方何处遇,持赠古人情。呼童采槐花,落英满空庭。

盛以白玉碗,沃我汉金茎。少服祛沉痾,因之通仙灵。

高歌向天地,翛然万虑清。

诗人林大春的古诗

罗浮归路寄怀曾明吾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新诗劳问讯,握手至今看。岂谓烟波隔,翻嗟会面难。

明珠徒自媚,宝瑟向谁弹。知有天台约,何缘过考槃。

宫辞三绝送黄虞部北上 其三

明代 林大春

夜度箫笙入紫霄,晨飘仙佩杂琼瑶。如今老却纤纤手,肯向人间学舞腰。

寄金生

明代 林大春

故游何处望中迷,一札遥传浙水西。漫道终军方弱冠,谁怜仲蔚久幽栖。

江云翠绕龙湫远,海日光涵凤岛低。何得重逢在霄汉,雄文亲睹御书题。

闻丘使君顷得稍迁报有飘然之思焉诗以别之

明代 林大春

襄阳紫陌散铜鞮,为报山公征马嘶。漫说儿童歌正好,谁知父老望中迷。

花明野戍迎前浦,雾隐春帆走绿堤。惆怅无因共攀卧,离魂飞度武陵西。

苍梧九日偶成二绝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谁道一官清似水,虚堂犹自出樽罍。官衙况在山深处,不用登高便避灾。

读刘文敏公遗事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昭代词名起石渠,两朝曾此奉銮舆。经筵旧有河清颂,史馆新传汉纪书。

北伐武成颁上骑,南郊祀罢赐飞鱼。从容扈跸还能赋,不学相如献子虚。

送萧上舍游太学南归

明代 林大春

河山频送客,天地有归桡。词藻地何处,风尘路转遥。

裘全仍季子,笔在尚班超。挟策临雍日,听歌饮泮朝。

壮怀雄献馘,盛事感环桥。回首兰堪折,惊心蓬共飘。

十年馀绿鬓,四海恋青霄。汉署空留滞,淮南肯见招。

孤窗鸣夏雨,故国涨秋潮。安得凌鹏翮,凭君学凤箫。

起复赴京途闻赵良弼自辽东领郡之顺德寻以母忧奔汝上因取道过其庐 ...

明代 林大春

晓觉倚庐卧,秋深别梦残。片云生树杪,明月在檐端。

闻礼谈何易,知心谅独难。与君俱有父,行矣慎加餐。

西山初结小隐舍弟季子偕陈宋二贡士及萧赵诸亲友棹舟来访迟明别去 ...

明代 林大春

眼底都无碍,悠然见远山。山间田已绿,门外草初斑。

化俗真何陋,浮生乐半閒。相招向城郭,未拟鹿车还。

入楚忆舍弟

明代 林大春

雾重峰高花气悲,风烟处处总愁思。天低野馆游秦梦,月落江楼入楚时。

海内交游空满眼,山中松桂忆连枝。池塘此日仍春草,长夏无妨同赋迟。

戴使君自广州归壶山取道见访因作此赠之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大春

海上方壶一剑劖,閒中日月自题缄。何年共理兰溪棹,卧看飞云避雨岩。

赠别故令欧公归莆中

明代 林大春

柴桑归去几经年,此日重逢思年然。馀韵尚存今宓子,升堂犹自老彭宣。

千钟竹叶諠长夜,百里桃花媚远天。别向闽关春未暮,定知紫气满前川。

送劳掌教之任连州四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曾向云间陪二陆,却从岭左拜昌黎。于今匹马连山道,翻作青衿两地思。

夏日重过苏青阳隐居

明代 林大春

幽人依碧屿,爱客走瑶缄。为问朝阳石,因过避暑岩。

荒台擎翠盖,曲水卸孤帆。谈笑终无厌,西山日未衔。

生辰在途其夜梦长剑耿耿倚天外之句晓起因足成之

明代 林大春

昨别关塞秋风清,归途迢递阳欲生。我生百年忽欲半,宇宙一笑将何成。

长剑耿耿倚天外,疏星脉脉傍河明。梦馀却记云中字,晨起书之泪满缨。

送宋节推之扶风

明代 林大春

宋玉西行思不穷,长风吹旆入关中。天临宝剑清霜外,地接金城朔气东。

汉月夜驰三辅道,秦云朝谒九成宫。政馀忆我寻芳讯,好寄南来塞上鸿。

送揭阳郑生兼讯其伯父贡元二首生归德郑使君之子也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若翁高谊动西都,千里遥分宋国符。此日相逢重相问,南来鸿雁近来无。

早朝即事

明代 林大春

秋风夜度银河绕,瑞色朝连金殿开。圣主凝旒垂日照,群工拖玉拥云来。

千年卜历同周鼎,万里论功轶汉台。忽报渥洼天马至,更看重译越裳回。

闻曾中丞总宪留台寄赠

明代 林大春

金陵自古称雄地,玉节南来作地时。凤舞龙盘浑是昔,攀鳞附翼在今兹。

犹传诸葛平巴蜀,何异姬公奠洛伊。漫说东都饶胜事,谁从登眺撰新诗。

王屋山和颜侍御

明代 林大春

孤标特立紫云中,千古名山隐华嵩。夜静风霜随宝剑,秋高星斗映珠宫。

天坛日出沧溟小,太乙烟开河汉空。更有群仙齐献寿,依稀鸣佩月华东。

林大春

林大春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4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