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光山小驻至麻城道中答山中故人

光山小驻至麻城道中答山中故人

明代 林大春

山城十日渡江干,不是悠悠恋一官。世事犹闻贾傅泪,交游未厌贡生冠。

溪田漠漠通泉细,竹舍阴阴带雾寒。若效耦耕空避世,平生幽意讵应难。

诗人林大春的古诗

都下承恩寺夜呈顾比部子良

明代 林大春

昔年同上策,邈尔坐相失。子卧江黄间,予走羌秦役。

重来忽为邻,禅林宛栖戢。旷焉面目亲,居然气志一。

青春意已深,相看俱病疾。寒风勉重裘,日夕慎餐食。

门巷转纡回,颇乏高轩入。方外多所求,狷中聊所执。

有时发孤咏,清宵鬼神泣。长啸起徘徊,看剑中天立。

群峰当北户,诸星骈南集。壮游忆龙门,仗节羞马邑。

借问百年中,兹逢能几日。但愿经四方,宇内长宁谧。

赠王提举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江城新月带微霜,策马征途幽兴长。闻道海氛今欲净,登高何处醉重阳。

西楚霸王庙

明代 林大春

四壁歌声起,凄凉入楚宫。清宵开武帐,杀气贯长虹。

壮士泣俱下,娇姬曲未终。重围疋马度,百骑一朝空。

泽国身仍健,田家计亦工。始知非力屈,信乃是天穷。

子弟嗟亡北,君王耻向东。霸图尽垓下,遗恨失关中。

玉斗谋臣怒,金瓯汉将功。苍茫易代后,寥落竟谁雄。

世事随流水,乾坤一楚弓。诸陵翳禾黍,古庙立椅桐。

山色彭城近,川原丰沛通。惟馀百战地,千古尚悲风。

山东旅行即事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大春

倾盆三月水连天,沃野全归乱草边。为问城齐仲山甫,可能一辟汶阳田。

哭张启东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大春

论交千载上,世路眼俱青。抗节怜徐稚,卑栖似管宁。

南海悲朝露,西京返使星。归来馀一哭,山雨为凄零。

湖亭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见说湖山胜,亭虚客未归。空怀放鹤处,尚想钓鱼矶。

天际孤帆小,云中清磬微。何当返兰棹,一制薜萝衣。

和周生菊下独酌韵同舍弟作

明代 林大春

谁移丹菊遍疏篱,恰比醇醪色味奇。三径况存松作伴,小山谁许桂联枝。

珠帘顾影情偏适,玉斝浮香醉岂辞。一自潘生作赋后,嵇才鲍思总堪疑。

天尺楼

明代 林大春

高筑危楼霄汉间,飞甍咫尺近天颜。登临赋客留新制,邂逅仙人讲大还。

宸翰几惊神物护,丹心聊与彩云閒。先忧后乐吾曹事,须记岳阳镇禹山。

苍梧九日偶成二绝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谁道一官清似水,虚堂犹自出樽罍。官衙况在山深处,不用登高便避灾。

王屋山和颜侍御

明代 林大春

孤标特立紫云中,千古名山隐华嵩。夜静风霜随宝剑,秋高星斗映珠宫。

天坛日出沧溟小,太乙烟开河汉空。更有群仙齐献寿,依稀鸣佩月华东。

寄别林贰府奉例北上

明代 林大春

平生未识逋仙面,忽见梅花正忆君。氏族千年怜共派,封书百里愧论文。

山深麋鹿眠丰草,雪霁鸾凰出彩云。闻道西行应徵辟,途长何以策奇勋。

便面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万壑寒来凝玉马,六花飞尽见琼枝。驱驰应有梁园约,不似羊生入楚时。

读杨文贞公家世德录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草昧攀龙日,朝阳起凤年。赐书存故老,遗训入新编。

社稷功难并,天曹事可传。将来有名彦,应不愧前贤。

游金山诗

明代 林大春

金城碧榭倚穹苍,尽道新开汉署郎。长夏浑如对阴雪,游人不信是炎荒。

雨馀村树歌鸿雁,洞里箫笙引凤凰。此日重来怜胜集,明朝相望渺烟霜。

山东旅行即事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大春

齐城西望接长安,物色凄凉大野寒。野草如饴尝具美,青霞漠漠可谁餐。

读辽海集寄苏中丞

明代 林大春

黄河碧海词源远,中夏诸夷半远名。礼乐重开箕子国,车徒新筑仲山城。

玉鱼卜地悲群姓,金鸟传方泣五兵。作诵谁如周吉甫,勒名已有汉公卿。

赠别故令欧公归莆中

明代 林大春

柴桑归去几经年,此日重逢思年然。馀韵尚存今宓子,升堂犹自老彭宣。

千钟竹叶諠长夜,百里桃花媚远天。别向闽关春未暮,定知紫气满前川。

故庠生萧鸿逵挽词

明代 林大春

外史曾分校,中怀故独宣。荀龙名第五,燕骏价踰千。

岂意题桥日,翻成赋鵩年。空馀遗绪在,洒泪北风前。

赠陈广文移官江藩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大春

抱璞当年识者稀,一官三共道应非。若教羊胜公孙在,怪得文园乞病归。

西山初结小隐舍弟季子偕陈宋二贡士及萧赵诸亲友棹舟来访迟明别去 ...

明代 林大春

眼底都无碍,悠然见远山。山间田已绿,门外草初斑。

化俗真何陋,浮生乐半閒。相招向城郭,未拟鹿车还。

林大春

林大春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4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