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丘司寇二首 其二

寄丘司寇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三台周历寻常事,数疏低回动紫宸。却笑孙弘归再出,空馀曲学拜平津。

诗人林大春的古诗

九日登东山时适郑节推重建双忠庙落成

明代 林大春

荒郊渐启三千界,古庙重开二百年。天遣忠魂留远地,人传盛事属高贤。

云门翠满玄旌出,石屋凉生瀑布悬。此日登临成胜迹,须题姓字照山川。

送龙秀才归江右兼寄意于乃翁广文先生

明代 林大春

清明宿雾点征衣,为感鹡鸰到海圻。原隰空馀白骨在,风烟真护旅魂归。

孤舟夜雨山溪涨,野店秋霜岭路晞。晨省若还询近事,疏慵久与世相违。

去粤效玄晖体却寄苏铨部道先

明代 林大春

离袂临广潮,离帆下丰渚。长途一以长,玉容旷修阻。

龙泉怅复分,凤吹怜欢聚。夕鳞翔碧川,秋鸟游珠树。

感此夜西征,幽怀日东注。夙期宁遽逢,芳讯何当遇。

日入吟虚堂,出门谁与晤。

冬夜郑使君萧徵君见过联句

明代 林大春

剪烛坐青宵,论文慰寂寥。月高天气冷,风急露华飘。

尊酒留欢剧,弦琴引兴饶。秦台惊逸奏,金谷羡清标。

雅尚怀真隐,丹心恋紫霄。愁看江廓雾,閒听海门潮。

何日登台阜,还期度石桥。愿君松柏志,莫向岁寒凋。

送宋节推之扶风

明代 林大春

宋玉西行思不穷,长风吹旆入关中。天临宝剑清霜外,地接金城朔气东。

汉月夜驰三辅道,秦云朝谒九成宫。政馀忆我寻芳讯,好寄南来塞上鸿。

过萧锦衣北园五首 其三

明代 林大春

夜直金銮月,朝眠玉塞云。于今灞陵尉,莫讶李将军。

顾徵君家园诗八首 其一 其一荣寿堂

明代 林大春

卜筑依清汉,华堂拥翠微。北辰严倚阁,南极蔼临扉。

仙醴行歌席,天香落舞衣。愿言长此地,岁岁醉恩辉。

于容县江上遇方海围至自勾漏因与维舟夜酌

明代 林大春

见说西寻勾漏归,沧江东去对朝晖。丹砂已就仙人鼎,烟水应牵赋客衣。

鹦鹉笼中秋自语,蜻蜓竹里暮还飞。烝徒莫讶维舟急,尘世相逢此地稀。

徂暑山行过临江宿熊氏池馆留题五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频年道傍子,来往见骖騑。为问关南客,琴书今是非。

晓露闻芳杜,初日试荷衣。不有城东社,安能忘遄归。

题萧处士之居

明代 林大春

茫茫天地即吾庐,肯向人间赋卜居。漫插疏篱种霜菊,閒添新水豢金鱼。

图开崧岳丹霞古,梦入花源紫洞虚。带却清风满城郭,门前时许驻高车。

广昌留别城中人士

明代 林大春

郭外青山晓,云中万木秋。狂歌中对酒,长啸一登楼。

风雨怀双璧,乾坤照独愁。深林豺虎怒,平野凤麟游。

却笑全城策,空惭卧辙留。题诗谢豪俊,明月看吴钩。

旅馆春日赠比邻陈文学

明代 林大春

旅食对春晖,朝来过客稀。因君怀白社,好我似缁衣。

得意花随发,无情鸟乱飞。抡才闻汉诏,莫把素心违。

重过古氏山亭

明代 林大春

群峰朝涌碧云西,云绕山亭水绕堤。漫道习池客再至,那堪郑驿酒频携。

朱楼隐映松阴合,翠壁斜侵竹露低。自是尘寰多古意,何须重向武陵迷。

和卢方伯暮春见访郊居出示家藏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碧海春深波浩荡,青山日暮树阴浓。光辉野屋留车辙,珍重家藏出鼎钟。

五色彩霞人吐凤,千言紫气道犹龙。深宵未遣星轺动,为把层云古洞封。

闻金大参久不视事诗以奉讯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大春

海国频年息战争,凭君谁敢负初盟。严城一箭飞难到,径路惟看彻晓行。

周进士挽诗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大春

迢遥同赋日,梦寐十年馀。遂有周瑜重,空惭阮籍疏。

鸣珂宫树晓,说剑塞鸿初。谁谓幽明隔,风尘泣素车。

陈州柳湖夜泛次杨屯田韵

明代 林大春

垂杨荏苒映湖光,云物依稀似光乡。乘兴偶来寻学士,羁栖敢谓卧睢阳。

风前桂棹从渠远,雨后荷花怪独香。夜半忽闻歌古调,不堪幽思绕岩廊。

病后戏为孟郊体呈李员外

明代 林大春

病骨瘦如鹤,翛然凌素秋。不解为君舞,羞自向人愁。

世事堪绝粒,孤怀空泪流。岂无天外音,欲上陆无辀。

岂无海外翮,欲渡河无舟。寥落飞翻志,栖迟鹓鹭俦。

鹰鹯去已久,乌雀徒啾啾。嗟彼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故人大鹏姿,可与八表游。安得垂云翼,携我上丹丘。

梅州东岩赠徐明府时以朱侯招至

明代 林大春

怪得东岩胜不闻,多因地僻远闻氛。豪游此日逢仙尹,高谊由来重使君。

石鼓声沉才雨歇,天风吹冷欲秋分。登临莫问行藏事,就此堪为猿鹤群。

揭阳林明府以开岁九日贻书至书此奉答

明代 林大春

夜雨春城倚碧波,岐山西望隔银河。却怜双鲤乘潮入,恍接飞凫带雪过。

避俗漫从中散放,流风应在浚仪多。吾宗况复家声旧,勋业那无足雅歌。

林大春

林大春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4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