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宿山海关梦为梁甫吟

宿山海关梦为梁甫吟

明代 林大春

重关对摇落,孤馆罢登临。海日青宵出,山云紫塞深。

马思千里道,梦识百年心。未遂南阳卧,空为梁甫吟。

诗人林大春的古诗

刘山人僦居邻舍书此为赠

明代 林大春

西家有客隐房廊,疑是梁鸿与孟光。湖海早能藏姓字,江山谁复擅文章。

风前凤啸声凄切,天际鸿飞影混茫。却笑南阳一出后,断烟空锁卧龙冈。

宿山海关梦为梁甫吟

明代 林大春

重关对摇落,孤馆罢登临。海日青宵出,山云紫塞深。

马思千里道,梦识百年心。未遂南阳卧,空为梁甫吟。

过邯郸吕公祠柬杨次泉阴月溪二公时阴赴关右督学予与杨并之官河南 ...

明代 林大春

拜将封侯事几回,朱轮鼎食总堪哀。东都建节西都骑,不信曾从梦里来。

宝峰郑大夫挽辞

明代 林大春

年来故老半凋残,元亮哀词讵残看。宦迹遗思馀剑履,交情垂泪动衣冠。

天低古树黄云暮,月落空庭紫气寒。感慨江河无日返,凭谁力与障狂澜。

寄金生

明代 林大春

故游何处望中迷,一札遥传浙水西。漫道终军方弱冠,谁怜仲蔚久幽栖。

江云翠绕龙湫远,海日光涵凤岛低。何得重逢在霄汉,雄文亲睹御书题。

次韵酬郑使君兼以奉招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尺牍劳相讯,新诗老自娱。忘年惟我共,清梦或时俱。

天暖墨池草,人间笔阵图。使君倘乘兴,还为市清酤。

再至京师得张少参辽阳之讯诗以答之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君今犹汉塞,我昔度榆关。帝迹依然在,仙踪讵可攀。

天高赤雁迥,气暖玉貂閒。闻道东夷贡,年年泛海还。

纪文丞相入潮遗事

明代 林大春

王气萧条向北都,犹勤天讨下蓬壶。江舟不解荆胥剑,南国空传蜀相图。

古庙青觞灵马伏,野桥芳草白麟孤。谁知一别厓门震,楚水燕山恨未苏。

春日得曾中丞书至自吉水

明代 林大春

河尹风流十载逢,仙舟每自忆林宗。西行却转三巴驭,北望应悬五凤钟。

翠岭春回芳草合,青原书到白云封。开函不觉神飞去,何日重登江上峰。

重至凤城会龚别驾同暴参戎夜游金山四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往年曾过凤凰城,却遇君侯朝帝京。更被王孙招隐去,于今车盖始初倾。

题夏昶四时画竹图四首 其三 悬崖老节

明代 林大春

偃仰悬崖几度秋,老龙蜕骨入林幽。扶疏直节干霄上,化作长虹跨九州。

题董村小隐园中竹

明代 林大春

爱汝干霄节,无亭也自幽。有时凡鸟出,戛击惊鸣球。

春回邹律变,泪染湘君怨。何当拟如金,砺彼淇澳心。

喜门人张生至自会稽

明代 林大春

林居喜见张公子,为道别时方妙年。壮志祇今思国士,文心早已得家传。

不妨吕步谈灾异,犹有侯生悟太玄。忽忆旧游如梦里,稽山回首隔苍烟。

送龙秀才归江右兼寄意于乃翁广文先生

明代 林大春

清明宿雾点征衣,为感鹡鸰到海圻。原隰空馀白骨在,风烟真护旅魂归。

孤舟夜雨山溪涨,野店秋霜岭路晞。晨省若还询近事,疏慵久与世相违。

客至忆弟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论交易水上,谁为燕赵英。感彼悲歌客,悠然千载情。

我亦慕其人,高论坐心倾。乾坤亦已长,斯世贵有鸣。

无为多意气,空言负平生。

自梧溯江上桂林与庄大参联舟夜话慨然有怀京洛之旧时嘉靖乙丑至前 ...

明代 林大春

梧江桂岭天南尽,江上联舟夜语馀。镇日蛮烟青兕出,孤灯瘴雨白鸿疏。

寒开吏部床头酒,閒傍中郎枕上书。忽忆旧游同舍客,年年端拱拜宸居。

送宋节推之扶风

明代 林大春

宋玉西行思不穷,长风吹旆入关中。天临宝剑清霜外,地接金城朔气东。

汉月夜驰三辅道,秦云朝谒九成宫。政馀忆我寻芳讯,好寄南来塞上鸿。

刘山人山居用韵

明代 林大春

笑看苍龙护野桥,桃源去路觉桥桥。空斋初下徐生榻,老树犹悬巢父瓢。

砚洗池塘将月溷,茶烹竹叶和云烧。当年羽翼谋臣计,黄绮何曾为汉招。

广昌留别城中人士

明代 林大春

郭外青山晓,云中万木秋。狂歌中对酒,长啸一登楼。

风雨怀双璧,乾坤照独愁。深林豺虎怒,平野凤麟游。

却笑全城策,空惭卧辙留。题诗谢豪俊,明月看吴钩。

病后戏为孟郊体呈李员外

明代 林大春

病骨瘦如鹤,翛然凌素秋。不解为君舞,羞自向人愁。

世事堪绝粒,孤怀空泪流。岂无天外音,欲上陆无辀。

岂无海外翮,欲渡河无舟。寥落飞翻志,栖迟鹓鹭俦。

鹰鹯去已久,乌雀徒啾啾。嗟彼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故人大鹏姿,可与八表游。安得垂云翼,携我上丹丘。

林大春

林大春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4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