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读东方朔传

读东方朔传

明代 林大钦

达人无不可,于世若游云。能与尘俗并,而不撄垢氛。

昂藏入君门,浪谑金马春。要君输玉帛,醉酒若为伦。

纵横真琐琐,剖心何如我。得意傲尧天,微言寄青琐。

予无混世姿,行止尚规规。相期在何处,石室紫芝涯。

诗人林大钦的古诗

田园閒居四首 其一

明代 林大钦

閒门寡尘鞅,时读几上书。书中读遗烈,往往能起予。

有时忽惆怅,起游步荒墟。丘墓在山冈,万代同虚芜。

人生终幻化,荣名安所须。已矣齐去来,吾道光如如。

月下吟

明代 林大钦

明月度中天,流光在东户。借问谪仙人,呼月何如予。

月明澄云霞,月色令人嗟。今人照古月,今月尚流华。

今古月如此,人事空流水。长愿当尊歌,向月问终始。

田园词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大钦

卉巾薜服遂初衣,饥食倦眠冥是非。身到羲唐浑不改,时凭真宰度稀微。

田园乐词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大钦

柴门锡杖伊微,黄花宿露沾衣。钓水采山何处,荒村夜月人归。

田园杂咏八首 其四

明代 林大钦

丈人有素业,乃在南山陲。尺籍窥玄化,荒田解岁饥。

良辰入奇怀,杖策携亲知。开酌话唐虞,缅然起深思。

去运不复还,尼父空栖栖。商歌非吾事,行云聊在斯。

举觞酬巢由,千载何嶷嶷。

陵谷歌

明代 林大钦

陵谷依然世自移,逍遥霁日白云思。五陵事业馀秋草,一曲清词异代悲。

凤谣

明代 林大钦

恶木安可栖,逍遥聊自怡。饥餐秋竹实,暮宿梧桐枝。

凉风吹萧萧,微霜下庭逵。时往岁载阴,日夕抱孤悲。

所重王者瑞,所思翔云期。良辰旷不接,羽翼空葳蕤。

长啸出风烟,高鸣天汉涯。

楼中对月

明代 林大钦

中夜虚天静,巍栖月迥明。乾坤独老眼,时序故山情。

度汉光难灭,兼星照愈清。万方分气象,伏枕看流萤。

冬斋书兴十二首 其十

明代 林大钦

杖藜霜华白,青山亦可怜。归来荆扉下,萧瑟拨书眠。

田园幽兴六首 其六

明代 林大钦

颓然白云间,渔樵人事稀。松风吹解带,潭水照行衣。

良辰畅幽惬,沆瀁安是非。朝阳从变化,吾生本息机。

感兴十七首 其十二

明代 林大钦

日月坐超忽,吾生岂无涯。鸡鸣怀明德,日夕永持之。

操舍有存亡,起灭安可为。缉熙赖恒性,感寂应自知。

道慧自閒灵,多欲使心驰。秉我弘毅志,贞我玄素思。

浩然达天衷,信与造化期。

田园杂咏八首 其三

明代 林大钦

伊昔有佳士,恬然志安贫。羞逐三春华,长与烟霞亲。

披褐咏南风,非礼不肯循。季叶轻风雅,斯道属何人。

朱门矜是非,白日纷垢尘。俯仰分荣枯,誇忮相嗤嗔。

咄咄俗中事,去来非吾真。聊以观所尚,逍遥撰良辰。

冬斋遣兴四首 其二

明代 林大钦

绝迹幽栖境,南涯水气中。松萝蟠日月,花鸟杂春冬。

道为今名隐,情应古者同。蒿蓬何必问,于此拟仙踪。

草室

明代 林大钦

草室连村水,幽林一径微。云从花上度,客到荜中稀。

听鸟人共得,扪萝心弗违。晴春归卧处,衰劣定吾依。

槛竹

明代 林大钦

青青槛外竹,永日坐清幽。晴风浑不乱,时有翠云流。

田园幽兴六首 其四

明代 林大钦

寸心不为薄,斗酒乐亲知。列席无杂语,相慰在道岐。

出处何必同,清脩方自兹。冉冉风尘间,无然日磷缁。

晚望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钦

白屋临秋水,幽期可奈何。坐观凫鸭乱,远眺风云多。

荒树连斜日,寒烟落晚波。于兹伤寥寂,浩荡一高歌。

田园杂咏八首 其八

明代 林大钦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云扉。诗书啸夙好,花鸟契初衣。

嘉木渐成林,芝兰复菲菲。眷然媚幽独,行歌冥是非。

栖栖故园春,岁月共相依。衣食节吾用,俯仰奚所希。

已矣归去来,聊以观化机。

予园

明代 林大钦

予园幽寂寞,妙思齐虚无。草径断来往,佳辰赖浊酤。

山林弹琴尽,烟花入望迂。慷慨伤时暮,鱼樵乃吾徒。

田园杂咏八首 其六

明代 林大钦

遗弃誇与名,游晏在清都。一抚天地悠,万障属虚无。

婉娈在须臾,高标不足沽。浮云行止意,白日自迂睢。

抚心得自然,时为达者模。

林大钦

林大钦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1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