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草堂看花十二首 其十

草堂看花十二首 其十

明代 林大钦

桂枝不作艳阳色,留与黄英殿岁华。青青露叶从渠得,袅袅繁香自一家。

诗人林大钦的古诗

楼中对月

明代 林大钦

中夜虚天静,巍栖月迥明。乾坤独老眼,时序故山情。

度汉光难灭,兼星照愈清。万方分气象,伏枕看流萤。

春日遣兴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大钦

桃李无言花自秾,娟娟蜂蝶恁相从。祇因烂熳关幽兴,遮莫交游却太慵。

冬斋书兴十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钦

枕席琴书满,褰帷见远峰。山人自幽寂,云鹤来相从。

感兴十七首 其十三

明代 林大钦

此心从太古,百年我何求。德由天性合,道以形化流。

虚无求神仙,削迹违人谋。生死道自然,夭寿何足忧。

敦土心不变,安仁意无愁。长与道义生,天地可自由。

感兴十七首 其二

明代 林大钦

恒彝终不灭,斯道人共为。舜颜乃何人,寤寐或见之。

克己诵四勿,文明睿哲垂。神德本自然,岂为知识迷。

嗟予向成立,言为尚自疑。忏悔伤频复,一德何由追。

思索苦多昏,风尘不可缁。开颜仰遗帙,茫然失所宜。

息机绝驰役,慎独乃吾师。

啸歌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钦

山高不可登,河深岂可厉。平原九万里,翱翔足游曳。

白龙在深渊,海水扬其波。误落湘江蹊,泥沙奈尔何。

白玉一杯酒,青云在轩牗。笑拉洪涯肩,轩荣复何有。

咏史六首 其三

明代 林大钦

功名不可为,虚恬聊自得。伊昔商山人,偃卧逐云匿。

岂无济世心,唐虞今安极。紫芝行当采,驷马方束逼。

螮蝀入紫薇,前星夷光晖。一行生羽翼,复向白云归。

窅然何微冥,捲舒达化机。斯人今逝矣,爽气尚依依。

予园

明代 林大钦

予园幽寂寞,妙思齐虚无。草径断来往,佳辰赖浊酤。

山林弹琴尽,烟花入望迂。慷慨伤时暮,鱼樵乃吾徒。

对菊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钦

秋菊有佳色,盘根手自栽。兴与佳宾发,尊对艳花开。

天地生奇质,山林老此才。九月清霜下,中逵蕙草摧。

閒门

明代 林大钦

閒门芳草寂,坐令青春深。考索非吾事,栖迟聊独吟。

松风吹带袖,山月净悠襟。于兹谢烦力,永得静者心。

月游三首 其三

明代 林大钦

夜久尘虑息,泠泠寒风生。长啸望山月,颓然与道行。

日夕吟

明代 林大钦

长空飞鸟没,孤云日暮还。流水本无意,秋容自远山。

我怀岁序感,散帙开心颜。览古意弥远,徘徊孤竹间。

勿问明日事,且逐今朝閒。向晚丘园寂,沉吟复闭关。

春园醉歌

明代 林大钦

东风吹绿南洲草,翠巘名园相对好。人生得意能几何,斗酒相逢倾怀抱。

塘上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钦

古木萧疏地,苍黄日雾时。秋风吹锦水,可以荡人思。

远看飞云势,低吟组织诗。素心固如此,吾道竟何之。

园居遣怀三首 其三

明代 林大钦

久爱吾庐好,柴门少树遮。浮云悲世事,流水惜生涯。

有兴寻亲侣,尝新剥枣瓜。静喧翻自乐,衰劣岂吾嗟。

田园閒居四首 其二

明代 林大钦

少年负逸志,厉翮思远戾。西薄昆仑巅,东抟扶桑裔。

旷野何茫茫,飞鸟相叫嘒。眷然怀鸿荒,斯理莽芜翳。

夸人矜垢驰,贤者役智慧。损益在须臾,变故谁能系。

纶沉鱼渊潜,矰设鹤云逝。吾其睨林丘,高举寻吾契。

感兴十七首 其八

明代 林大钦

沌然者愚蒙,任性时能通。是非性多岐,吾以反吾躬。

心在万物外,身在万物中。对景思不起,流形意融融。

持此谢宇宙,贤人或可同。

田园閒居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大钦

白云今出没,山川复间之。芳树垂绿叶,流莺正在兹。

晚色足幽光,荡扬千古思。我生何依依,修短齐所之。

一歌回白日,天地旷襟期。

高楼对月

明代 林大钦

高楼夜寂凉风发,独对南屏看月明。万里星河光不动,百年清景慰吾生。

天空过雁闻秋信,露重垂珠滴叶鸣。暂学楚狂歌彩凤,五陵衣马自肥轻。

读东方朔传

明代 林大钦

达人无不可,于世若游云。能与尘俗并,而不撄垢氛。

昂藏入君门,浪谑金马春。要君输玉帛,醉酒若为伦。

纵横真琐琐,剖心何如我。得意傲尧天,微言寄青琐。

予无混世姿,行止尚规规。相期在何处,石室紫芝涯。

林大钦

林大钦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1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