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东鲁门 其四

东鲁门 其四

明代 林光

沂泗交流一派斜,轻烟笼罩万人家。灵光古殿无寻处,惟见黄槐几树花。

诗人林光的古诗

奉赠少保洪总制先生

明代 林光

四藩瞻望将星高,经略山深军务劳。阃外齐威明即墨,淮西裴相净逋逃。

村馀壁垒荆蒿长,兵洗岩林虎豹号。飞捷献俘天上去,臣民胥庆仰崇褒。

忆嘉鱼

明代 林光

江深鱼板响连连,秃尾槎头不足怜。惟问嘉鱼今出未,先生留得杖头钱。

盘窝观笋

明代 林光

苦竹惊看几笋抽,满前生意不曾休。信知一部羲爻易,底用寻行数墨求。

洗头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缘鬓斑斑不自由,沧浪又送一声秋。谁云白发还堪变,欲挽长江一洗头。

赠别少参李岳台致政还家

明代 林光

怜君巨眼隘中州,几度襄阳话喜投。山水称心居欲卜,宦途无味去难留。

时危海内风尘满,岁晚林深倦翮休。归近重阳好时节,千杯菊酒洗閒愁。

书堂十咏奉和少司寇新昌何世光先生韵 其一 竹

明代 林光

繁枝争洗几梢斜,清绝当轩更斜加。春老虚心还自挺,岁寒直节却堪嘉。

声谐韶管仍须制,影舞祥鸾不受拿。李径桃溪从艳治,东风容易扫浮夸。

奉新偶述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顺风不开帆,逆风牵远浪。平居见瞭然,临事忽然丧。

铜仁太守挽

明代 林光

青青离离木拱时,谁镌太守墓前碑。铜仁德泽知深浅,却有贤孙索挽诗。

和陶十一首 其七

明代 林光

我有一斗酒,藏贮久未开。今日复何日,欢然有好怀。

稚子病初起,向爷语转乖。不逢素心人,谁复问幽栖。

舟张泾汇示诸生

明代 林光

苍田红树入霜天,独立船头思渺然。诸子欲谙云水性,试留双眼看晴川。

过延平怀愿中先生

明代 林光

未燃精诚一瓣香,官舟催发向茶洋。闽山本为名贤重,溪水何如道脉长。

城面人家临睥睨,祠前树色照秋阳。缅怀高弟枢趋处,应有神灵护讲堂。

挽庄定山三首 其三 次余宗周侍御韵

明代 林光

风浪几沉浦子山,诗翁忽忽厌人寰。苍天绝放新声口,重壤应追旧辈班。

岩洞春归花自落,泉台仙化鹤空还。平生三角茅亭下,描入丹青岂等閒。

溪山小景

明代 林光

门外青溪溪外山,逐云飞去逐云还。打鱼烟艇休撑去,留载山僧一段闲。

同唐荣夫大行人余宗周侍御过马文明中舍西轩小酌席中赋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薰风暑汗正沾裳,邂逅还来共裳觞。冰碗凝寒摇日影,荷筒分窍吸天香。

庭花总有催诗意,鸟语浑如笑客狂。多谢诸公能爱我,欲挥馀兴上轩墙。

己未重阳日遣怀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光

点缀西斋景,鸡冠几树花。何须催晚菊,聊尔酌流霞。

盎盎醒还醉,腾腾乐未涯。邻衙乌桕树,遮莫打慈鸦。

题李乾伯掌教乃翁挽卷

明代 林光

壶公作怪亦多时,人物莆阳尽伟奇。珍重先生何面目,孤儿觅我一题诗。

宿肇庆

明代 林光

晚雨何须不系舟,橹声咿哑尚中流。阴云未放端溪月,岚气先催肇庆秋。

也许炉烟飘卧榻,不教灯影照眠鸥。鼻雷我惯甘云水,莫遣疏更到枕头。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其三 古城夕照

明代 林光

古城城古旧谁居,郯子千秋此故墟。闪闪夕阳衔远树,萧萧故垒带平芜。

寻芳酒倦和云睡,吊古诗成摘叶书。多少眼前难状景,等閒挥入辋川图。

鄱阳舟中对匡庐小酌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光

层崖削苍玉,长薄郁佳气。颓然一挥杯,拂面风细细。

奉谢诸明公惠乙丑历

明代 林光

甲子书来问冷官,阳春争欲变冬寒。年增空有传心念,日近何妨炙背看。

斟酌盈亏分节候,循环六十配支干。辟凶趋吉人时授,共把天根更静观。

林光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56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