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林光
冉冉汲江子,江流几许深。亦知泥滓浅,不得到波心。
送郎黄门上京三首 其一
司谏归来未半年,胡为又买北京船。人间母子恩难割,天下君臣义两全。
凤鸟云霄非寂寞,莺花杯酒更留连。阳城未许昌黎论,数有封章到御前。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四
昼醒仍是梦,万化孰为根。源深流不竭,花落实自存。
所操不知要,宁免尘虑昏。大易艮其背,静见动之原。
鄱阳舟中对匡庐小酌四首 其四
层崖削苍玉,长薄郁佳气。颓然一挥杯,拂面风细细。
蒙
渔灯乍明乍灭,灌莽无际无边。识破曹溪水口,何疑虎榜山前。
吏部候选 其二
步步冲尘步步迷,振衣回首日斜西。疏槐仰见深春鸟,几度惊飞不肯啼。
九峰十景 其九 马驮秋月
月照马驮山,秋气清人骨。马驮驮不去,千古一轮月。
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 其二
拜望都门别帝畿,南薰拂面鬓丝丝。官如捷举叨祠禄,山到严州似武夷。
世路怯逢秋暑恶,漕渠争趁雨凉时。卑官自笑无多福,閒弄金丹得老迟。
邓林芳意八首为邓侍御 其七 宦谱驰声
宦辙三名邦,休声殊未已。大书又特书,他年问青史。
泛当湖八首 其八
细雨洒深竹,轻烟罩孤屿。倏然坐迟暮,欲语不能语。
经白洋河二首 其二
长牵直北溯漕河,柳色青青蘸碧波。淮酒尚堪供一醉,葛巾斜日定风多。
经钓台二首 其一
层差积雨怯攀缘,老眼频回钓石边。已裹乌纱来白日,更将尘袂濯飞泉。
人歌人颂岩滩上,花落花开汉老前。千古江山风自动,尚怜文叔不知仙。
九崖
红石苍田果是佳,一层山隔一层崖。先生有意看阳九,掷却微官任素怀。
对紫荆花有怀亡弟克明
花开花落太无情,春信何缘到紫荆。梦断重泉挥老泪,人间时节又清明。
铜仁太守挽
青青离离木拱时,谁镌太守墓前碑。铜仁德泽知深浅,却有贤孙索挽诗。
奉新偶述二首 其二
顺风不开帆,逆风牵远浪。平居见瞭然,临事忽然丧。
南安偶题七首 其三
长风暂扫瘴烟消,屈指阳和又一朝。红树白云山四面,可人诗景自相撩。
提学佥宪胡希仁先生访榄山留诗为识依韵奉答三首 其一
野云相逐惯披衣,梦断丹青亦掩扉。忽枉烟霞一回首,令人空念十年非。
河西务阻风适王冬官以和赵秋曹杂诗见示遂用韵纪怀九首 其七
刚风猎猎鬓丝丝,添得行囊几句诗。花鸟未酬今日兴,寻常又到暮春时。
次韵答吴居士
老去青毡不怨寒,閒将镜水静寒看。幅巾何处来斯老,西席裒然对冷官。
铅椠未嗟身计薄,烟霞聊放脚头宽。太平八十身长健,懒逐飞尘听八鸾。
泛鸳鸯湖二首 其二
爱人冬日暖如春,凫雁相忘镜水滨。细浪轻风催晚醉,中流一笑任吾真。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560篇诗文
正德辛未二月陪都宪矩庵陈先生方伯管公少参白公佥宪陈公往隆中谒 ...
休隐轩
京口三赠陈刚
舟中写怀叠前韵
将别严州留别诸友二首 其一
弄笔示诸生
南安偶题七首 其五
吉水别袁德纯侍御
立冬后赏菊十首 其七
赠袁阳健夫进士尹上元
怀竹为孙志同稽勋
送沈刚夫偕吴绅赴南监七首 其二
送郎黄门代张司训
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 其八
偶述三首 其一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二
宿肇庆
东鲁门 其一
赠兰溪董遵道
潮州谒韩文公祠二首 其二
舟中小酌赠苏徽二郡守并序 其一
再雪八首 其六
游清凉寺
石壁月夜饯邢挥使之东瓯把总
孔子手植桧
秋野
小湘峡
承葛司训邀饮闻门生鼓琴席上赋
汲江子二首 其一
经小箬
五月六日发严州过钓台留赠饯别诸友
改建武侯庙开基宿隆中
江湖胜览为陈似明题
赠北京王端馆主
严州名宦九首 其八 张栻
过宝应湖四首 其二
小年遣怀
再雪八首 其七
己未重阳日遣怀四首 其一
经南安吟风弄月台
过蛋家租
赏雪四首 其二
写怀次韵答陈子崇二首 其二
东鲁门 其三
泛当湖八首 其四
佥宪仲与立以织金青纻丝团领留别诗以奉谢
入严州境
立冬后赏菊十首 其三
三过曹侍御见庞亭叠韵二首 其二
过峡山寺二首 其一
郊斋宿西厅二首 其二
过宝应湖四首 其三
严之天宁寺旧有潇洒亭今废偶读志书见钱公可则因和之
水部正郎傅日会招饮姑苏官署适红梅花蕾满树一朵初放座中走笔
偶述三首 其三
南安偶题七首 其一
和陶十一首 其八
墨蒲萄为慎庵殿下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