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林光
一片丽云罩蚤春,不曾衣服只衣仁。浴沂点也堪遗此,我愧幽栖懒动身。
奉新偶述二首 其二
顺风不开帆,逆风牵远浪。平居见瞭然,临事忽然丧。
承葛司训邀饮闻门生鼓琴席上赋
暑雨初消五月凉,柳风吹面酒盈觞。瑶琴几曲闻方仰,别鹤双飞舞篆香。
纵饮且拚今日醉,新诗催赋为谁忙。衰翁莫道无双耳,指不烦君更抑扬。
南安偶题七首 其一
长笑梅关不见梅,肩舆扶我几低徊。却疑冰玉閒恣态,厌见风尘日往来。
将出京留别诸明公次屠亚卿元勋先生见赠韵三首 其二
胄监三年录腐儒,宫墙仰见圣儒模。忙来行李轻千里,老去烟波负五湖。
礼乐河间疑可复,文章西汉岂终无。襄阳此去知何补,空有狂言落帝都。
怀竹为孙志同稽勋
何物人间可上心,此君此老爱心深。圆通每恐忙边失,虚直还于静处寻。
挺实正堪留凤鸟,截筒真拟奏韶音。箨龙变化云烟外,自有清风动古今。
赠别丰城王节之明府赴京
红烛青樽不作疑,相逢相别更相期。专城小试栽花手,曾咏江门一老诗。
南安偶题七首 其五
弄月吟风旧有台,台中谁为扫浮埃。浪游曾见芭蕉树,几卷芳心展未开。
题扉二首 其二
莺啼燕语自年年,春及侬家不用钱。满户游丝花在网,醒时看竹倦时眠。
奉赠少保洪总制先生
四藩瞻望将星高,经略山深军务劳。阃外齐威明即墨,淮西裴相净逋逃。
村馀壁垒荆蒿长,兵洗岩林虎豹号。飞捷献俘天上去,臣民胥庆仰崇褒。
赠吴道夫侍御
乌台风节动京畿,两鬓何曾白一丝。赤手正堪扶社稷,高才还拟奠华夷。
观风屡试繁难地,奏最方当简拔时。进退行藏俱未问,爱君真悔识君迟。
喜李都宪以抚治督将出师用杜老诸将韵奉赠二首 其二
攻屠连拔十馀城,济北淮南骇贼旌。岂谓太平终偃武,却劳文士远提兵。
汉思颇牧增长叹,世遇黄河几度清。多谢郧襄贤督府,直将恩信迓升平。
赠陈式尹之建安
翠云曾卧榄山春,三十年能几度亲。说选未闻天上语,相逢俱似梦中人。
官居佐贰时虽晚,邑有先儒俗必淳。点检平生辛苦事,可无恩雨洒疲民。
吏部候选 其二
步步冲尘步步迷,振衣回首日斜西。疏槐仰见深春鸟,几度惊飞不肯啼。
赠别聂承之侍御巡按广东
扶病真堪拜马前,先生麾节向前边。冰霜已觉清人骨,赤手犹看扫瘴烟。
白月高悬东广隘,澄波稳贴蜀江连。豺狼未殄虺蛇在,万姓于今最可怜。
舟早发富阳顺风过钱塘江望见江头忽然风转舟阻沙际 其二
山抱钱塘总可观,丹青着笔亦应难。风波变换虽无定,心地閒来自觉宽。
屏嶂北排烟漠漠,潮流东去海漫漫。洪涛夺岸吞滩舌,勇羡篙师撑急滩。
谒孔子墓
晨烟初散百花明,端木墙边感慨生。山拥翠屏俱有意,云蟠封树不知名。
乾坤更拜何人墓,翁仲真含万古情。势入浮云今几见,百王争似素王陵。
将谒徐孺子
百年湖海留双脚,每每思登孺子亭。小酌几时逢好日,北风吹雨又冥冥。
赏雪四首 其四
银星堆拥万人家,侵晓巡檐兴未涯。欲斫瑶台飧璧玉,更将陶鼎煮琼花。
冲寒不怕山惊马,忽饿时闻树叫鸦。莫遣东风便消释,上元留对月精华。
伤竹三首 其三
青青叶子是何藤,弱竹稍头散玉绳。亦为先生添一赏,只愁风雨重加增。
潮州林太守邀金山小酌
乌石参差出凤城,一樽聊此话平生。磨崖细认模糊字,怕有昌黎刺史名。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560篇诗文
赠别范邦秀节推转南京春曹
舟中小酌赠苏徽二郡守并序 其一
陪周进士仲鸣谒思范亭小酌成诗二首 其二
题乐山卷
承少参孙拙庵佥宪王耻斋二明公枉驾茶园
立冬后赏菊十首 其八
承提学宪副赵先生以诗见赠次韵奉答
书堂十咏奉和少司寇新昌何世光先生韵 其九 牡丹
宿肇庆
兖州到任
次韵答族侄东逢秀才 其二
九峰十景 其六 子母朝阳
雪中追和东坡韵八首 其一
新年杂兴八首 其二
吉水别袁德纯侍御
严州试诸生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其六 龙门钓月
陈佥宪嫡母吕氏挽
平湖御史曹琼挽
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 其二
题藏有源静学卷
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 其一
秋野
观山四首 其一
经白洋河二首 其二
临坪谒定王墓阻雨
过钱塘江
侍御彭宪卿出示过处州次却金亭韵一绝依韵奉答
和陶十一首 其七
赠别钟元溥黄门归省
赠永嘉令汪进之
高阳池候都宪李先生四首 其四
戊午冬至前一日承赵提学先生免试退而赋此
和祈大参致和将出巡阻雨见寄三首 其一
严州名宦九首 其九 吕祖谦
游清河经黄河感而有作四首 其一
赠方纯吉进士尹平阳
南安偶题七首 其七
潮州谒韩文公祠二首 其一
勉诸生习小学四首 其四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其七 竹窗读易
寄庄定山
新年杂兴八首 其六
秋兴次杜工部韵八首 其六
南安偶题七首 其六
严州名宦九首 其八 张栻
宿陈山时陪胡伯雍明府祭神龙
送刘子仁之义宁
偶述三首 其三
赠别沈文华太博迁辽府长吏
西厅候试诸生呈堂尊方石先生
曲阜道中二首 其一
上安山闸
入严州境
奉饯少司成偶至月河寺西亭见杨东里草亭诗因借其韵纪兴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其一 马陵春游
舟中偶述四首 其四
赠黄时准地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