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曲阜道中二首 其一

曲阜道中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到处苑檐借隙光,共瞻晴日上光桑。缓沿泗水寻真脉,老愧斯文在圣乡。

心醉阳和疑卯酒,梦回花鸟忽宫墙。庸知人事非天意,百尺竿头道路长。

诗人林光的古诗

戏题和尚石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童头坐老碧山棱,欲逐飞仙去未能。点铁有丹堪点石,凭谁说与水边僧。

食鲜虾

明代 林光

寻常波浪汉江滨,五载鲜甜不入唇。若道菜根魔未了,也应亏煞岭南人。

赠周仲鸣进士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光

斯文曾未识荆州,多少明珠惜暗投。画舫莫随流水去,白云多被好山留。

扫除俗虑新茅笔,披过寒冬老布裘。未了乾坤男子事,几宜担负几宜休。

谢石斋转惠辽东贺克恭黄门所寄高丽团领

明代 林光

一片丽云罩蚤春,不曾衣服只衣仁。浴沂点也堪遗此,我愧幽栖懒动身。

赠李大使将致仕南归

明代 林光

从事劳劳鬓已丝,云间归去乐何疑。逡巡酒压荔枝熟,骨董羹调蚬子肥。

世路魔来多险阻,官阶梦破任崇卑。秋风却羡天边雁,也解随阳到海涯。

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拜望都门别帝畿,南薰拂面鬓丝丝。官如捷举叨祠禄,山到严州似武夷。

世路怯逢秋暑恶,漕渠争趁雨凉时。卑官自笑无多福,閒弄金丹得老迟。

南安偶题七首 其四

明代 林光

面面青山送积阴,南安城子落锅心。旧游每忆程兄弟,真乐人閒何处寻。

和祈大参致和将出巡阻雨见寄三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千红万紫欲开难,终日斜斜雨雪寒。安得晴无云一点,步随春水看弥漫。

次韵答从弟永锡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何时健步走西东,笑子频年学卧龙。沃产总堪偿酒债,白头端幸际时雍。

冰盘醉缕银丝绘,午枕惊回社庙钟。子亦能歌孙解舞,也应忘却膝头风。

题金陵折桂图

明代 林光

昔年曾记金陵游,衣冠文物称神州。千年王气凝钟阜,万里襟带长江流。

东梁西梁辟门户,三山驱逐江天浮。龙蟠虎踞没天险,中原形胜那能俦。

大明神祖扫区宇,江淮百万驱貔貅。西望鄱阳东震泽,群雄接戟咸殍囚。

百年宇内混腥秽,天戈一洗无停留。攘夷绥夏功莫比,普天率土同歌讴。

遂开明堂宅斯胜,巍巍大业过商周。金银宫阙插星汉,祥云瑞霭深龙楼。

宫墙绕护松百尺,屈铁偃仰蟠蛟虬。琉璃闪烁争台殿,凤阙掩映罗罳罦。

南都岂止天一柱,储养俊乂资旁求。词官典领在桂籍,鹿鸣三载歌呦呦。

蓝袍济楚谁氏子,手持仙桂欢遨游。酒酣欲过石桥去,马蹄踏碎台城秋。

少年我亦狂如此,至今语亦犹含羞。是谁好事貌此幅,操笔欲语倦还休。

六朝文物今何在,俯仰不觉生閒愁。乌衣巷口白鹭洲,古来文士添语柄,长江滚滚风飕飕。

赠方司训之湖口

明代 林光

贡选平生愿颇偿,官俾职亦寄纲常。池芹雨过潜鳞变,萱草春回爱日长。

鲜买鄱阳羹最美,饭炊湖口稻生香。秋风预卜他年兴,扶上慈亲一稳航。

迁居四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一度花开一度诗,青毡虽冷亦何辞。门庭洁处人心别,世味尝来鬓脚知。

纳尽帘风炎暑日,步低檐月醉醒时。宫墙数仞无由入,魂梦年年绕泗沂。

上十八滩

明代 林光

逆境甘心不作难,南风终见北风还。昨宵篷底茶园梦,今日扁舟十八滩。

隆中武侯庙揭扁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圣断重闻感若何,翼然轮奂起盘窝。扁悬忠武真无忝,恩盖隆中永不磨。

灵肖罗池诛慢侮,祭堪梁父入登歌。戊辰告庙当残腊,寒怯梅花放未多。

陪周进士仲鸣谒思范亭小酌成诗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文落湘江范语奇,我来何敢发狂痴。贤声一代堪尊仰,世运千年几合离。

山拥思亭连佛閤,春藏太极在梅枝。前朝宦迹多沦没,谁为荒山续旧碑。

别杭州留赠田景瞻地曹

明代 林光

论心江浙几亭台,却喜君来我台来。三竺休嗟虚近约,八闽曾忝旧抡才。

关门别酒连朝泻,篷底新诗带雨裁。相送扁舟忽相失,东吴千里布帆开。

舟中有怀陈学之冬官因寄

明代 林光

漕河引领望多时,画舫何因到尚迟。镜里年华空自笑,诗中风韵契阿谁。

风添流潦来偏骤,秋入新凉觉尚微。杯酒烟霞休负约,石羊骑逐古成之。

赠别饶廷赐判府之汀州用张廷实主事韵

明代 林光

肃捧除书下紫云,闽汀郡佐也云君。诗囊旧展还东所,秋色新裁也广文。

有意看牛人自别,无心遗粟鸟来群。青山总是经游地,多少疲氓待解纷。

九日次杜工部韵

明代 林光

那钱选买燕都菊,欹帽思登郭隗台。红树尽从霜后醉,黄花刚对节中开。

渊明远兴山应识,陈子真容天送来。倒插茱萸不成舞,感时怀旧泪相催。

题郭总戎追思慈爱卷

明代 林光

八十慈帏已去时,双垂鹤发正丝丝。被诬谁为开心镜,雪枉天教不死儿。

累荷皇恩扶正气,屡传瓜瓞慰深思。满前春事无人会,喜对均阳细咏诗。

林光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56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