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小年遣怀

小年遣怀

明代 林光

记得去年当小年,避风舟枕长江边。雪飘浪打牛屎港,蛟翻鼍吼那能眠。

晓来扫雪向篷面,铁鼎煮茗吹寒烟。老夫情怀亦不恶,诗思汹涌来如泉。

今年严州小年日,寒毡痴坐乌龙前。文字之官颇閒雅,案牍未许来相煎。

门生知我术业浅,兔鱼入手忘蹄筌。官规厌苦循旧例,葛藤自尔相牵缠。

功名喧嚇垂竹帛,文章磊落追前贤。后生敢谓无斯志,执经孰与深穷研。

义理入口本刍豢,天机何处寻鱼鸢。斯道朝闻可夕死,卓哉愤悱谁堪传。

吾年六十向衰谢,济时行道知无缘。天灵一点幸不灭,眼中了了那容言。

好山无数列四座,碧流千里来涓涓。时阑岁暮新酿熟,磁杯满引心悠然。

昨宵归梦踰岭海,儿女万里心相悬。

诗人林光的古诗

赠袁阳健夫进士尹上元

明代 林光

童草相期更不疑,如今有子似疑时。才抡京邑君逾壮,迹寄桥门我向衰。

秋嫩共听蝉韵细,春回争睹垄苗肥。莫言仕路知心少,更醉南川酒一卮。

武林中秋遇雨遂阻西湖之兴赋三律以纪三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谈笑西湖未写真,老怀秋半为真新。回峰曲涧多藏寺,细雨浓烟更可人。

湖艇有情还欲泛,中秋无月底须嗔。西来一脉桐江水,照见先生鬓脚银。

严之北高峰奇绝处拟搆亭其上诗以代疏

明代 林光

一亭端合搆烟箩,剪棘诛茅费箩何。山到富春终自别,地分僧寺可须多。

回流箩叶浮烟艇,返照千峰浸碧波。如此风光如此景,巅崖碑板为谁歌。

桃花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光

桃花初放柳丝丝,傍柳看桃履屡移。淑气熏人浓似醉,隔花啼鸟忽催诗。

借通川感事诗韵寄林见素都宪兼呈总制洪两峰先生

明代 林光

敌降谈笑据征鞍,鞍敌何如自鞍难。老眼浮云看一世,殊勋远地险千盘。

边书罪己神灵护,颇蔺同心贼胆寒。料理元戎清况在,也留只字及南冠。

东鲁门 其三

明代 林光

曲曲河流远远山,参差台殿百花间。天机满眼谁收拾,太极圈中着语难。

铜鼓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铜鼓扶胥旧饱闻,数声催转海门春。闸河处处闻铜鼓,愁杀夫差忍饿人。

己未重阳日遣怀四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酌此东阳酒,吟催九日花。兴浓诗思捷,风细篆烟斜。

雀啅鸡冠舞,鸦争乌桕哗。山峰留远兴,刚被暮云遮。

静观亭次定山韵三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岸帻虚亭晚,林风一洒然。微酡诗懒赋,寂寞对湖天。

书堂十咏奉和少司寇新昌何世光先生韵 其八 瑞香

明代 林光

淡荡春风扇万山,托根何日到人间。歌传香韵莺声滑,舞恋丛枝蝶翅斑。

名美定从仙子品,花奇亦许野人攀。阶前缓纵寻诗步,杖屦东西任往还。

题忠孝堂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大榜高悬仰德星,为忠为孝信聪灵。百年宝训承天语,千载纲常备圣经。

迹续卧龙心最赤,情深令伯鬓还青。身都藩辅咸恭慎,四海何愁不永宁。

大司马刘东山老先生谪戍肃州遇赦放还经襄阳铁佛寺叙旧赋此奉赠

明代 林光

万里生还楚水滨,相看真懒话滨因。戎衣谢拭三边泪,雨露初逢十月春。

乡党又开新眼孔,头颅还是旧精神。谁云人定天难定,前席他年语尚闻。

书堂十咏奉和少司寇新昌何世光先生韵 其六 石菖蒲

明代 林光

罗浮山子贮盆池,长养灵苗覆绿漪。根托岩崖应任瘦,叶含珠露转清奇。

夜灯移傍晴消候,药饵餐来老后时。莫道春风少浓艳,繁华不竞是天姿。

雨中谒简王墓

明代 林光

雄压山窝虎豹逃,丹青盘搆可胜牢。步参无计停朝雨,衣湿何妨触野蒿。

古树排来襄嶂合,伏龙飞去蜀天高。隆中莫问要离冢,云木东祠是汉豪。

严州名宦九首 其四 田锡

明代 林光

宋有遗直田表圣,立朝侃侃司谏诤。官由补阙知睦州,兴国八年州甫定。

斯时礼教犹未兴,公来振鼓斯文柄。诗书俎豆觉斯文,学庙巍巍美兼并。

圣经贤传请成均,特旨依然来帝命。风化从来在所先,案牍何劳乱心镜。

往钓台祭子陵先生阻风示诸生

明代 林光

白云催发钓台舟,何事刚风故打头。崖树飘摇迎客舞,滩声狂吼带烟流。

事当好处魔仍在,心到诚来倦未休。留得俚文祝千载,诸君陪我岂嬉游。

四月十三日舟次安陆风暴非常州人谓五十年来未有此

明代 林光

飞沙拔木更掀篷,雨注雷轰电闪空。安陆津头牢系缆,未须嗟骇北来风。

鄱阳舟中对匡庐小酌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光

船头一杯酒,嚼碎匡庐峰。湖波添砚水,尽日舞蛟龙。

一柳双莺与冯柳二公联句

明代 林光

柳州堂上画图新,摩诘诗中为写真。老眼暂看心欲醉,高怀相对咏何频。

想当落笔风情别,幸得开樽物意春。烟雨十枝初入柳,江天双鸟最宜人。

偶来并坐空矰弋,忽著高飞远俗尘。淑气谩催回百啭,閒情容与转相亲。

碧云声落千门晓,别墅巢深万树匀。淡墨依稀何处得,李生往事与谁陈。

石壁月夜饯邢挥使之东瓯把总

明代 林光

两峰高拱月团团,荡漾金波弄团湍。未许东瓯催剑戟,更依严漱倒杯樽。

情钟故里舟难解,威制倭夷胆合寒。山色空濛花气满,送君知上几重滩。

林光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56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