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保和堂为唐殿下题

保和堂为唐殿下题

明代 林光

朱甍碧瓦照南阳,争羡明禋有此堂。对越每加临上帝,孝思时或见先王。

斋居四面存箴警,宗社千年共寿昌。磊落高楼咸显庆,昔人何事独流芳。

诗人林光的古诗

平湖举人吴绅挽

明代 林光

旧忆青衿列讲帏,片言先已识君奇。乡闱果慰双亲望,国器曾因一策知。

风折名花秋黯黯,日衔孤冢草离离。含情季仲过携我,载掬清流写挽诗。

五月六日发严州过钓台留赠饯别诸友

明代 林光

送送桐江日暮时,深杯入手岂容辞。人情却向分携验,山色偏留别后思。

花鸟更催诸子醉,尘氛莫遣此心移。汉庭多少繁华事,争似严光一钓丝。

宿肇庆

明代 林光

晚雨何须不系舟,橹声咿哑尚中流。阴云未放端溪月,岚气先催肇庆秋。

也许炉烟飘卧榻,不教灯影照眠鸥。鼻雷我惯甘云水,莫遣疏更到枕头。

饮邢将军宅时牡丹未放席上赋

明代 林光

东风将及暮春时,何事名花放独迟。暖日和气深长养,游蜂戏蝶谩相窥。

醇浓久贮将军酒,点化还须我辈诗。百倍精神看蓓蕾,莫教延赏到离披。

题金陵折桂图

明代 林光

昔年曾记金陵游,衣冠文物称神州。千年王气凝钟阜,万里襟带长江流。

东梁西梁辟门户,三山驱逐江天浮。龙蟠虎踞没天险,中原形胜那能俦。

大明神祖扫区宇,江淮百万驱貔貅。西望鄱阳东震泽,群雄接戟咸殍囚。

百年宇内混腥秽,天戈一洗无停留。攘夷绥夏功莫比,普天率土同歌讴。

遂开明堂宅斯胜,巍巍大业过商周。金银宫阙插星汉,祥云瑞霭深龙楼。

宫墙绕护松百尺,屈铁偃仰蟠蛟虬。琉璃闪烁争台殿,凤阙掩映罗罳罦。

南都岂止天一柱,储养俊乂资旁求。词官典领在桂籍,鹿鸣三载歌呦呦。

蓝袍济楚谁氏子,手持仙桂欢遨游。酒酣欲过石桥去,马蹄踏碎台城秋。

少年我亦狂如此,至今语亦犹含羞。是谁好事貌此幅,操笔欲语倦还休。

六朝文物今何在,俯仰不觉生閒愁。乌衣巷口白鹭洲,古来文士添语柄,长江滚滚风飕飕。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四

明代 林光

腾空两交驰,日没月复出。谁哉主张是,以受真宰役。

磨蚁有疾迟,精光照万国。云胡有薄食,风雨有箕毕。

神气异转盼,光复杳无迹。试看乾坤中,不动惟枢极。

静观亭次定山韵三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地僻人来少,春回花自深。风光拈不尽,一物一天心。

奉新偶述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扰扰复扰扰,浮尘飞不了。回首望京华,云边过一鸟。

舟早发富阳顺风过钱塘江望见江头忽然风转舟阻沙际 其二

明代 林光

山抱钱塘总可观,丹青着笔亦应难。风波变换虽无定,心地閒来自觉宽。

屏嶂北排烟漠漠,潮流东去海漫漫。洪涛夺岸吞滩舌,勇羡篙师撑急滩。

官满平湖留别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九年尸素我何功,眼似添花耳似聋。暂解樊笼如脱兔,便将风翮逐溟鸿。

秋深篱菊犹含笑,老至吾诗未送穷。分付静观亭下景,莫随霜散误天公。

赠别李乾伯掌教

明代 林光

乱山千里谢官衙,岁暮江城理去槎。木榻几回亲夜雨,马蹄曾不择烟霞,休辞别盏倾冬酒。

更探寒梅嗅晚花,欲别先生言不了,满川红树夕阳斜。

明代 林光

十里五里寒滩,千山万山灌木。异香处处清流,谁别曹溪一掬。

和陶十一首 其八

明代 林光

老妻出旧酝,樽封如其泥。篱菊正芬芳,忽与酒味谐。

浮生苦海中,不饮也自迷。挥杯对茱萸,斟酌宁千回。

和子翼八叙别

明代 林光

笠影江湖习已忘,雪花遥见数峰藏。残年有兴惟搜句,老病无医自检方。

千古英雄悲岁月,一时师友易参商。隆冬试把天机看,消却重阴又一阳。

宝应湖

明代 林光

微茫新水涨洪波,南北行人感慨多。何似西湖风景好,近山青拥数堆螺。

赏雪四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纷飞正正复斜斜,压绝喧嚣数百家。我得无诗供此景,人谁挥手落天花。

阶前屐齿妨穿玉,檐底冰条已露牙。偿却明朝清赏兴,马蹄争欲遍天涯。

送桐庐县博林秉愚还莆阳

明代 林光

及门诸子雅推崇,众口碑存九载中。世路从来多险阻,斯文那更论穷通。

照人严濑千年碧,过眼春花几树红。归去闽南丹荔熟,深杯满引对壶公。

写怀次韵答陈子崇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三年尘梦寄燕都,不信今吾是昔吾。涪水远帆思叔子,洛阳高枕愧尧夫。

苏枯霖雨天何吝,照眼莺花日渐疏。国脉调来元自寿,枉劳俞跗过忧虞。

平湖病中思南归六首 其六

明代 林光

乐土思南海,归休道未穷。木绵衣亦暖,延寿酒偏浓。

细雨扶留绿,熏风荔子红。儿孙依老母,欢笑一堂中。

次岘山有感韵兼赠别陈佥宪

明代 林光

暑雨连消岘首尘,殷勤杯酒可辞频。刑书动欲求生狱,心法那须问斲轮。

瓜及一期应未晚,霜飞六月岂无春。画船箫鼓喧斜日,诗料江边处处新。

林光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56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