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子翼八叙别

和子翼八叙别

明代 林光

笠影江湖习已忘,雪花遥见数峰藏。残年有兴惟搜句,老病无医自检方。

千古英雄悲岁月,一时师友易参商。隆冬试把天机看,消却重阴又一阳。

诗人林光的古诗

送郎黄门上京三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霹雳声沉又几年,片帆今挂北趋船。文卑贾谊徒流涕,璧有相如定保全。

天入春来晴复暗,山随人去断还连。送君直欲轻千里,江水江花兴满前。

次韵姜仁夫秋官过访平湖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光

初更催县鼓,倒履迓仙槎。细雨销红烛,连床语白沙。

过邵伯湖

明代 林光

风压云帆片片斜,湖边星散几斜家。烟含柳眼春犹浅,鸥浴蒲梢水未赊。

舴艋回时呼卖蟹,夕阳低处见翻鸦。诗成欲诵无人会,挑落船灯几点花。

新年谒乌龙庙偶成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半山残雪半山云,装点乌龙到十分。几树梅花开笑口,晓风时有暗香闻。

次韵陈学之郎中与客谈诗

明代 林光

语到安排便不符,人间空自费符炉。蝶穿花草春光满,鱼戏江湖月影孤。

廊庙箫韶终自别,仙家烟火本来无。阿谁一笑回风雅,不落陶韦及李苏。

少保大司寇总制洪两峰先生隆中谒武侯兼承致前美建议立祠之意各依 ...

明代 林光

元戎肃谒武侯堂,山色隆中胜倍常。诗句唤醒尘世梦,酒杯引祝洞云傍。

军师出将曾何忝,王佐抡才尚未忘。百代能逢几知己,野花岩谷尽情香。

题金陵折桂图

明代 林光

昔年曾记金陵游,衣冠文物称神州。千年王气凝钟阜,万里襟带长江流。

东梁西梁辟门户,三山驱逐江天浮。龙蟠虎踞没天险,中原形胜那能俦。

大明神祖扫区宇,江淮百万驱貔貅。西望鄱阳东震泽,群雄接戟咸殍囚。

百年宇内混腥秽,天戈一洗无停留。攘夷绥夏功莫比,普天率土同歌讴。

遂开明堂宅斯胜,巍巍大业过商周。金银宫阙插星汉,祥云瑞霭深龙楼。

宫墙绕护松百尺,屈铁偃仰蟠蛟虬。琉璃闪烁争台殿,凤阙掩映罗罳罦。

南都岂止天一柱,储养俊乂资旁求。词官典领在桂籍,鹿鸣三载歌呦呦。

蓝袍济楚谁氏子,手持仙桂欢遨游。酒酣欲过石桥去,马蹄踏碎台城秋。

少年我亦狂如此,至今语亦犹含羞。是谁好事貌此幅,操笔欲语倦还休。

六朝文物今何在,俯仰不觉生閒愁。乌衣巷口白鹭洲,古来文士添语柄,长江滚滚风飕飕。

邓林芳意八首为邓侍御 其七 宦谱驰声

明代 林光

宦辙三名邦,休声殊未已。大书又特书,他年问青史。

赠冯廷伯佥宪赴岭南专督盐屯之政

明代 林光

玺书遥捧向炎方,半是阳春半雪霜。鹾政应谙罗强弊,戎屯看抑并吞强。

汉廷尚屈桓宽策,岭峤何疑陆贾装。图像还期终剧论,送君归梦绕吾乡。

题忠孝堂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下为河岳上辰星,保合谁人不□灵。臣子贤声人共仰,君亲彝典目常经。

伊流活绕穷源远,嵩顶遥瞻插汉青。俯仰高堂无一事,身安争似更心宁。

高阳池候都宪李先生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光

骋目汉江湄,涨沙忽吞改。谁持造化机,一雨功十倍。

岂无欲济心,忧在渔梁水。达人来拯溺,引领时相待。

奉和内阁及大理诸公联句赠少司马德兴孙先生四首并序 其二

明代 林光

一回骋望一登台,照耀郧江节龯来。每愧衰迟辜荐剡,却缘恩爱识真才。

幽崖穷谷应留照,玉树冰壶绝照埃。已置人中仙在眼,枉寻石罅访天台。

再雪八首 其七

明代 林光

何处来三益,邻居无二仲。乱落见天花,清兴空自动。

剪裁皆六出,巧手知谁用。赋此寄粤人,未见如说梦。

大湘峡晚酌

明代 林光

帖帖江如镜,迟迟舟渐移。都将山饯酒,不管雨催诗。

和祈大参致和将出巡阻雨见寄三首 其三

明代 林光

几许相逢欲话难,一樽还解辟春寒。深杯莫厌罗浮味,千里云山易渺漫。

题偃薰楼

明代 林光

小架层楼敞两扉,南薰无日不吹衣。北窗高枕今陶令,不似他年梦里归。

相庐吴浩然居士过访

明代 林光

不踏州尘三十年,为谁扶杖过山巅。墓庐免服形还瘦,城市逢人礼未便。

叉手春风应得计,撒花亭子岂论钱。明朝仲氏询行变,曾假南川一榻眠。

过韶州 其二

明代 林光

青青簇簇水逶迤,丞相祠前欲雨时。自笑自歌谁曾得,送人韶石俯江湄。

临坪谒定王墓阻雨

明代 林光

密雨漫空不放晴,山田溪涧潦将平。昌黎昔被衡山误,杜老曾烦聂尹迎。

衣湿尚堪怜仆从,香拈直欲格神明。黑甜唤醒王庄梦,安得鸣鸠三两声。

和沈别驾元节 其一

明代 林光

采采红芳步更迟,睡酣尘榻掩荆扉。白头空有青山债,仰见飞鸿又北归。

林光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56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