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林希逸
法驾谁摸写,形容比太清。星陈元肃肃,天运自行行。
阊阖开黄道,璇玑映玉衡。盖明瞻帝近,旗动认参横。
移得魁台下,如闻警跸鸣。流光知遣使,招我立通明。
田园杂兴 其二
独立搔头晓未梳,喜看童仆理园蔬。汉儒不悟真消息,却下帘帷只读书。
送林毅夫西上
乃翁赋手妙驰名,白发青衫恨晚成。宋玉大招惭老友,枚皋末句属吾兄。
专场见说词锋锐,跨灶应知话柄行。圣御六龙新策士,输忠不厌字纵横。
正月郡圃偶成
梅花落尽柳将舒,池水冬深只尺馀。亭欠扫除多败叶,园随高下长新蔬。
典刑如在松加爱,意思相关草莫锄。庆朔堂前诗一首,旧碑元是后来书。
乐轩先师挽歌词 其二
网山遗稿乐轩文,已矣今无识子云。千载何人按图问,犀斜南谷两荒坟。
题张尚书画册四首 其三 牡丹
生意草亦佳,可但莲菊好。富贵本何心,莫以色见我。
送三文书院陈上舍入京
翁季能贤有月评,频年相与愧评情。三文书舍新求友,六馆英流喜得兄。
秋赋屡曾飞祢墨,夜寒未肯舍韩檠。殷勤拭目看双凤,同向龙飞榜策名。
丘司理母
三十年嫠未易禁,信眉才尔遽禁禁。断机有训名花帖,埋璧无惭见藁砧。
剪发为圭供客馔,却蚶令侃职官箴。年兄事状夫人志,岁月追思泪满襟。
别吴帅恕斋 其二
猎猎江滨万綵旗,恋恩非止送公时。贤如司马家求像,教比文翁学有祠。
半月趣行三被旨,残年惜别两攒眉。东南民力闽尤困,到日论思首及之。
贺后村得第七孙
恰喜长房儿纳妇,兰阶又报送麒麟。一夔四海名千载,三凤诸孙见七人。
新缀锦绷饶献笑,剩留宝砚要分珍。太翁从此应投镊,却许貂金映鬓银。
月疑照颜色
苦忆君颜色,归期未有期。好风吹梦断,明月使人疑。
对影三人共,怀贤万里悲。徘徊如欲舞,恍惚与论诗。
蝶化凭谁诘,蟾留讶我痴。暮云樽酒在,只恐见无时。
三偈寄白沙和尚 其二
桥长百丈架溪横,半水工夫次第成。人言不是慈悲力,那得霜冬暖又晴。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 其二
论文款款细留心,一点尘埃也不禁。为语隐山同社友,读书根本是胸襟。
老子口义成
见彻深微字字精,五千言在与精明。事因借喻多成谤,经不分章况立名。
数十有三元是一,道虚无实始为盈。苏云近佛非知老,老说长生佛不生。
清古源以隆茂宗画华池佛求跋
画如禅有派,此派自公麟。试我银丝发,幻渠金色身。
淡无脂粉气,清与雪霜邻。具眼须珍惜,休将示俗人。
读关尹子
青牛车后抱关翁,师已西游道却东。著论九篇今独在,命名一字古无同。
不知身老传谁氏,可爱文奇似考工。博大真人庄所敬,寥寥千载想宗风。
石竺山紫云恭老 其二
师知缘熟向温陵,骑虎仙翁现化身。袖有先容应得力,阳岩佛地位中人。
吴帅用前韵以别再赋以谢 其二
主人爱客情何厚,尽日移樽逐处开。古柏寒梅俱问讯,追思犹说海棠来。
二日野望作
麦垄高低一样青,淡云笼昼雨丝轻。梅花烂漫开将尽,松叶稀疏落又生。
遥企钧天知梦断,欣闻玉陛庆熙成。人人尽说新年好,除夕无风岁旦晴。
客至五和除字
衡茅有客同欢笑,径草呼童旋笑除。篘酒熟迟聊酤我,藜羹生怕有卷如。
夜长不必论升斗,岁晚能忘誓笠车。邻舍多情还解事,频分野菜馈生鱼。
赤壁走曹操
往事思尘迹,周郎走魏曹。长江几争战,万古一英豪。
乱石吹飞雪,蒙冲破巨涛。笑谈成一快,姓字信孤高。
剩拟投鞭渡,谁知捲甲逃。江山如昔日,北望首空搔。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适轩黄革叟挽诗 其一
吴帅用前韵以别再赋以谢 其四
诸侄约至黄檗因思前岁刘朔斋同宿约后村不至慨然有感
长门怨回文
呼儿问煮鱼
怀后村作
雪峰藏叟过门见访赠别一首
陈府判司令
晨兴和前韵
和萧教韵
用韵谢子常
用珍字韵谢吴帅分惠乃弟山泉所寄庐山新茗一首
梯飙遣惠菊糕且以铁壁和篇与兰闱魁卷示教戏用前韵以谢
梦见周公
雨中怀后村石塘之约爽矣
和赵春谷南溪双莲二绝 其二
九江朱长卿
锦溪谒坟作 其二
赠月溪孙相士
雷隐象车音
乐轩先师挽歌词 其一
和后村忆昔二首 其一
刘殿讲大卿 其二
寄建安山长徐平父
喜雨 其四
和春谷用弓字见寄 其二
题新稿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一
刘夫人
三文祠堂七月二日礼成作 其二
己巳元日二首 其一
再用前韵谢桃巷 其二
吕洞宾生日
雨后过畦润
莆守汪宗博挽诗 其二
送赵兴化
雨中看山丹作
己巳元宵雨
再用仙字韵答刘躔甫
四月二十日得雨方足闻城间一祷即应沾渥久矣此馀波所及也再用前韵 ...
玉斧修成月
十九日作
清边生战场
后村再和堂字二首且云欲谢遣孤月一意祈天用韵为谢
别莆阳郡斋张文学归建安用后村韵
不下带道存
晚行凤游池边作
林甲父
臂痛六言 其三
月色不可扫 其二
看碑不下驴
戊辰谒伯祖惠阳使君坟三绝 其一
和春谷用弓字见寄 其一
再用前韵谢桃巷 其三
买木带巢乌
为麦祈实
溪居古榕甚佳未尝有所赋得柞山诗卷借奇字韵戏成一首
榴花照眼明
郑仲升挽诗
读子厚李华释氏二碑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