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林希逸
寺古碑犹在,尘埃半已漫。骑驴应懒下,逐字细吟看。
钩画雕镌古,虫鱼辨识难。停鞭攲帽立,缓辔耸肩寒。
应笑修明字,还如援据鞍。归吟风掠耳,影瘦夕阳残。
题张尚书画册四首 其一 松间睡道士
高枕松间石,如侬未易知。世情祇益睡,不是学希夷。
莆守汪宗博挽诗 其一
凝香据案几何时,事事传来昔见稀。生果神如包孝肃,死尤贫似尹翁归。
谁知食少为身害,可恨才多与命违。见说满城人恸哭,交游那得不沾衣。
洗砚鱼吞墨
携砚临流洗,迎人戏小鱼。忘机知似我,吞墨喜看渠。
案上研磨久,池边浣濯初。黑翻波里影,素染腹中书。
水与烟俱落,香知饵不如。谁能图罩罩,点笔滴蟾蜍。
宿西兴渡作
古寺鸣钟罢,高林宿鸟忙。竹明风弄影,荷净露生香。
月到中天小,星过野水长。江村人寂寂,败叶响银床。
戴主簿
榕楼饮日君豪甚,岂料凄凉雪满头。横鹗几回宾上国,栖鸾一老殡南州。
拜经传业源流在,作赋摩空取次休。诗卷旧人无十九,箫笳何去暮云愁。
用韵答徐古为
金问天南使,过门欲尽春。理谈经独妙,诗当札尤真。
图进知天喜,纶颁人日新。相思梁月在,吟望向江滨。
莆守汪宗博挽诗 其二
襟义如公世所难,南来一念十年间。喜时文石为乌石,未到壶山住道山。
宿草故人酬愿毕,生刍有客吊丧还。清名虽在身何在,抆泪空嗟造物悭。
石虎礼僧图
眼前立是抱桥尸,悔不湔肠背后儿。洛度老胡闻血臭,汝虽合爪我攒眉。
田园杂兴 其五
雨过高低水地平,扶犁野老续歌声。忧时莫问蓑衣谶,但看乌犍破晓耕。
闻鸡起舞
龙卧何时起,生涯厌鼓鼙。舞因涯独鹤,闻偶为荒鸡。
楚客长更梦,秦关未晓啼。竹风吹袂举,柳月傍楼低。
我醉非无度,渠寒不奈栖。谁家小垂手,百啭听黄鹂。
送用和刘推官入京班改
幕画如兄有异才,岭南声价动诸台。登龙尾道呼班去,为鳄鱼州守印来。
定有赏音相料理,何妨进卷小徘徊。遥知得意行吟处,傍柳堤看菡萏开。
挽潘守 其三
乡闾扶杖久,早岁誉兵间。谁信白头叟,能柔赤脚蛮。
人言劳不报,公有道能閒。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
枯木半龙鳞
枯木奇如许,空山阅几春。千寻依鸟道,一半是龙鳞。
磥砢真如石,扶持果有神。雪犹留败甲,云不露全身。
藤比髯尤老,根疑爪欲伸。伫看雷雨夜,一跃到天津。
和平父游紫霄韵二首 其一
杉松夹径去犹远,桃竹随人强自支。水界平田疑刻画,烟笼远日状琉璃。
何波为续游山记,好友先吟访古诗。清思如君真可爱,行须入赋万年枝。
再肠柞山肠字一首
县知书卷饱撑肠,一倡殷勤十肠章。茅捲三重怜杜屋,株高八九羡韩堂。
利名谁信为缰锁,圣知人犹比桁杨。万事不如祇浩饮,葡萄切莫换西凉。
柳影不碍舟
长短堤边柳,波流影不流。浑如低倚岸,却不碍行舟。
水漾千丝乱,风吹一叶浮。轻摇兰桨过,搅碎绿阴不。
似带墙头燕,如萦镜里鸥。那堪南浦别,明暗两牵愁。
郊行即事二首 其一
野店相依门向背,牧童对语岸东西。草枯白见樵成径,木落红随叶入溪。
色有浅深峰远近,影无长短树高低。眼前好句闲收拾,归到书窗却自题。
同年赵左藏 其三
畴昔号宗英,嵚崎恨莫平。晚同蓍用数,早负榜中名。
握手虽疏阔,惊心隔死生。白头慈母在,遥想若为情。
送林帅参
羊肠历尽鬓今皤,官职因才自折磨。议幕重来还去也,攀辕不住奈愁何。
情知直道能容少,空喜阳岩得助多。券内功名终久在,非非是是一东坡。
送林汝大西上
一第于兄何足溷,相期十载恨悠悠。未闻鲤化三层浪,但见雕横几度秋。
手妙八叉时辈服,眼迷五色主司羞。舒徐有待知天意,要作龙飞榜状头。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雨中看山丹作
赵侯
自知
呼儿问煮鱼
别梯飙 其三
别莆阳郡斋张文学归建安用后村韵
赵虚斋挽诗 其二
叶万山以诗求诗为赋一首
和后村书窗韵四首 其四
用韵谢子真
恕斋洪尚书挽诗 其一
再用前韵谢桃巷 其三
六月频雨 其二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 其五
劭农
雷隐象车音
三和镜中我
送黄檗老子住西禅
安丰作
雨山徐总管袖诗见访以道间见梅而作少留一夕次韵为别 其一
初二日作
别吴帅恕斋 其一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 其二
信庵赵少保挽诗 其一
答吴检详用饶字韵见寄二首 其二
山村人暮归
閒题
小盆新种水芝方有生意
和后村忆昔二首 其一
看碑不下驴
林宗院母挽诗
戊午与诸友同谒犀斜南谷二师坟作 其一
叫舜苍梧云
题达磨渡芦图
赠僧宗仁回江西
咏莲花
赵通判挽诗 其二
嘉禾瑞于丁卯此粟瑞于戊辰两年之间嘉瑞迭见所产之地其名亦美琴化 ...
晚凉看洗马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 其三
和王臞轩旧题紫阁寺诗
送林少嘉西上
松子僧前落
贺后村得第七孙
读昌黎与孟简书作
瓜田不纳履
挽后村五首 其二
送子晦宰南安 其一
陈虹斋挽诗 其一
庄丞内子挽诗 其二
溪桥作
买木带巢乌
痴人
物理六言 其五
读黄翁
归人争渡喧
溪干喜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