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刘元思倅三山

送刘元思倅三山

宋代 林希逸

碧玉峰前诏趣回,雅知金耀要清才。彯缨即盍班行去,岸帻还因便养来。

丽句时应梦池草,安书日可到庭槐。府公况是深知己,引领同看禁苑梅。

诗人林希逸的古诗

和后村韵赠砚士方生

宋代 林希逸

精能磨石似磨砖,巧手驰声积有年。想见割来云制作,妙如修得月团圆。

我虽成癖耽求砚,家苦长贫恨少钱。却羡樗翁藏甚富,镌题欲付子孙传。

客至五和除字

宋代 林希逸

衡茅有客同欢笑,径草呼童旋笑除。篘酒熟迟聊酤我,藜羹生怕有卷如。

夜长不必论升斗,岁晚能忘誓笠车。邻舍多情还解事,频分野菜馈生鱼。

星垂平野阔

宋代 林希逸

良夜空如洗,凭栏一望平。星垂因野阔,野净见星明。

点点光疑坠,荧荧势半倾。天低连岸远,地尽看参横。

水迥过时白,云收撤夜清。银河今咫尺,我欲泛槎行。

庄丞内子挽诗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死自知归处,生能孝养亲。真堪名烈妇,岂不胜痴人。

新卜金沙竁,空埋玉雪身。佳铭求篆石,掺笔为酸辛。

不下带道存

宋代 林希逸

自外元无道,抠衣乐圣门。能因衣以悟,不下带而存。

身俯心何愧,腰垂手可扪。步趋如有见,左右自逢原。

鞶锡殊三褫,绅书味数言。垂鱼何足羡,愈以训儿孙。

寄题赵武子鹤泉

宋代 林希逸

可人何事著斯名,知傍清泉筑小亭。遥想倚风看鹤鹤,更须和月掬泠泠。

君于醉后流应漱,渠若来时舞不停。莫谩濯缨歌此水,会当冲翼上青冥。

用韵答友人论诗

宋代 林希逸

艺业诗精最是诗,千差万别信诗知。还须倒岳倾湫手,却有惊天动地时。

鸟迹论书方古雅,龙媒入画始权奇。夷然便欲趣平淡,此法谁传我亦疑。

送刘兄西上

宋代 林希逸

春光已入柳条催,雪后孤山尚催梅。泉上老人携子去,天中多士待君来。

绝知戏綵怡颜久,便合看花得意回。遥想端门迎马处,不妨翁季共传杯。

罗云谷诗集跋

宋代 林希逸

人间好诗不易得,江湖近事诗之厄。梅花知己欠逋翁,明月论交无太白。

何人识尽谷中云,将渠去作天南客。凤冈传酒赋凝香,龙岭行歌欣应拍。

题书忽与燕同来,入手恍如鳞有获。綵霞封裹策二三,珠露穿排首千百。

吟将麈柄击玉壶,听是冰弦调锦瑟。岂惟句字费推敲,好是典刑见风格。

问之乃是吾故人,对此悠然记畴昔。杏园初会固匆匆,蓬省旧游思历历。

我今娱老但醉眠,君要惊人更精索。诚哉老子共风流,龟堂主人忧火逼。

料知得意风月前,独立长歌天地窄。生民清庙要新声,底处当行求巨擘。

看君定作出谷云,鹤书已到罗含宅。

题吴司户思忠堂

宋代 林希逸

我既题斋扁,堂名却又同。进思臣职分,意慕世宗工。

欲问传心法,无如尽己功。游杨朱吕后,先且学忠公。

石虎礼僧图

宋代 林希逸

眼前立是抱桥尸,悔不湔肠背后儿。洛度老胡闻血臭,汝虽合爪我攒眉。

月仲重九生朝喜赋二首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自得生涯一室中,不于牛斗问中通。傍閒婚嫁先时了,随分衣冠与世同。

伊昔阿奴俱养母,如今予季亦成翁。相看各喜贫强健,对菊休辞酒盏空。

别莆阳郡斋张文学归建安用后村韵

宋代 林希逸

君住壶山参请遍,樗翁却似岭遍孤。学如禅派求沩仰,师比医宗要扁俞。

到此几尝名谱荔,归欤独忆故家鲈。我惭九曲身遥领,空诵仙经说黍珠。

百七弟挽诗

宋代 林希逸

我嗟孤日早,汝亦守偏亲。爱甚于诸季,年多似一轮。

家虽老去足,身苦病来频。卜穴何时定,伤心历四春。

赐镜湖一曲

宋代 林希逸

拜赐归湖曲,生涯只此湖。三韩云不远,一镜月同孤。

天语书黄诰,波光照白须。柴扉当雁鹜,采地即菰蒲。

殿下投笺乞,波间弄桨娱。不妨眠井底,醉入八仙图。

与陈同舍饮三元楼

宋代 林希逸

失身杯酒莫追尤,烂醉生涯尽尤由。可倚何须鹦鹉赋,相逢且解骕骦裘。

今无客入扬雄巷,终有人题李白楼。却笑三闾太憔悴,独醒犹作畔牢愁。

买木带巢乌

宋代 林希逸

买木为新居,诗翁德不孤。巧当三亩宅,带得一巢乌。

羞涩无多费,槎牙已半枯。却怜栖鹊在,还识主人无。

不入山家券,应添画史图。从今屋上好,来往听相呼。

再和柞山肠字一首

宋代 林希逸

县知书卷饱撑肠,一倡殷勤十和章。茅捲三重怜杜屋,株高八九羡韩堂。

利名谁信为缰锁,圣知人犹比桁杨。万事不如祇浩饮,葡萄切莫换西凉。

寄刘躔甫

宋代 林希逸

涉世还须著眼高,尘浮浪汩世滔滔。功名纵似秋风客,见解何如春梦婆。

握手纵谈抛我去,关心往事闷人多。西轩旧友今馀几,掩卷长吟叹逝波。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论文款款细留心,一点尘埃也不禁。为语隐山同社友,读书根本是胸襟。

林希逸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