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林希逸
自得生涯一室中,不于牛斗问中通。傍閒婚嫁先时了,随分衣冠与世同。
伊昔阿奴俱养母,如今予季亦成翁。相看各喜贫强健,对菊休辞酒盏空。
信庵赵少保挽诗 其一
勋名已盛端嘉日,身佩安危三十年。自去鸿枢开督府,迄辞鸱阁老平泉。
早看养马封侯将,晚作骑鲸捉月仙。纵道进贤冠最好,不须画此上凌烟。
二日野望作
麦垄高低一样青,淡云笼昼雨丝轻。梅花烂漫开将尽,松叶稀疏落又生。
遥企钧天知梦断,欣闻玉陛庆熙成。人人尽说新年好,除夕无风岁旦晴。
和王此山午寄虹字韵一首
早气如春夜即冬,操存要有主人公。斯翁枉向尘埃老,好我遥知臭味同。
案上两图圆似月,毫端万丈吐如虹。渠侬落处应谁会,未羡他家那一通。
食见尧于羹
隐几看尧典,身惭不并生。道如知所味,食亦见于羹。
饱学宁求饱,精思不厌精。垂衣虽已远,失箸恍然惊。
端坐如吁咈,忘饥在服行。盐梅思致主,说不愧阿衡。
挽潘守 其三
乡闾扶杖久,早岁誉兵间。谁信白头叟,能柔赤脚蛮。
人言劳不报,公有道能閒。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
临清堂前观红梅作
滨溪竹伴老梅丛,一种风姿与杏同。直者倒垂横者瘦,水中同漾影青红。
三文祠堂七月二日礼成作 其三
在三之义父师均,往事追怀等念亲。当日西轩同社友,相看白发只三人。
晚行凤游池边作
为吏常嗟七不堪,偷闲时到小池南。去来共浴凫千百,高下相呼鹊二三。
春放新红梅点点,霜馀旧绿草毵毵。云边数阵鸦归后,远树如山日半含。
戴主簿
榕楼饮日君豪甚,岂料凄凉雪满头。横鹗几回宾上国,栖鸾一老殡南州。
拜经传业源流在,作赋摩空取次休。诗卷旧人无十九,箫笳何去暮云愁。
再用仙字韵答刘躔甫
柴车本不羡华轩,吟苦何妨浪轩仙。扶老底须九节杖,欢呼还费一金筵。
正闻僧去坐长夏,那得君来论大年。会面苦难辰去速,柳绵飞尽见荷钱。
送方岩尹到省
可人家世文章箓,骑气如虹向上都。姓字儒流称作者,工夫圣处及原夫。
临轩黼扆新龙御,射策彤墀引凤雏。鹤发溪翁勤洗耳,首听翁季共传胪。
吴理卿挽诗 其二
二纪中年废,清时晚岁收。如斯封马鬣,谩尔跨鳌头。
雅度人何忤,虚名世浪仇。论交思少日,文会饮榕楼。
送陈伯厚试上庠
才华早已逼难兄,声动贤关指日听。万卷饱看双眼碧,一篇聊换半身青。
三都赋出愁无纸,千佛名题会有经。投老溪干吟送别,旧游回首梦炉亭。
五言长城
老子风骚将,雄豪霸一方。五言如壁立,万里此城长。
气靡曹刘垒,声喧翰墨场。但令投帻去,谁诧撚须狂。
羲笔图成阵,韩文喻倚墙。骚坛唯我擅,谁敢犯锋铓。
和平父游紫霄韵二首 其二
诸贤盛气趋华毂,一老閒吟乐考槃。旧友醉乡祇白堕,新衔散地号黄冠。
束刍已了林宗吊,孤石因陪子美看。绝顶洪崖肩可拍,乘风何许觅还丹。
痴人
痴人多见算穷通,我亦痴人却耐穷。幸有读书閒日子,何曾问命老星翁。
岂能忘世差无欲,纵似谈禅不落空。千载英豪皆可数,未知约略与谁同。
三偈寄白沙和尚 其三
作缘道者信难哉,小工石匠亦持斋。世间苦行谁能此,为向白沙会下来。
耳鸣戏作
底事虚聪里,长闻风雨声。史尝云蚁斗,医却比蝉鸣。
老纵聋何惜,愁因聒易生。道书疑太诞,如磬是丹成。
晚步偶成
半空浓碧云成峤,上有明霞如野烧。绿田黄犬吠行人,白鸟青林送残照。
连朝毒热胜三庚,万木号风无一窍。松间散步信意吟,安得孙登与长啸。
病中送丘升叔复入广 其二
羡子论文见解深,无端聚散苦难禁。虽然后会刚期我,忽漫离筵已著心。
穷杀昌黎缘怪怪,谁怜子美独涔涔。寒梅斗雪看何处,还忆花前抱病吟。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三文祠堂七月二日礼成作 其一
送建宁倅林太博用后村韵二首 其二
平远窗中作
用韵答徐古为
亏欠
赵通判挽诗 其二
信庵赵少保挽诗 其三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二
题僧雪岑诗
一字买堪贫
挽后村五首 其四
陈橘山挽诗 其一
客至五和除字
午斋即事
送方汝则西上
溪居古榕甚佳未尝有所赋得柞山诗卷借奇字韵戏成一首
和后村书窗韵四首 其二
呼儿问煮鱼
梦见周公
读敬箴作
喜雨 其三
庄丞内子挽诗 其一
围棋赌墅
踰月苦旱忽得邑宰喜雨诗用韵二首 其二
月仲重九生朝喜赋二首 其二
贺后村生日庆八十 其一
赠月溪孙相士
翁踏孤舟立 其一
再用前韵谢桃巷
艾轩先生
先母忌日
三和鞯字二首寄后村 其二
王太博
读子厚李华释氏二碑作
潮阳赵秋惟乂作新廨成以景阳扁之谓阳岩尝历此官也余既为作二隶古 ...
送林少嘉西上
枯木半龙鳞
封比干墓
送严陵教方汝楫用后村韵
丘进道内子挽诗
李提举 其二
吴帅用前韵以别再赋以谢 其四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 其九
苍隼护巢归
题郭进士所进万世宝鼎鉴
次早喜雪
人世
池水观为政
郑子诚挽诗 其二
舟泊姑苏城外
不下带道存
偶得虾酱怀所翁作
赠周医主簿和后村诗
癸巳再入京宿璜溪寄二弟
题范晞文诗稿
卢汀州 其二
送王少逸还乡
林宗院母挽诗
杨通老移居图
和元思朋微韵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