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林希逸
士有非常勇,堂堂赴敌场。听琴何比象,属意在轩昂。
触手声何怒,推床兴欲狂。广陵无散卒,易水有刚肠。
剑客休誇诧,桐君为发扬。闻弦心有感,解使懦夫强。
读邸报怀王先生作
当日筹边事偶蹉,追尤未已意云何。纵令君实谋时短,不道伊川好处多。
和后村口占一首
老去田翁多狎友,年来观主换新衔。缘溪竹杖时行散,面壁蒲团渐放参。
休梦笔花寻砚滴,但看贝叶守灯龛。清朝越绋将修礼,留滞何妨似史谈。
一字买堪贫
独妙如椽手,誇传品入神。千金犹莫买,一字实堪贫。
玉柱多谁得,银钩少自珍。愿求三折笔,甘作屡空人。
但喜萧斋玩,宁忧范甑尘。疗饥那欲煮,吟苦谩酸辛。
再和除字韵
洛下玄功须究意,人间杂念早消除。才情向老无多许,梦觉何时解一如。
失马塞翁云得马,数车柱史论无车。浮生宠辱浑閒事,胜负真如射㩉鱼。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三
中朝更几局,鸣世独铮铮。奏疏如山稿,哀笳何处声。
虽孤岩石望,何损斛峰名。应有遗书富,何时见集行。
占岁
秋田已歉期新岁,人道占书必有年。料事每难凭者半,知几谁见吉之先。
米荒邻送荷包饭,铜泄市无纸裹钱。解使乡居长得稔,不妨吟钓老溪边。
宿西兴渡作
古寺鸣钟罢,高林宿鸟忙。竹明风弄影,荷净露生香。
月到中天小,星过野水长。江村人寂寂,败叶响银床。
蒲鞭
自古官刑在,如何只用蒲。贤哉何道者,陋矣执鞭乎。
草草存笞责,拳拳爱体肤。教非刑可比,耻患免而无。
舜扑书徒识,秦敲惨自愚。悲因挞黎庶,适意与宽俱。
人世
浮世堪嗤似戏场,尘编无限记场亡。百年不了窗明暗,一觉宁论夜短长。
空谷老天休浩叹,今人古月谩相望。眼前翻覆祇如许,隐几何妨静炷香。
病中送丘升叔复入广 其二
羡子论文见解深,无端聚散苦难禁。虽然后会刚期我,忽漫离筵已著心。
穷杀昌黎缘怪怪,谁怜子美独涔涔。寒梅斗雪看何处,还忆花前抱病吟。
题梁秘阁玉堂何似亭
放眼久知亭外景,连朝苦恨雨昏昏。红飘落桂浑如雪,青失平林总是云。
与世相忘真有道,休官曾不待移文。玉堂天上空回首,白发追寻我愧君。
玉斧修成月
我问青天月,如何缺又生。冰轮看碾去,玉斧想修成。
睨视柯谁执,传闻璞孰名。元功无此巧,素魄岂能盈。
兔向圆时捣,蟾因琢夜惊。广寒八万户,技与女娲争。
寄题京山书院
天南胜处是京山,精舍新成数百间。柱石规模何整整,衣冠人物想班班。
昌黎教法依然在,安定家声喜复还。受用不穷书富贵,吾侪本领学曾颜。
子真昆仲用虹字韵坚十七之约因眩而爽和以谢之
握手归来四见冬,窝中风月忆先公。情知梦逐飞鸿去,愧与饥吟病鹤同。
既老岂应忘旧雨,相寻恨不渡横虹。云龙上下心期在,彼此祇凭一念通。
石竺山紫云恭老 其一
几载空拳把疏头,新成楼阁石山幽。未忘嘱付樗居士,送紫云师紫帽游。
榴花照眼明
惜花愁满眼,倚杖庆新晴。绿幄杖天暗,红榴照我明。
蹙巾迎日吐,剪锦亚风轻。一见眵昏失,多疑醉缬生。
撚须诗欲就,觌面兴偏清。却笑酡酡后,看朱碧已成。
赵庸斋挽诗 其一
金章虽贵岂公荣,一点孤忠百世名。字字清吟如太白,篇篇奏疏似更生。
士缘气类归宗主,身为朝廷作重轻。当世共传书几种,最初曾见易先成。
题范晞文诗稿
年玩新编比碎金,知君风月满清襟。才高欲进竿头步,兴到还磨盾鼻吟。
字有三千何日奏,稿留五七已年深。汉廷射策无苏李,千载河梁是正音。
百七弟挽诗
我嗟孤日早,汝亦守偏亲。爱甚于诸季,年多似一轮。
家虽老去足,身苦病来频。卜穴何时定,伤心历四春。
东涧以且静坐三字赠莆阳郭堂长阳岩谓莫作禅会名言也用韵一首
作镜如何砖可磨,个中方法似无多。定而能静吾师也,不比跏趺佞佛何。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田园杂兴 其六
戴主簿
六月二十四日雨后苦热作
剪烛话巴雨
送方汝则西上
诸侄约至黄檗因思前岁刘朔斋同宿约后村不至慨然有感
挽后村五首 其一
晚步偶成
星陈天行
雨后赠雁来红
飞星过水白
题平远轩
丙寅再至水南吴景朔家
既旱得雨连日不小住 其一
送戴兄西上
罗云谷诗集跋
再用前韵谢桃巷 其二
乘月登楼
玉水记方流
锦溪谒坟作 其一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三
和后村答空青韵
潮回日射星
连日雨骤颇以关心 其二
六月频雨 其一
泊舟箬村有怀老师作
和莆田陈宰筱塘庵韵
穷理
踰月苦旱忽得邑宰喜雨诗用韵二首 其二
乐轩远日之祀岩尹方兄赋以七言用韵一首
自误
二日野望作
祖二疏
莆田陈尉新作二轩于其廨舍寄题二首 其二 青云轩
五言长城
和后村三绝句 其一
读敬箴作
寒机晓犹织
閒题
白鸟去边明
云木相参歌
长门怨回文
雨山徐总管袖诗见访以道间见梅而作少留一夕次韵为别 其一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
臂痛六言 其二
梯飙惠酒且有和篇用韵为谢 其一
送陈清夫西上
道不拾遗
敲云问名氏 其二
中秋后三日寄吴景朔
陈提举
送吴子谦西上
前日苦旱禾恐立槁今雨太多已穫者生芽未穫者欲烂因叹耕者之苦辄赋 ...
九江朱长卿 其二
新晴四和庵字韵
题徐司理诰
吴理卿挽诗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