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占岁

占岁

宋代 林希逸

秋田已歉期新岁,人道占书必有年。料事每难凭者半,知几谁见吉之先。

米荒邻送荷包饭,铜泄市无纸裹钱。解使乡居长得稔,不妨吟钓老溪边。

诗人林希逸的古诗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五

宋代 林希逸

有我何能与物亲,物无非我学方淳。不知目送飞鸿者,何似观鱼濠上人。

七月苦旱

宋代 林希逸

遍走仙坛与九渊,三旬涸尽涧渊泉。垤无鸣鹳嗟何及,古有刑鹅法孰传。

父守井槔形似鹤,儿归市籴瘦于猿。旁人若识农家苦,粝饭藜羹直万钱。

师直为壮

宋代 林希逸

古有征无战,堂堂整六师。直哉能用壮,敌者欲何为。

道在周如矢,兵行汉有旗。天威雷在上,人喜雨如时。

敷德苗归舜,干盟鲁却夷。淮淝知义胜,算入谢安棋。

陈提举

宋代 林希逸

三为一疏凤鸣阳,去国投閒两鬓霜。早有重名居豸府,晚因同姓误君王。

恰还使事逢新政,已峻卿班入太常。止尼不知何物祟,清时竟失鲁灵光。

和王此山午寄虹字韵一首

宋代 林希逸

早气如春夜即冬,操存要有主人公。斯翁枉向尘埃老,好我遥知臭味同。

案上两图圆似月,毫端万丈吐如虹。渠侬落处应谁会,未羡他家那一通。

隔竹敲茶臼

宋代 林希逸

兴入卢仝椀,龙团旋解包。忽闻茶臼响,正隔竹窗敲。

活水烹新茗,香风度绿梢。听知童落杵,惊起鹊离巢。

香比云英捣,清无水厄嘲。林深留客处,未羡巳公茅。

梯飙遣惠菊糕且以铁壁和篇与兰闱魁卷示教戏用前韵以谢

宋代 林希逸

诗来已似风敲竹,饤巧还如雪糁花。便把菊杯邀酒伴,谁将糕字问吟家。

独怜卷上文成锦,却守琴边鬓欲华。饱听溪干人颂咏,凫归早早进三麻。

年来朋友多称所交某公某卿为老师者因赋一首

宋代 林希逸

年来俗客似禅缁,开口人人王老师。何处得鳞皆透网,谁家有米各经筛。

本无桀溺问奚自,刚道刘君胜自知。此语但能亏雅道,旁观冷眼为攒眉。

再和除字韵

宋代 林希逸

洛下玄功须究意,人间杂念早消除。才情向老无多许,梦觉何时解一如。

失马塞翁云得马,数车柱史论无车。浮生宠辱浑閒事,胜负真如射㩉鱼。

石鼎联句图

宋代 林希逸

画意不画形,形胜意不足。正如九方皋,相马不相肉。

此笔谁为之,缫藉以锦玉。一几共三人,弥明喜师服。

赓酬夜何其,漏箭在银烛。谁如豕腹胀,谁作龙头缩。

始胡为颉颃,末胡为屈伏。彼既鼻撩天,避席徒局束。

去者俄翩然,二子睡正熟。奓户问童奴,晓云凄古木。

质之昌黎篇,段段皆实录。用意岂不精,或者疑近俗。

我闻文章家,同工而异曲。或如骏历险,千里在一蹙。

或寸步不遗,句句必连属。在诗则乐天,在文则永叔。

画品恐亦然,愿言宝此轴。毋使叹巧心,受嗤于拙目。

三文祠堂七月二日礼成作 其四

宋代 林希逸

卜筑虽殚岁月勤,事于州县不相闻。祠田更拟图升斗,要与春秋祭二分。

王太博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以赋鸣虽早,襟怀实似虚。出弹齐士铗,归读乐轩书。

丹桂攀殊苦,黄粱梦不如。在时同手足,入念每沾衣。

赵通判挽诗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碎剧更尝久,跻攀鬓已皤。题舆嗟命啬,制锦得名多。

铭好传千载,梁摧付一窠。书丹惭钝笔,回恻甚于苏。

陈节斋挽诗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国重穆陵蒐钜典,帝咨宿学进典名。那知幻境空花散,不待藏山史草成。

笔冢长存堪怅恨,书棺何益谩哀荣。西山门第今无几,落尽残星泪眼盈。

买石得云饶

宋代 林希逸

自笑生涯拙,天公意赠君。买来千载石,饶得四时云。

秃笔书新券,苍苔带旧纹。眼前长秀润,分外是氤氲。

定价元非玉,宜贫可当熏。时哉为雨去,利与世均分。

赠月溪孙相士

宋代 林希逸

紫霞焚香青霞哭,此诗此事谁堪录。

二公如此讼君冤,身虽掇祸名不辱。天留老眼见时平,君既生还丁已戮。

仙无点铁救君贫,佛却有篦刮君目。令君看破玉管书,养生聊借君平卜。

纵谈风骨妙入神,江湖诸老争推毂。君能相人我相君,岂无武襄与英六。

读程氏遗书

宋代 林希逸

浮身长短梦,可见几英雄。不有遗编在,应随落叶空。

中宵门外雪,一月坐间风。似此难传处,能言孰与同。

物理六言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以鸟养鸟尽性,惟虫能虫知天。万物与我为一,反身乐莫大焉。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场屋时文百态新,六经门户冷如冰。江湖有客奔驰倦,来问诗书向上层。

月仲重九生朝喜赋二首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自得生涯一室中,不于牛斗问中通。傍閒婚嫁先时了,随分衣冠与世同。

伊昔阿奴俱养母,如今予季亦成翁。相看各喜贫强健,对菊休辞酒盏空。

林希逸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