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林希逸
肃肃存吾敬,冥冥若有期。人皆欣雨若,心为有天知。
悃切忧民志,勤拳在庙时。片云催许急,三祝果伊谁。
方寸来何易,吁嗟礼亦宜。虚中求造化,事应不须唯。
月疑照颜色
苦忆君颜色,归期未有期。好风吹梦断,明月使人疑。
对影三人共,怀贤万里悲。徘徊如欲舞,恍惚与论诗。
蝶化凭谁诘,蟾留讶我痴。暮云樽酒在,只恐见无时。
和王此山午寄虹字韵一首
早气如春夜即冬,操存要有主人公。斯翁枉向尘埃老,好我遥知臭味同。
案上两图圆似月,毫端万丈吐如虹。渠侬落处应谁会,未羡他家那一通。
勇士赴敌场
士有非常勇,堂堂赴敌场。听琴何比象,属意在轩昂。
触手声何怒,推床兴欲狂。广陵无散卒,易水有刚肠。
剑客休誇诧,桐君为发扬。闻弦心有感,解使懦夫强。
别梯飙 其二
儿忝同升辱爱深,诗情道气两知音。衔杯欲挹浮丘袂,倚杖长听子贱琴。
未别已愁残月梦,相看难忍此时心。我衰何日重携手,有雁南来字抵金。
再和磨字韵谢后村以余评新稿见寄
持荷苦口辞宫锦,伐木多情忆钓蓑。童子无言堪问答,武公虽圣更嗟磨。
禅宗尚别偏中正,圣处犹分清任和。吟苦正求人订正,柴门何幸许相过。
月色不可扫 其一
此夜一轮满,骚情不奈秋。月非人可扫,人与月俱愁。
素魄凭谁问,寒光为底留。拟随风叶去,还似雪花浮。
竹影摇仍在,波明散未收。嫦娥如戏我,移照读书楼。
陈判官
师学亲闻正始音,半生为母欲音簪。游环璧水成名去,为念珠曹得誉深。
贤比邺侯家有传,达如康节病先吟。宁需郡幕辞台幕,到死知君铁石心。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 其三
芋栗先生语最真,有园我亦未全贫。閒寻往事浑如梦,
晚游遣兴
积雨多妨喜晚晴,幽禽足足傍檐鸣。迎风远岸松声近,背日阴池树影明。
亲有馀年方赖禄,国无长算幸渝平。此生错料吾犹可,只恐风尘未肯清。
九月山丹
数本山丹似晓霞,多情恋恋野霞家。自从五月至九月,还有三花或两花。
莫笑萧疏同寂寞,早曾烂漫见纷华。篱边黄菊今全未,且对芳樽拾堕葩。
挽潘守 其四
文武忧才尽,斯人为底穷。威声传境外,袖手老闽中。
来往二三客,康宁九十翁。及门曾一识,铭笔愧难工。
后村再和堂字二首且云欲谢遣孤月一意祈天用韵为谢
问药虽忙吟更忙,新诗必富似龟堂。未能载雪寻安道,恨不乘风学老商。
伊昔虱心看愈大,因何牛背射无光。疑公只欠长明颂,不用云璈共绿章。
杓携龙角
帝斡璇杓处,云高隔几重。自天携左角,出地见青龙。
碧汉方回柄,苍精恰露容。举头看斗指,骧首觉云从。
西揭殊春候,东骑验尾踪。韩门人所仰,直欲折充宗。
雁足书
中郎沙漠外,羝乳事何如。赖有云中雁,能传足上书。
衔芦来内苑,系帛自穹庐。地说荒寒极,人称老病馀。
史徒誇问犬,诗莫咏烹鱼。青鸟仙家使,吾今益信渠。
行楮
救楮为谋意甚忠,人间岂不愿流通。未论子母权轻重,无奈官民价异同。
产计高低藏自可,用难节缩出何穷。秤提须信无奇策,贱则因多少则穹。
星垂平野阔
良夜空如洗,凭栏一望平。星垂因野阔,野净见星明。
点点光疑坠,荧荧势半倾。天低连岸远,地尽看参横。
水迥过时白,云收撤夜清。银河今咫尺,我欲泛槎行。
再用前韵谢桃巷
清吟思涌似回澜,家数他年比务观。歌舞丛中知散易,功名纸上要留看。
吹残柳雪寒仍在,数尽花风春欲阑。好景纵多公不饮,谁论曲糵向江干。
物理六言 其三
杜鹃前身名宇,胡蝶梦境为周。至理但观物化,吾心自有天游。
中秋后三日寄吴景朔
离鸿影断中秋月,病鹤心愁薄暮云。为语白莲同社友,得君书后愈思君。
谢石塘小孤山惠酒
好友怜余渴饮溪,醲香每月入溪题。分无内库黄封赐,似有孤山赤帮支。
把盏惭非浆玛瑙,倾瓶尤胜碧玻璃。三升美酝何须恋,绩也当年可煞痴。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送戴兄西上
午斋即事
山丹
初二日作
秋闱放榜作
赵通判挽诗 其一
赵侯
晴窗放言
閒题
信庵赵少保挽诗 其三
和赵春谷南溪双莲二绝 其二
登舟喜风顿清秋暑
题天风海涛
用韵和黄兄
题王元之行徐簿诰词
杨通老移居图
池水观为政
携手升玉阶
程君履以薛宰书见访
四和除字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 其一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四
王太博
吴帅用前韵以别再赋以谢 其四
老子口义成
送林汝大西上
九江朱长卿 其三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五
月色不可扫 其二
丙寅再至水南吴景朔家
题梁秘阁玉堂何似亭
十月朔日作是月十一日立冬 其二
题张尚书画册四首 其一 松间睡道士
卢汀州 其二
吴帅用前韵以别再赋以谢 其二
和柯山玉上人三首 其三
潮回日射星
答吴检详用饶字韵见寄二首 其二
题刘某诗集
黄倅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 其九
送黄檗老子住西禅
乐轩先师挽歌词 其三
题郭进士所进万世宝鼎鉴
既旱得雨连日不小住 其二
烹茶鹤避烟
有警示训 其二
山有仙则名
落日见渔樵
徐朝奉挽歌词
同年赵左藏
再和送岭口仓季高兄二首 其二
离忧忽浩然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三
西狩获麟
十九日作
梁秘阁挽诗 其三
题范晞文诗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