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临清堂

题临清堂

宋代 林希逸

一派清流绕屋长,阴阴古木隔脩墙。枯梅照水横疏影,新竹摇风送细香。

诸老旧游如洛社,百年陈迹有溪堂。扁题祖笔真奇绝,伫立沈吟两鬓霜。

诗人林希逸的古诗

别吴帅恕斋 其四

宋代 林希逸

公来植纛我扶犁,苦忆京尘判袂时。墀下一回樵服谒,溪干几度锦笺贻。

去思定有爱棠集,恋别空吟折柳诗。梅子正黄晴又雨,风樯语燕梦追随。

贺李教授挂冠

宋代 林希逸

鹄袍未脱先谋隐,雅操如君世所难。甫拜衮龙怀敕牒,便寻神虎挂衣冠。

定应传入逸民去,更有文留后代看。高卧东山还不稳,令人远笑谢公安。

赵虚斋挽诗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两朝人物号耆英,九折崎岖亦饱经。几度拂衣心似石,重来曳履发如星。

争名可是因文字,转臂堪嗟失典刑。何处藏山犹有史,悲笳幽咽若为听。

用韵送徐平父西上

宋代 林希逸

鸣鞭西上访渔村,倒屣霜朝喜及门。豹隐频年聊蓄锐,龙飞今岁有殊恩。

诵先朝赋知名祖,读外家书见此孙。千载艾轩吾敬慕,袖中锦轴两诗存。

题江贯道山水四言

宋代 林希逸

远山丛丛,远树濛濛。咫尺万里,江行其中。短长何岸,高低何峰。

彼坻彼洔,彼瀑彼洪。晴岚乍豁,烟霭葱笼。或断或属,且淡且浓。

尔崒奚寺,尔盘奚宫。或垣阴翳,或梁嵌空。有吠者厖,有樵者翁。

危樯落碇,短棹掀蓬。往来异趣,寂动殊容。羃翠其庭,岂非卢鸿。

略彴而渡,岂非龟蒙。昔我经行,云山万重。若淮南北,与江西东。

亦蓑而雨,亦帽而风。乃今追惟,梦境相从。及此开卷,恍然昔同。

谁居作者,造化论功。淹总其裔,熙成是宗。声闻九陛,既召而终。

谓彼树白,谶其身穷。其然岂然,讯之天公。此名穹壤,畴曰不逢。

送严陵教方汝楫用后村韵

宋代 林希逸

官是东莱初补处,诸生料得熟处名。县知讲席通三昧,合向明廷听五英。

君有奇才宜凤翥,我安穷分乐鸥盟。鸡群有鹤令人喜,伊昔翁曾共短檠。

四和除字

宋代 林希逸

白发馀生甘寂寞,丹书微累幸蠲除。天留老眼谅人只,云本无心于我如。

千岁不知棋几局,二乘且论宝三车。香山见彻人间事,断道为龙苦似鱼。

黄倅

宋代 林希逸

蹇驴骖乘骥盐车,有士如君具车无。唾手两科名淡墨,秃头半刺□纡朱。

笔无见梦花何有,玉只空埋草已枯。摇膝向人吟不住,追思如见重嗟吁。

后村先生再寄新出名荔赋谢一首

宋代 林希逸

远使殷勤访草堂,见书已似饱堂浆。曾叨独乐园中赐,犹寄端明谱外香。

珍重朱篮分五品,衰残白发喜初尝。灯前把玩如珠颗,强忍馋涎且庋藏。

拿舟

宋代 林希逸

傍晚拿舟入,身如在画图。石平疑削玉,湍急见跳珠。

仙迹回还是,峰名转侧殊。竹间人指点,俱识有仙儒。

清边生战场

宋代 林希逸

已洗天河甲,边清国愈强。谁生今日衅,战似古沙场。

不见狼烟久,俄惊雁塞荒。风悲苔染血,月射骨如霜。

榆柳依然好,干戈有底忙。李华真健笔,吊古思凄凉。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五

宋代 林希逸

有我何能与物亲,物无非我学方淳。不知目送飞鸿者,何似观鱼濠上人。

和萧教韵

宋代 林希逸

声华六馆压群雄,独坐皋比信国工。弟子三千徒共喜,法筵第一义尤公。

我开荐口惭如愈,守自知名盍敬融。料得芹香留不住,会须班入大明宫。

喜雨 其四

宋代 林希逸

望望蓝溪未得书,痴儿见说为斋癯。逢人多问南来者,紫帽山前雨有无。

送建宁倅林太博用后村韵二首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家年爱友相期久,注目云宵看久翔。半刺暂烦书纸尾,一翁分守系篱傍。

多携客上丹青阁,易事贤居夷白堂。更喜宦游逢乐地,户无贵籴稻新尝。

行楮

宋代 林希逸

救楮为谋意甚忠,人间岂不愿流通。未论子母权轻重,无奈官民价异同。

产计高低藏自可,用难节缩出何穷。秤提须信无奇策,贱则因多少则穹。

道不拾遗

宋代 林希逸

世似江河去,还闻返朴时。久藏天下富,不拾道中遗。

行者歌如砥,谁与叹泣岐。锄金宁弗顾,守剑烈能知。

楚国亡弓在,荆山抵玉嬉。抱茅嗟薄俗,屋破呼群儿。

方遣三山学记仍寄径山文字笔砚稍宽梁秘阁忽送金钟千颗此吾乡名品 ...

宋代 林希逸

虽云莆荔胜闽中,诸品如今未改容。寄语宋香陈紫辈,还他先进是金钟。

同年赵左藏 其三

宋代 林希逸

畴昔号宗英,嵚崎恨莫平。晚同蓍用数,早负榜中名。

握手虽疏阔,惊心隔死生。白头慈母在,遥想若为情。

赐镜湖一曲

宋代 林希逸

拜赐归湖曲,生涯只此湖。三韩云不远,一镜月同孤。

天语书黄诰,波光照白须。柴扉当雁鹜,采地即菰蒲。

殿下投笺乞,波间弄桨娱。不妨眠井底,醉入八仙图。

林希逸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