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林希逸
词源泉万斛,笔欲挽天河。诗比欧韩密,文追汉晋多。
一生名皎皎,四入发皤皤。班不登书殿,伤哉可柰何。
客云今年小限甚佳戏题一首
晓呼儿读新诗草,昼引孙看槁叶莲。但得天教閒度日,休将星算小行年。
耐饥不管尘生甑,啬算犹存纸裹钱。一事近来堪自笑,关心数月为桥缘。
山丹
秋半山丹树树空,几回惆怅恨痴风。那知九月明朝尽,个个枝头数颗红。
客至五和除字
衡茅有客同欢笑,径草呼童旋笑除。篘酒熟迟聊酤我,藜羹生怕有卷如。
夜长不必论升斗,岁晚能忘誓笠车。邻舍多情还解事,频分野菜馈生鱼。
题张尚书画册四首 其一 松间睡道士
高枕松间石,如侬未易知。世情祇益睡,不是学希夷。
丁卯重作化龙桥嘉平甲子脩梁方举两虹忽现里人皆以为瑞辄赋一首
下手高秋忽暮冬,霜晴水暖荷冬公。旧碑语妙谁能继,新筑工多事却同。
健笔早题需驷马,脩梁朝举现双虹。殷勤著意溪干友,应谶桥门况已通。
行楮
救楮为谋意甚忠,人间岂不愿流通。未论子母权轻重,无奈官民价异同。
产计高低藏自可,用难节缩出何穷。秤提须信无奇策,贱则因多少则穹。
信庵赵少保挽诗 其四
出语无多动造微,公于学问似生知。客游槐府珍遗帖,世诵樗翁序近诗。
握手最先门下士,伤心谁勒墓前碑。匆匆四十年间梦,忆到庐江下榻时。
和柯山玉上人三首 其三
赞画俱佳见似亲,殷勤远寄證前因。虽然说我梦中梦,却要知渠身外身。
庄丞内子挽诗 其二
死自知归处,生能孝养亲。真堪名烈妇,岂不胜痴人。
新卜金沙竁,空埋玉雪身。佳铭求篆石,掺笔为酸辛。
老来犹喜看书清晨有警书以自砭 其二
禅学元非妄诋诃,声前句后总成魔。本来性即虚空是,自障尘因闻见多。
过眼皆如云不住,举头但看月如何。传灯诸老还痴绝,只玩心珠底用歌。
刘躔甫许以古诗集见假而竟不至代书促之
好书千束且万束,前身后身读不足。刘郎好古喜收诗,一篇半篇惜如玉。
知君此性人所希,旁人浪指为书痴。旁人肉眼君似月,好句何从向渠说。
相逢剑客心相许,青萍莫惜当筵舞。
六月二十四日雨后苦热作
今年一旱热良苦,既雨才晴热如故。桔槔暂閒稍解忧,赤日当空蒸湿土。
晚田切切更望霖,早禾已失十四五。溪泉渐涸众撮眉,老我垂头汗如雨。
有身有患信可怜,亦既忧农还畏暑。
呼儿问煮鱼
有客过茅宇,停杯待煮鱼。向儿呼不已,为我问何如。
骥子抠衣至,校人授手初。叮咛凡再四,烹割勿踌躇。
正起羹鲈兴,因看遗鲤书。团栾陪父执,更欲采园蔬。
和桃巷吏部用鄙韵三首 其三
老学黔娄已逼真,他年谁解传真贫。曾供天老书题目,空守将军醉告身。
山似友于青眼在,世多交绝白头新。痴儿浪下庞公拜,许作樽前问字人。
贺李教授挂冠
鹄袍未脱先谋隐,雅操如君世所难。甫拜衮龙怀敕牒,便寻神虎挂衣冠。
定应传入逸民去,更有文留后代看。高卧东山还不稳,令人远笑谢公安。
游孤青作
野水茫茫去,渔歌远远听。醉酣觞大白,乘兴棹孤青。
明月长如此,浮云不暂停。拜经遗趾在,谁与拾残萤。
别莆阳郡斋张文学归建安用后村韵
君住壶山参请遍,樗翁却似岭遍孤。学如禅派求沩仰,师比医宗要扁俞。
到此几尝名谱荔,归欤独忆故家鲈。我惭九曲身遥领,空诵仙经说黍珠。
六月频雨 其二
春雨伤多众虑深,那知六月似梅霖。天公事事俱难准,扫尽閒愁信意吟。
次早喜雪
竹叶初闻似雨声,禁林未晓已声明。朱楼屈曲栏先湿,紫殿参差瓦欲平。
冰砚笔随花片起,风檐幔点蕊珠轻。堂名不枉人间说,此际真如玉琢成。
送林毅夫西上
乃翁赋手妙驰名,白发青衫恨晚成。宋玉大招惭老友,枚皋末句属吾兄。
专场见说词锋锐,跨灶应知话柄行。圣御六龙新策士,输忠不厌字纵横。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玉融嘉禾歌
食见尧于羹
平远窗中作
再和前韵谢后村惠生日词 其二
敲云问名氏 其一
四更山吐月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 其三
恕斋洪尚书挽诗 其一
艾轩先生
同年赵左藏
适轩黄革叟挽诗 其二
閒题
吴帅用前韵以别再赋以谢 其四
李下不整冠
四睡戏题
寄题京山书院
连日雨骤颇以关心 其二
九江朱长卿
徐朝奉挽歌词
老子口义成
喜雨 其四
和后村忆昔二首 其一
三文祠堂七月二日礼成作 其二
和后村书窗韵四首 其一
围棋看驿书
送林汝大西上
驻跸山
题江贯道山水四言
和后村忆昔二首 其二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三
夜雨不止枕上作
屋上乌亦好
梁秘阁挽诗 其二
用韵谢子常
石鼎联句图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一
赵大资 其二
星陈天行
山有仙则名
溪桥作
苍隼护巢归
适轩黄革叟挽诗 其一
九江朱长卿 其三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 其一
渔村晚照
信庵赵少保挽诗 其三
赠月溪孙相士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五
七月十五日作
信庵赵少保挽诗 其一
勇士赴敌场
云霄一羽
答吴检详用饶字韵见寄二首 其二
十月九日回书偶作
机舂潺湲力
同年赵左藏 其二
陈橘山挽诗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