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四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四

宋代 林希逸

当年期集所,一榜上三人。晚节惟公在,交情独我亲。

楚东分袂久,溪上得书频。曾共茅檐宿,因行部入闽。

诗人林希逸的古诗

吊青冢

宋代 林希逸

谁吊千年冢,芳魂唤不醒。雪连魂外白,春带塞南青。

一酹嗟何及,重泉恨莫扃。花曾辞汉苑,草不似胡庭。

妾死匈奴在,风悲壮士经。遥怜斑竹泪,鼓瑟和湘灵。

题赵工部柞山堂

宋代 林希逸

太白前身锦绣肠,字书搜尽入篇章。作归田赋辞兰省,取半山诗扁草堂。

自拟百围庄散木,不誇五柞汉长杨。却愁金殿催班去,风舞槐龙影正凉。

山长陈刚父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君本轻场屋,何心第太常。吟姿如岛瘦,直性似萧刚。

已恨婵娟误,争知禅化忙。功名虽有命,诗在莫俱亡。

闻鸡起舞

宋代 林希逸

龙卧何时起,生涯厌鼓鼙。舞因涯独鹤,闻偶为荒鸡。

楚客长更梦,秦关未晓啼。竹风吹袂举,柳月傍楼低。

我醉非无度,渠寒不奈栖。谁家小垂手,百啭听黄鹂。

朔斋惠龙焙新茗用铁壁堂韵赋谢一首

宋代 林希逸

天公时放火前芽,胜似优昙一度花。修贡暂烦铁壁老,多情分到玉川家。

帝畴使事催班近,仆守诗穷任鬓华。八椀能令风两腋,底须餐菊饭胡麻。

己巳元宵雨

宋代 林希逸

里社由来庆上元,常年鼓笛遍诸村。缁黄香供人人冗,红白灯竿处处喧。

积雨连朝寒可畏,祈天一念礼犹存。夜来见说柴炉少,清磬行时半闭门。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四

宋代 林希逸

当年期集所,一榜上三人。晚节惟公在,交情独我亲。

楚东分袂久,溪上得书频。曾共茅檐宿,因行部入闽。

贺李教授挂冠

宋代 林希逸

鹄袍未脱先谋隐,雅操如君世所难。甫拜衮龙怀敕牒,便寻神虎挂衣冠。

定应传入逸民去,更有文留后代看。高卧东山还不稳,令人远笑谢公安。

翁踏孤舟立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一叶孤舟小,生涯在钓筒。群飞涯雁阵,独立是渔翁。

浪与头俱白,颜因酒暂红。片帆烟渚外,瘦影夕阳中。

蓬鬓千茎雪,芦花两岸风。烹鲈吹荻火,隔岸呼儿童。

戏效梅宛陵赋欧公白兔

宋代 林希逸

毛虫虽小著仙籍,云渠千岁皆化白。中山山中衣褐徒,生长何年换颜色。

岂其孕育自卯宫,又是金公付精魄。渠宗学孔非学朱,拔毛不蕲供书册。

老蒙将军纵猎时,遁向何方为窟宅。纷纷尔后更几秦,避世甘心餐苦柏。

明时作意始出来,五岳遍游无定迹。多生曾识六一仙,知道琅琊有新刻。

要寻此碑龟与螭,何事乃被滁人得。滁人知渠慕醉翁,翁归已在云霞中。

期翁千岁亦如汝,殷勤远致提金笼。传誇瑞物遍都邑,倡和千篇模写工。

翁携入直金銮殿,渠应自比广寒宫。寄声树下捣药者,汝伴嫦娥我伴公。

莆守汪宗博挽诗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襟义如公世所难,南来一念十年间。喜时文石为乌石,未到壶山住道山。

宿草故人酬愿毕,生刍有客吊丧还。清名虽在身何在,抆泪空嗟造物悭。

再和送岭口仓季高兄二首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此客熬波去,初程宿暑驱。名家真凤穴,内厩待龙驹。

台自催征课,官惟守信符。少留翁必召,温国要康扶。

题范晞文诗稿

宋代 林希逸

年玩新编比碎金,知君风月满清襟。才高欲进竿头步,兴到还磨盾鼻吟。

字有三千何日奏,稿留五七已年深。汉廷射策无苏李,千载河梁是正音。

三文祠堂七月二日礼成作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九龙山外筑祠宫,崇祀三师敬则同。此礼独行秋远日,身曾逮事乐轩翁。

梁秘阁挽诗 其三

宋代 林希逸

当年握手向番湖,岁晚交情不暂疏。安乐窝中三度宿,往来溪上几回书。

凤游旧客彫零尽,龙窟新阡怅望初。人物如公应不死,有铭有诔果何如。

三和鞯字二首寄后村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谁道林花不是鞯,山如奔马下平田。哦诗不记身投老,对酒犹狂兴欲仙。

勾漏丹砂寻旧令,云安曲米问长年。如翁一事尤痴绝,醉却逃禅绣佛前。

题张尚书画册四首 其一 松间睡道士

宋代 林希逸

高枕松间石,如侬未易知。世情祇益睡,不是学希夷。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先生旧把钓鱼竿,弄月云涛手本閒。只为春风藏不得,却来摇笔对三山。

至学

宋代 林希逸

至学玄谈理最微,负门粗细有谁知。蛇生弓影心颠倒,马龁萁声梦转移。

须信风幡元不动,能如水镜却无疵。咸经四字分明训,截断憧憧未感时。

雨山徐总管袖诗见访以道间见梅而作少留一夕次韵为别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天放寒梅三两花,殷勤妆点淡花涯。巡檐索笑忘霜冷,倚树长吟待月斜。

君去定趋丹凤阙,我閒但占白鸥沙。孤山好处空回首,典祀何时到玉华。

林希逸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