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张忠烈册 其二

题张忠烈册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三晋彝齐自昔扬,孤臣植节绍前芳。九重锡庙千秋重,两字易名万古香。

世执金吾垂铁券,人推玉叶焕银章。知君怒气还歼贼,肯把辽阳作首阳。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无题五言绝四首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岂是悬鱼操,天涯乐意疏。终旬不列肆,顿令食无鱼。

瑶会行为萧太母九十祝

明代 林熙春

君不见西方有水天上来,波光月色映蓬莱。负津千顷不可即,愿驾长虹赴瑶台。

瑶台之上坐仙姥,试问年岁不知数。白雪为发霓为裳,婆娑世界无今古。

手植桃树东园边,绕风擎露拂九天。十围盘曲三千里,开花结实六千年。

更有青鸾集凤诸,葳蕤垂翼翩翩举。一鸣喈喈中五音,为报潮阳有仙侣。

潮阳仙侣发垂肩,九十持戒学探玄。茫茫雾下频飞舄,凌风泠泠阆苑前。

阆苑华筵为谁祝,亲捧蟠桃大如斛。姥云一啖可长生,无用茹芝亦辟谷。

仙侣有郎河降神,少年手掣生麒麟。裒然海内观上国,玉皇香案为近臣。

不愿登天飞赤舄,只愿乌鸟依刘膝。白云缥缈碧天长,一门同占仙人籍。

仙人灏气萃一家,孙曾莱彩杂吹笳。昔有和熊与画荻,未闻曾占百岁槎。

须臾天上鸾章下,争看丝纶五色射。毋为金母子凌烟,不负当年种桃者。

销带解嘲

明代 林熙春

解带栖三径,呼童买浊醪。岂为糊口计,还厌折腰劳。

报主情方切,依亲意独牢。莫讶生事拙,诗思且陶陶。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十一 至日前驾出宫

明代 林熙春

夜半斋居听晓钟,明星朗朗日曈昽。甫乘玉辂违金阙,五色云飞从六龙。

喜镛耆周左桥九十

明代 林熙春

忆昔经营日,五更翼圣棂。灵光今弥耀,人瑞独修龄。

矍铄鸠为杖,孙曾鲤在庭。八千方九十,犹诵壁中经。

中秋饯驾部黄子吉使竣还朝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使节翩翩出凤城,江天秋色正光莹。八千里外孤鸿影,只尺尊前一鹢轻。

帝算向来资幕略,天骄今已重枢盟。十年劳苦徵书近,四牡联镳到海瀛。

应嶙峋枉酌草堂以诗投谢用韵赋答

明代 林熙春

才绳仲远动珠旒,此日那堪汗漫游。逐吏仍思惭宓子,故人何以恋并州。

粤闽几岁情相洽,风雨一尊山更幽。幸有剑光当夜月,可能刻烛续诗筹。

送浚川全山人归镛并怀萧广文宾竹五绝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漫学烹鲜成底事,间关千里慰吾思。衡茅匝月茶为酒,一话一更未有涯。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屡下温词慰出山,其如鸟倦已知还。恩留供职犹无己,翘首何时得赐閒。

别驾刘景华甫下车即署海阳篆不三月以入觐行漫赋五绝为赠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玄冬雨雪正纷纷,一骑冲寒不忍闻。但得五云天渐近,满头红日有馀曛。

甲子元旦

明代 林熙春

冬来震索幸恩覃,新甲重临兴覃酣。圣主龙飞元及四,老臣马齿七加三。

忽逢白雪飘金殿,且向黄扉扣玉簪。最是阳春称盛事,丰年已兆胜传柑。

贱生与叶台翁同日辱赐诗大书次韵奉谢

明代 林熙春

生同君日籍同年,君在纶扉拱帝筵。一柱擎天勋特峻,三朝委政眷真偏。

已知秋色光多占,更喜华颜岁益妍。老我浮生惭异调,敢从下里续瑶篇。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 其十一

明代 林熙春

载德南行数月长,天门稽首结离肠。趑趄一步一回首,与世俱传不忍忘。

题翁粤初姻友约心轩四首并得心字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出郭探名胜,斋居为约心。碧桃呈瑞锦,丹荔绽黄金。

一鉴星辉动,垂虹月色侵。俗尘时不染,兴至抚瑶琴。

诸生官拱微为龙池先生子戊午自镛访余北归五绝送之余辛卯令镛拱微 ...

明代 林熙春

故人侠气访樵渔,多病偏逢疏又疏。正欲论心弹往昔,可能携手即分裾。

戊辰除夕

明代 林熙春

天假馀年逢七七,曾玄递抱发垂肩。虽邀汤饼堪频集,敢望箕裘得几传。

偶以萑苻填岭海,顿今桑梓染风烟。即看宵遁宁人力,此夕何妨卧榻眠。

送徐将军心藿总戎八闽

明代 林熙春

将军久矣拥楼船,天子垂衣问海边。已信两疆归锁钥,更怜孤岛净风烟。

龙章遄自云中下,雀印新从肘后悬。此去圣明还拊髀,三山未肯当燕然。

赠淳源邢太公

明代 林熙春

甲第繇来擅帝乡,君家玉树郁相望。孺心岂肯移天地,侠骨宁辞解骕骦。

幸以燕贻传二戴,况从凤翥憩三阳。丝纶甫下韩江沸,丰镐恩来未可量。

喜黄左相君瑞归自上党

明代 林熙春

梁园赋就乞閒身,逐客那应更怆神。道在青山原自重,家环绿水未为贫。

风尘到处伤多事,天地吾曹合有人。秋到不妨频载酒,与君同戴白纶巾。

送浚川全山人归镛并怀萧广文五绝 录一

明代 林熙春

一别年经二十春,相逢转觉白头新。入门骤讶君何处,犹是当年畏垒人。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