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吾父崇祀乡贤志喜四首末一道耑谢诸友 其二

吾父崇祀乡贤志喜四首末一道耑谢诸友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清议咸推白骨寒,圣朝旌隐重蘋蘩。宫墙数仞生前隔,俎豆千秋死后宽。

泉下寂玄从此显,庭前涕泪转成欢。表章岂让龙章再,吾父冥冥可自安。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送郡丞潘箴盘入觐时公闻侄捷音兼以志喜

明代 林熙春

八桂才名拥汉槎,五云深处即京华。经传帝里推高座,筹运韩江属世家。

入奏幸闻天上语,陈诗应锡诰中花。更逢小阮收名骏,羡尔同瞻上苑奢。

寿曾封翁七一

明代 林熙春

少年文苑姓名振,此日昌辰豸史臣。菊后迟花坚晚节,梅前抱蕊兆阳春。

鹤龄七十今加一,鸠杖三千正喜新。五色凤皇频戏綵,乌纱未许鬓生银。

过蓬辣滩志喜四首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龙飞天启辟蒿莱,凤诏求遗动地来。因笑祖生空击楫,汉家曾见济川才。

题张忠烈册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豸冠谔谔气吞胡,却把封疆只手扶。满目腥毡犹骂贼,一腔热血肯全躯。

捐生愧死逃亡者,报国争光日月乎。最是囧卿能教子,睢阳遗烈可曾无。

吾父崇祀乡贤志喜四首末一道耑谢诸友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清议咸推白骨寒,圣朝旌隐重蘋蘩。宫墙数仞生前隔,俎豆千秋死后宽。

泉下寂玄从此显,庭前涕泪转成欢。表章岂让龙章再,吾父冥冥可自安。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十四

明代 林熙春

虎臣协从拥龙飞,羽骑交驰壮国威。铁甲金盔纷耀日,谁人不道衮衣辉。

蜀茶盛开

明代 林熙春

莫谓潮阳春色异,锦江春色到潮阳。露凝艳质胭脂湿,日耀英姿琥珀光。

蓬萼敢争君萼美,葵心能似此心长。衡茅肯占天葩种,直欲移根上苑芳。

又和立春

明代 林熙春

春日天门四望开,长安春色赋开莱。幸瞻帝里城中柳,转忆吾乡岭上梅。

廖韵连篇元老笔,宫花五色美人裁。紫霞荐罢天颜喜,愿赐金茎长命杯。

明代 林熙春

愧予之才匪济川,徒怀击楫发川肩。一岁两移何忝窃,盟心欲报丹扆前。

四月望日携琴剑,凤城三朝始发船。沿江狎客勤杯酒,迟迟始达

九日送余毓初孝廉远访回镛

明代 林熙春

金玉光华瑞色溶,何当千里问明农。论心岁月盟初洽,转盻茱萸酒正醲。

虎豹关头堪戏马,凤皇台上复登龙。君归努力时难再,吾道南兮是尔宗。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二十二 起天灯

明代 林熙春

寻丈天灯百尺竿,高悬普照入云端。光腾大内诸官喜,知是君王上泰坛。

与梧守谢荩衷二首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朱轮千里控名缰,十万熊罴待糗粮。茂畹芳兰骄桂岭,盈阶玉树焕梧阳。

刑清无用尝鱼鳄,化洽偏宜集凤凰。旦暮飞凫朝魏阙,遥祈清望宴明光。

至日寿颖冈四兄六一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天随阳见复,寿与日俱长。豹隐竿同钓,鲤趍酒一觞。

云霄曾献履,风雨莫沾裳。欲拚年来苦,相将入醉乡。

乙丑元日

明代 林熙春

频年元日叩天门,此日无繇达至尊。祇率儿孙朝北斗,更倾葵藿向东暄。

陶园气转筠为瑞,蒋径春来草渐蕃。分罢屠苏还再祝,椒花长此颂亨屯。

小舟泊先陇前

明代 林熙春

频年不到先人陇,此夕扁舟泊水涯。听得蛙鸣成部曲,梦来鸡报恍朝仪。

白云深锁千年域,紫诰重光五色丝。明日宣扬皆主赐,松楸雨露庆休期。

辛酉除夕

明代 林熙春

昔年除夕喜振振,今夕还朝老囧臣。幸以祖孙为聚乐,转于僮仆暂相亲。

长安依日皆君赐,四海为家若我邻。况是贱生还七十,明朝又是一番春。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十九 观牲

明代 林熙春

太牢蠲洁用迎禧,别有特牲为帝祈。赫赫重瞳劳御廪,顿令典祀奏牷犠。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 其八

明代 林熙春

极目天南路八千,驿程犹欠买舟钱。殊恩赐遽归韩峤,实录仍令纪载传。

四寿诗 其三 寿谢先生

明代 林熙春

君家饶玉树,踰七鲁诸生。伏枥风前啸,横经雪里情。

松阴含晚照,梧色滋新晴。五采凤毛在,何须待渭清。

诸生官拱微为龙池先生子戊午自镛访余北归五绝送之余辛卯令镛拱微 ...

明代 林熙春

故人侠气访樵渔,多病偏逢疏又疏。正欲论心弹往昔,可能携手即分裾。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