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年侄梁子判荆州五首末忆祝令门生 其二

送年侄梁子判荆州五首末忆祝令门生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万里长江汉水流,乃翁曾此控雄州。南人犹憩棠阴下,幸以公郎领上游。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和镛州八景有序 其七 五马晴岚

明代 林熙春

珂鸣仗马肃朝班,罢列长少日月閒。薄宦清秋饶白发,故人紫气绕青山。

霜飞鹤辔侵寒骨,云拥龙骧远圣颜。自分驽才成独往,可能冀北大刀还。

三月初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金龟山下俨蓬莱,大父封茔结紫苔。翼子诒孙推积累,龙章凤诰见琪瑰。

青乌毓秀青天现,白鹤飞鸣白雪来。莫换当年遗恨苦,圣明今日显王槐。

送景修之博兴二首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凫飞涖古青,大小有双清。宁一师曹相,威名羡李膺。

韦弦宜并佩,霜露可相并。珍重过庭训,家声待尔宏。

读匡云上人募佛像疏偈

明代 林熙春

人言即心即佛,菩提无树前因。本来色身是幻,何须身外传身。

儒有丁兰刻木,总是如见精神。学佛因心求法,舍身何处寻真。

繇茶陵过吉州张使君招饮白鹭书院时三月初十日也就此因闻倭警 其 ...

明代 林熙春

逢掖沧浪属草玄,使君旗鼓大玄先。千门桃馥春过半,一阁藜光月暂员。

自是潜心探象罔,繇来信手获鱼筌。冯栏忽动乡关思,东海烽传可怅然。

送浚川全山人归镛并怀萧广文宾竹五绝 其五

明代 林熙春

归欤强自隐岩阿,五采凤雏莫浪过。为问子云萧祭酒,开来近日更如何。

和镛州八景有序 其三 桃溪春涨

明代 林熙春

玉华洞口布金华,灿烂春桃遍锦沙。两岸长流三月浪,一溪常见数时花。

莫云百里河阳事,应作千年海上誇。若问种桃人去处,矶头蓑笠醉烟霞。

送王孟箕明府之留都水部次日逢重九同曾时甫凤栖岩登高四首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握符临玉简,奉檄指金陵。岭月随单骑,江风赋大鹏。

天涯成远别,水部正先登。岂谓燕山隔,龙蟠汉股肱。

送广文萧宾竹归将乐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十载褰帷贲海濆,瀛州瑞色有馀芬。汉家长者频过我,鲁国日生半事君。

黑发悬车师道重,青山纳履主恩存。时人莫讶衣裘敝,剑气长看绕白云。

过蓬辣滩志喜四首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昔年曾数游兹地,怒浪惊涛胆欲寒。此夕不须多藉力,狂澜即便是安澜。

挽傅莘野四章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乡射推三老,前朝衰令身。胸藏千载事,眼见百年人。

蔬素多贻谷,羹墙重采蘋。天涯型范远,瞻望却伤神。

无题五言绝四首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岂是悬鱼操,天涯乐意疏。终旬不列肆,顿令食无鱼。

诏起量移

明代 林熙春

岭海双蓬鬓,风尘一逐臣。斑衣亲志洽,捧檄主恩新。

鹊起虽为兆,鸿冥却岂真。诸贤担负在,天地自回春。

寿将乐廖澹屋七十时仲子文陛应恩选赴南宫书以寄之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长庚南耀耀天涯,梦到镛州百涯花。凤绚文章常五色,鸠翔闾党擅三华。

一经囊涯传玄藻,四世堂前戏綵霞。试问寿筹刚七十,八千从此泛仙槎。

先余册岷府曾过茶陵兹冯使君招饮即席呈谢时使君初任也

明代 林熙春

皇华曾此度湘流,此日重经太流楼。桐叶三年封帝子,萍踪千里晤君侯。

风临夏屋劳前席,云拥春台解敝裘。圣主恩深投不远,长沙东望即瀛洲。

次韵送志莘杨别驾归信州别驾为少宰端洁公子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才名屈指有谁优,五色凤毛自寡俦。骥足繇来迷俗品,娥眉何事妒清流。

满途攀卧千年舄,数卷图书一□舟。君去无烦频惜别,海滨棠下思还悠。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二十六 捧主登皇穹宇

明代 林熙春

高皇俊德与神功,一主配天天与同。恭捧逡巡归帝座,此身何幸步皇穹。

庚戌除夕

明代 林熙春

无计回天听,栖迟十五春。今宵尘垢净,明日岁华新。

未献南山颂,先开北海樽。庚星留德曜,长照八千椿。

送游座师伯子绚寰还莆

明代 林熙春

幸逢伯乐得前驱,十载重瞻汗血驹。羊城一色桃花县,凤水千株柳树庐。

衣钵敢云传自我,箕裘原是属诸孤。君归知己如相问,为道韩山即镜湖。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 其十一 和黄絅存翰简

明代 林熙春

鸿飞已倦欲投閒,四十年来好闭关。世事不知非与是,宦情那觉玦和环。

幸瞻池上凤皇客,转盻天边鹓鹭班。珍重纂修垂不朽,君恩千载重如山。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