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谢巽川之保安就伯子行可养

送谢巽川之保安就伯子行可养

明代 林熙春

君家玉树树干游,郎罢于今尚黑头。万里片帆瞻阙念,一腔寸地壮边猷。

天南父子欣莱彩,塞北风尘喜仲裘。易水良浆酣夜月,身携黄诰到瀛州。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惺初约修褉事不赴

明代 林熙春

永和遗迹渺难探,千载风流属探函。犬齿衡茅逢七七,龙飞日月际三三。

友生有约期心赏,只尺何缘觌面谭。可是张华能醉客,逋仙笼鹤为辞酣。

送张元辉出山谒铨

明代 林熙春

栖迟衡泌几多时,吾党盈门每问奇。百世功名堪自慰,一腔忧愤付谁知。

出山本为苍生望,恋阙宁因白发移。当宁即今求旧直,可无献纳答垂衣。

送麻将军南柱之松潘元戎将军在潮曾擒斩倭将濒行又忽闻制台念将军 ...

明代 林熙春

迁客新弹上将冠,鲸波久已缚呼韩。登坛喜觉长安近,叱驭宁辞蜀道难。

旌旆星悬三峡动,岷峨雪霁万山寒。多君恋母情无限,铜柱声闻指顾看。

怀司勋李四馀

明代 林熙春

龙门久谢山公事,海内犹然仰岁星。击钵无人赓白雪,辞籯有子重青萍。

著书儗绍千秋鉴,从政曾尊六字铭。丹凤来韶应指日,可容鸥鸟狎沙汀。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 和傅星垣太常卿三首 其六

明代 林熙春

频年意气臭如兰,词客翩翩数染翰。天地风尘曾补牍,肝肠愤激独缨冠。

瀛洲久羡千金马,棘寺欣瞻五色鸾。自愧衰庸蒙赐告,一犁耕雨可偷安。

明代 林熙春

愧予之才匪济川,徒怀击楫发垂肩。一岁两移何忝窃,盟心欲报丹扆前。

四月望日携琴剑,凤城三朝始发船。沿江狎客勤杯酒,迟迟始达

与澄博陈太公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一经垂训己全收,倡道东南尚黑头。实有元方誇奕世,千秋事业属弓裘。

谢郑德进惠种瓜叠韵三绝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数日离君一井蛙,晓来兀坐诵南华。多君劳我瓜时意,柰我无心恋及瓜。

送经历李毓岩入觐

明代 林熙春

建安才子舄翩翩,尊酒韩江怆别筵。两瑟阳春推国手,一帘明月见家传。

羊肠勿惮八千里,凤翮还归尺五天。岂是风尘犹宦拙,丝纳遄发衮衣前。

丙午天旱斗米几百钱余自秋及冬举家待市糊口漫赋排律用志时事

明代 林熙春

天涯称僻壤,丙岁正当阳。满地全供税,三春未散秧。

岂知秋转烈,又甚夏恒旸。通国争驱魃,穷人忍暴尪。

不闻飞石燕,无计舞商羊。带日丹枫赭,迎霜野稻黄。

苍生悬未解,赤子弄如狂。有泪看焦槁,何劳谨盖藏。

艰难生计拙,潦倒壮心忙。买米非求饱,典衣为救荒。

忍饥输赋敛,举足更徬徨。卓鲁初为郡,循良久擅场。

弗皇请赈贷,雅意散桁杨。云汉虽歌洛,桑林卒应汤。

随车酬主圣,搦管报时康。

送蔡禹津应试

明代 林熙春

太守论文称老将,益知沧海有遗珠。游从建业窥金阙,胸荡秦淮彻玉壶。

凤沼三翻誇领袖,龙门八战暴头颅。今当老将登坛日,宝剑冲牛烛上都。

与澄博陈太公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罗浮佳气蔼絪缊,一代文章萃德门。椿树接天连桂影,犹馀玉笋步天阍。

寿将乐廖澹屋七十时仲子文陛应恩选赴南宫书以寄之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立帜桥门夙有因,别来高蹈益嶙峋。金华岂羡金章贵,玉洞还看玉树振。

月吐秋光三五满,尊开春酒十千频。多君早悟长生诀,剩有刀圭度后人。

东巡纪事十一首 其二 次顺义

明代 林熙春

顺州冯翊拱朝阳,西望神京百里长。牛洞北蟠云水润,龙泉南峙寺烟翔。

河从白马关粮运,镇自黄花控虏防。最是近来徵派急,不堪云锦牣天房。

次韵答郑德进四首末首专述鄙怀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羡尔山房胜,长屯五色云。有心探古迹,何以去人群。

鸟熟依书架,花残落酒樽。乾坤无限事,不朽孰为尊。

老子跨青牛小幅二绝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此老当年枉出山,虚名犹惹在人间。何如天隐无名者,直把泥丸早闭关。

题茂初堂上白头啚

明代 林熙春

乘风六翮泛天池,海上飞还祗自知。何事相关头白早,寸心长绕万年枝。

闻失广宁志愤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辽沈虽灰尚欲然,广宁犹自控长边。朝廷推毂誇前代,经抚调弦可百年。

舌战那堪操战伐,腹兵何以握兵权。羽书骤至闻风遁,主辱臣忧泪若泉。

寿总宪邹南皋先生

明代 林熙春

少年曾已抗龙鳞,甘卧南阳四鳞春。道在匡山原自重,学明文水未为贫。

华彝久识温公望,出处宁同谢传身。一旦精忠垂帝鉴,三朝遗直领儒绅。

风尘几岁伤多事,天地吾曹幸有人。谔谔豸冠归表率,师师鹓列仰嶙峋。

繇来召毕贞元会,自是伊周社稷臣。眼下寒霜徵傲骨,尊前法酝觉怡神。

呼朋共證心如水,报国焉知鬓似银。冲圣焦劳方倚赖,相期珍重八千椿。

癸丑元日

明代 林熙春

日边瑞色起遥岑,一泪一收慕转深。祗向松楸勤虎拜,无从趋步听龙吟。

幸逢天子朝阳会,况复云孙祝岁临。但愿山灵频孕秀,可能奕世绂缨簪。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