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柯心邃从金观察入贺访禁方

送柯心邃从金观察入贺访禁方

明代 林熙春

八千里外挟青囊,特入神州访禁方。帝问向誇传扁鹊,皇华今幸附腾骧。

满腔浑抱人心活,三祝还祈圣寿康。游罢上池歌易水,可无一勺慰沧浪。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和车国验茂才

明代 林熙春

曾闻剑气起龙光,牛斗三秋夜有霜。孤凤文章常五色,双鱼书素重三阳。

即看冀北腾驹渥,岂谓堂前渺鹊梁。车胤由来终荐达,逐臣宁自滞潇湘。

封公曾缵槐寿

明代 林熙春

久抱明珠懒暗投,凤毛千仞兴全收。黑头正喜冠加豸,稳步无劳杖刻鸠。

使者绣衣嵩少出,老人紫气岭南浮。悬知骢驭澄清急,遥借三花当酒筹。

谢郑德进惠种瓜叠韵三绝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病起山庄却避蛙,康成携手赋苕华。青云岂是青门客,为饷东陵五色瓜。

丙辰除夕立春同伯兄儿孙集先祠

明代 林熙春

龙飞丙岁绚龙光,腊去春来两光忙。万户竹声开竹叶,三阳梅岭见梅芳。

忽思椿树音容远,却喜杏坛俎豆香。但愿弟兄频聚首,云仍奕世重羹墙。

寿总宪邹南皋先生

明代 林熙春

少年曾已抗龙鳞,甘卧南阳四鳞春。道在匡山原自重,学明文水未为贫。

华彝久识温公望,出处宁同谢传身。一旦精忠垂帝鉴,三朝遗直领儒绅。

风尘几岁伤多事,天地吾曹幸有人。谔谔豸冠归表率,师师鹓列仰嶙峋。

繇来召毕贞元会,自是伊周社稷臣。眼下寒霜徵傲骨,尊前法酝觉怡神。

呼朋共證心如水,报国焉知鬓似银。冲圣焦劳方倚赖,相期珍重八千椿。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十七 观神位

明代 林熙春

正位居中从在旁,高皇原是配天皇。圣明自与神明合,典故何须问太常。

次止玄先生韵勉孙尔扬

明代 林熙春

诸孙幸绕膝,白眉宁几人。人皆矜意气,惟尔最含醇。

少小彝伦笃,唯诺更与亲。读书声正噪,摛辟日日心。

年来惭潦倒,元宗属望频。入山探二酉,驰骤偶伤神。

塞兑堪调息,寡虑可还真。爽口非为宝,伐性酷于秦。

拂意人常有,何必转生嗔。清静长生诀,千金尔自珍。

喜潮秋捷

明代 林熙春

婆娑姮女桂花庄,散与瀛洲满地香。天上宿星缠岭表,云台豪俊集潮阳。

况逢双阙门楣峻,更有盈阶桃李芳。一自昌黎千载后,满江风雨见龙翔。

至日寿颖冈四兄六一 二首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一阳初动处,六甲踰周时。宫绣方添线,海筹又益枝。

逢衣迟白发,采服幸齐眉。汗血神驹俊,冈陵未有涯。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 其四 和董思白礼书

明代 林熙春

告老驰驱万里程,敢云祖道一时倾。苟非滥藉词臣宠,焉得优蒙圣主情。

六传恩来鹓鹭禁,八行书重凤凰城。寅清自是纶扉路,召对繇来在五更。

元相叶台翁诞辰同卢饶二年丈携尊为寿辱惠诗箑次韵奉答

明代 林熙春

名世生申五百年,敢同载酒混年筵。西浮爽气初秋满,南耀台星彻夜悬。

寿国繇来归紫阁,延龄惟是在丹田。弟兄博得阳春调,一字千金压酒钱。

戊辰除夕

明代 林熙春

天假馀年逢七七,曾玄递抱发垂肩。虽邀汤饼堪频集,敢望箕裘得几传。

偶以萑苻填岭海,顿今桑梓染风烟。即看宵遁宁人力,此夕何妨卧榻眠。

喜镛耆周左桥九十

明代 林熙春

忆昔经营日,五更翼圣棂。灵光今弥耀,人瑞独修龄。

矍铄鸠为杖,孙曾鲤在庭。八千方九十,犹诵壁中经。

诸生官拱微为龙池先生子戊午自镛访余北归五绝送之余辛卯令镛拱微 ...

明代 林熙春

二十年前宰割初,书生犹自漫兴除。樗木自㜞为世顾,幸以先公纪政书。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 其五 和柳赓予司空

明代 林熙春

当年策蹇出重城,三十馀臣逐队行。敢附马周为凤啸,祇从鹿念作蝉声。

昌言已觉千金重,告老宁知一叶轻。明主虚怀君翊戴,愿君麟阁不书名。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十五 龙旂前导

明代 林熙春

已敕风师净帝畿,千金复以饰龙旂。不缘猛士高搴住,旂上双龙已欲飞。

送宗人鹏扬之闽桃源司三绝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并州廿载己参商,剑气光芒犹在望。君到故人如有问,祗云双鬓尽成霜。

送揭阳何明府告归侍养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到处逢人口是碑,思莼且未及瓜期。高山流水赓馀韵,何武原垂去后思。

谢将乐缙绅贺六十

明代 林熙春

忆昔操刀领上游,百年虚度几春秋。幸从玉简依云住,梦到金华泛月游。

自愧一乡鸠刻杖,何劳千里鹤添筹。衡茅己就疏狂癖,海上遥瞻紫气浮。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一 礼部请郊

明代 林熙春

春官尺疏请亲郊,尧舜垂俞重泰交。万国欣闻传盛典,楚臣先敕采包茅。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