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林希逸
当日筹边事偶蹉,追尤未已意云何。纵令君实谋时短,不道伊川好处多。
送陈伯厚试上庠
才华早已逼难兄,声动贤关指日听。万卷饱看双眼碧,一篇聊换半身青。
三都赋出愁无纸,千佛名题会有经。投老溪干吟送别,旧游回首梦炉亭。
安丰作
塞北悲笳起,淮南古木疏。风高疑唳鹤,水落见叉鱼。
俗仅传丹鼎,人谁问枕书。因吟招隐赋,久客自嗟嘘。
赵庸斋挽诗 其二
品题人物妙权衡,在日江湖有重名。为国得贤八君子,登门执贽几书生。
少游辇路心交久,晚见南华口义成。欲序未酬诗卷在,相知可独是同庚。
李提举 其二
早岁声喧翰墨场,晚寻兰芷到湖湘。刘郎未得文章力,涪老空怀书传香。
埋璧奈何从石衒,好竽滋甚况琴亡。山房宿处成终诀,怅忆交情四十霜。
卢汀州
名落江湖岁月多,白头还止梦多刀。胸藏千载心期远,识尽诸贤眼力高。
慷慨当筵谈抵掌,淋漓满壁醉挥毫。空山埋去泥销骨,何日人间见此豪。
赵通判挽诗 其二
碎剧更尝久,跻攀鬓已皤。题舆嗟命啬,制锦得名多。
铭好传千载,梁摧付一窠。书丹惭钝笔,回恻甚于苏。
己巳元日二首 其一
诸祠谒后乡团拜,得健多惭造物怜。老去一毫无杂念,閒来六度见新年。
饭蔬老幼呼同席,记礼儿孙讲半篇。此事此朝为例卷,清贫聊且守家传。
看风穴语偶然有感
一点关心道即非,到关心处又谁知。渠宗为此犹垂涕,益信傍人不是痴。
题徐司理诰
端拱雍熙诰尚存,栖鸾衣钵诧曾门。龙飞黄敕新来好,先辈名家又有孙。
雨山徐总管袖诗见访以道间见梅而作少留一夕次韵为别 其二
天放寒梅三两花,殷勤妆点淡花涯。巡檐索笑忘霜冷,倚树长吟待月斜。
君去定趋丹凤阙,我閒但占白鸥沙。孤山好处空回首,典祀何时到玉华。
送王少逸还乡
点点琼花上旅衣,还乡心壮任衣欺。飘零为客看归客,记忆来时惜去时。
家书一半凭君说,客里三千尽梦随。握手桥门重约在,芒鞋莫便厌奔驰。
屋上乌亦好
我访山家友,遥看屋上乌。不知何事好,所爱与人俱。
竹外参差瓦,檐间八九雏。只应交缱绻,却喜汝喧呼。
谁赋牙高啄,因吟尾毕逋。待令鸥可狎,物我两俱无。
挽后村五首 其四
云鬓登堂老,论文四十年。忆曾同宿处,说到未生前。
精妙无双手,赓酬共几编。耽禅生笑我,去作海山仙。
题新稿
少日无端苦学诗,倚楼面壁总成痴。断无子美惊人语,差似尧夫遣兴时。
最上宗风埋没久,新来家数见闻知。吾生恐被师传误,自比灵云更不疑。
别吴帅恕斋 其二
猎猎江滨万綵旗,恋恩非止送公时。贤如司马家求像,教比文翁学有祠。
半月趣行三被旨,残年惜别两攒眉。东南民力闽尤困,到日论思首及之。
金买长门赋
谁买长门赋,闺愁不自禁。寸肠抒万恨,一字直千金。
菲薄聊为寿,凄凉要写心。珠帘春寂寂,玉户夜沉沉。
语妙钱何惜,宫閒恨转深。文君因自笑,我有白头吟。
和后村三绝句 其三
衰翁分已绝尘缘,自和新诗醉击辕。不是灯灯相照者,个中消息也难言。
龙马负图
八卦将呈露,天宁秘此图。出因龙马负,瑞与凤麟殊。
八尺非常种,千年有此驹。皇穹开易象,绿字见珍符。
鸟迹文非比,龟畴数亦俱。渥洼何足咏,谁复羡西都。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四
梦如为鸟何妨乐,计得于鱼底是愚。化化生生机在目,紫阳深意注阴符。
送林少嘉西上
声名早出自儿曹,埸屋尤推笔力高。老大诗魔空白发,几多榜少已青袍。
穷通有道吾何畏,文字随时看所遭。簪取宫花归锦后,不妨痛饮诵离骚。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读敬箴作
为郎牧羊
滩声起鱼眼
黄倅内子挽诗
己巳元宵雨
寿溪刘岩傅唐御史之裔乃翁国学前一辈同舍也筑新居名曰西村以此求 ...
送方兄
别莆阳郡斋张文学归建安用后村韵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 其一
杜宇呼名语
偶怀丙午丁未同朝诸公怅然有感壬戌再预经幄先帝犹记小臣为安晚门 ...
送戴兄西上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七
与陈同舍饮三元楼
吊青冢
山鸟暮过庭
七月十五日作
适轩黄革叟挽诗 其一
与友人论文偶作
再和前韵谢后村惠生日词 其二
翁踏孤舟立 其二
隔竹敲茶臼
客星
落日见渔樵
用韵答徐古为
吴帅用前韵以别再赋以谢 其二
寄题陈非潜达观堂
风破寒江迟
晚步偶成
游应天寺
戏效刘苕溪十二辰歌
郊行即事二首 其一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 其三
老来犹喜看书清晨有警书以自砭 其二
送泳宰安溪 其一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 其二
林甲父
癸巳再入京宿璜溪寄二弟
白鸟去边明
祖二疏
谢石塘小孤山惠酒
世味
赵虚斋挽诗 其一
田园杂兴 其一
三文祠堂七月二日礼成作 其三
雨中怀后村石塘之约爽矣
再用前韵谢桃巷 其三
机舂潺湲力
月仲重九生朝喜赋二首 其二
挽后村五首 其三
和后村记颜一首
咏松石
臂痛六言 其一
送吴子谦西上
占岁
三偈寄白沙和尚 其三
山村人暮归
敲云问名氏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