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初晴,祭扫青草湖有感,归成四律以写哀衷 其四

初晴,祭扫青草湖有感,归成四律以写哀衷 其四

清代 林占梅

在地愿为连理枝,孜孜私语鬼神知。死而有识应留憾,病到无名倍可悲。

伤逝惠连留短句,悼亡潘岳费新词。数年别泪知多少,和墨频吟薤露诗。

诗人林占梅的古诗

春郊即景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红塍十里尽平坡,绿树青山野趣多。行过村南与村北,好风处处送秧歌。

雨夜闻蛤

清代 林占梅

潇潇细雨养莓苔,杏脸初舒柳眼开。夜静倍知春意好,晚风时送蛤声来。

偕诸友人西池泛月,分韵咏洞箫得「城」字

清代 林占梅

狂歌常作不平鸣,和我阳阿激楚声。孤鹤唳空音断续,老龙吟水韵凄清。

道人筠管高低奏,学士匏樽慷慨倾。共泛西池今夜月,不堪回首阖闾城。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 其一

清代 林占梅

长松无数护吟楼,一派涛声枕上幽。读罢「黄庭经」一卷,横琴再鼓「碧天秋」。

北村访曾籋云先生归途口号

清代 林占梅

先生家住翠云窝,往访归来踏窝莎。路出炊烟乌桕树,桥回流水鸭头波。

平畴鸦落随牛去,窄径人停让马过。况值清和天气好,薰风处处送秧歌。

读刘苍石广文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可掬春风煦且清,持衡待士总和平。吟章藻思齐三凤,学业薪传在一经。

黄绢选词徵妙语,碧纱囊句护佳名。惭予秃尽文通笔,唐突西施感愧生。

过青草湖有感

清代 林占梅

群峭渐丰肌,层峦皆没骨。沮汝践溪毛,蒙茸披石发。

四顾尽芳荪,苍然欣秀越。凋零曾几时,万绿来何突。

野草自无心,春风吹乱发。中含造化机,乘势不能歇。

对此触我怀,低头频咄咄。伤我同心人,一朝遽颓蹶。

华、扁难回春,千秋感存没。祭扫罢归时,沾襟泪连滑。

自内湾庄晚归田舍

清代 林占梅

揽辔层巅上,川原极目长。溪流翻夕照,山色放秋光。

栖鸟喧深树,归牛下远冈。炊烟三五缕,遥瞩认田庄。

病中即事

清代 林占梅

卧疾连年气不扬,新愁旧事总回肠。儿童望色时相慰,肌肉消形每自伤。

却病无方徒服药,求神有应愿随香。于今二竖都驱遣,积善还当答上苍。

双溪观石窍泉,晚归灯下作示同游诸友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寻声共觅登山路,断续横斜途错互。荒蹊翠葛拂罗衣,曲磴苍苔印芒履。

两道灵源山中溢,瀑布喷从石窍出。美味沁脾酌醁醽,清音漱石鸣琴瑟。

彻底照人清且鲜,千枝万派落畬田。有人搆屋临幽澳,镇日高眠无剥啄。

泉流绕砌茗堪烹,松影当窗书可读。隐逸能方郑子居,应接不暇山阴目。

雨过月朗空山静,榻上焦桐慰幽独。我思就隐水云乡,结契烟霞意味长。

祗因未了显扬愿,尚有黄粱梦一场。一场尘梦浑如寄,岂甘久作风尘吏。

他年琴鹤谷中来,耕读为家初心遂。男婚女嫁向平年,桐帽棕鞋任游戏。

日暮高歌乘兴还,者番淤乐信难攀。路人问我何乐此,我笑未答意自閒。

君不见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冲寒过杨梅村遇雨

清代 林占梅

薄暮过荒村,茅檐护竹垣。人寒如鹭立,犬健作熊蹲。

老树风前舞,浓云岭上屯。滑泥行不得,听雨倍消魂。

春郊即景 其一

清代 林占梅

沿村萝卜白于霜,油芥花多匝地黄。开遍夭桃与秾李,春山如笑亦如妆。

雨后醉归,香山道中憩野人家

清代 林占梅

笋舆乘雨出郊扃,野叟迎人请暂停。羡煞平畴无个事,鸦锄放处麦青青。

雨后行金包里道中

清代 林占梅

笋舆随屈曲,数里入金包。急水号鱼■,深林隐鸟巢。

石奇岩踞虎,藤老壁蟠蛟。客过层巅路,如行远树梢。

十五日郊迎朱丹园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饭罢乡村日始升,牧童三五发鬅鬙。牛高人小骑难上,拣得斜坡垫脚登。

内湖夜泊

清代 林占梅

修竹环村柳绕扉,小舟移向绿扉依。疏林霜冷鸦声咽,远浦星疏蟹火微。

乱苇摇风喧断岸,孤篷引月近寒矶。忽听笛韵沧浪起,知有渔翁罢钓归。

题剑潭村家书屋

清代 林占梅

富贵、神仙未易兼,贫饶清福复何嫌。一湾流水青环屋,万笏群山绿入帘。

摊饭人方眠石倦,品茶我亦饮泉廉。眼前风景皆诗料,好句谁能信手拈。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 其六

清代 林占梅

盘根老树倚云烟,斗室浓阴欲暮天。一道寒流穿石出,品茶喜有自来泉。

与张鉴三

清代 林占梅

燕翼谋贻老景饶,平居无谄复无骄。家庭德誉原功艺,幕府才名比郤超。

廿载时光嗟浪掷,半生交好叹凋寥。不堪重话愁中事,昔日干云气已消。

晚泊岭南,明朝拟过鸡笼

清代 林占梅

晚泊苍崖旅思寥,邻舟有客和寥箫。林端兔影中秋月,岭下鸡声半夜潮。

胜概却凭毫底写,闷怀长藉酒中消。来朝又跨征骖去,浩渺烟波第几桥。

林占梅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