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九芎林庄晚归即景

九芎林庄晚归即景

清代 林占梅

人影西斜暮色微,萧条满目思依依。漫空云作糊涂态,撼树风施跋扈威。

岭背林喧寒鹊噪,溪头水急晚潮归。回途倍觉阴霾甚,山市家家昼掩扉。

诗人林占梅的古诗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五

清代 林占梅

国计艰难帑藏倾,一波甫息一波生。牢骚诗有伤时语,忧愤歌多变徵声。

惟有痴顽蠲未了,尚馀垒块叹难平。自嗟身世同狼狈,薪米营谋亦屡更。

鸡笼事平撤防,喜赋

清代 林占梅

蛟害欣闻仗剑除,喜看寰海镜清如。孤军扼险当关虎,小丑跳梁咏釜鱼。

兵气全销吟望惬,饶歌高唱凯旋徐。旌旗焕彩鞭丝软,整策花骢返草庐。

石门道中遇雨,舆中闷卧口占

清代 林占梅

危途泥滑滑,仆马欲消魂。雾重埋山市,涛狂撼石门。

溪桥经雨断,岭树受风喧。彷佛闻鸡犬,欣然已近村。

宿大坪庄,夜半风雨骤至,走笔率记

清代 林占梅

迢迢仆马西南出,行到山庄刚落日。绕屋更无竹与松,满园惟有芋和栗。

缭垣独舍鲜邻居,上下数间皆斗室。除尘解橐理明灯,始馀隙地堪容膝。

芦帘草阁壁泥涂,竹榻槿篱户蓬荜。村中夜静绝更筹,床下秋深鸣蟋蟀。

频频转侧梦难成,惝恍中心如有失。忽听阶前飞雨骤,重闻屋角迅雷疾。

狂涛汹涌势澎訇,万马争奔声怒叱。排山倒海震撼来,四体摇摇心胆慄。

照户方惊熌电光,破窗更讶飓风䬆。此时枕簟一齐冰,陋屋难将风窦窒。

拥衾不敢偶伸头,满屋昏昏黑如漆。可怜旅舍本凄凉,那堪风雨增萧瑟。

梳头见白发一茎戏作

清代 林占梅

壮年三十出,华发一茎生。揽镜仍韶景,逢人慰寿徵。

半斑虽尚未,拔白亦中惊。独我知其故,多伤离别情。

官渡门两傍极似严子陵栖隐处

清代 林占梅

岸上几家还竹屋,溪边无数钓鱼舟。俨然七里泷中过,两面青山夹水流。

赤嵌城野望

清代 林占梅

登城閒眺望,触目起离愁。荒草迷行径,斜阳黯戍楼。

壮心磨盾鼻,归思指刀头。沧海茫无际,谁乘破浪舟。

自双溪石

清代 林占梅

一雨田原足,芳荪夹岸生。身轻争马健,径窄让牛行。

溪树连空远,山云积涧平。清游归去晚,数里夕阳明。

赠家子范明经

清代 林占梅

相逢一笑大瀛东,况复龙田谱序同。慧业生从金粟影,神姿清比玉兰丛。

直倾三峡文波阔,横扫千人笔阵雄。他日端门看缓辔,诗章早上御屏风。

读卓人孝廉「逐疫行」,走笔率成绝句 其一

清代 林占梅

嗷嗷到处听哀鸿,鹃血今尤匝地红。召伯不来屠伯至,欲教浩劫遍瀛东。

倪敏堂参戎四月十四日病殁于台镇中营任内,惊闻讣音,作诗哭之

清代 林占梅

蓦地惊闻到讣音,台阳又见将音沉。朋情金石君为最,交谊芝兰此独深。

被谤马援冤刺骨,难封李广痛铭心。伏波横海功何在,举目诸孤泪不禁。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危岩万仞瞰平阿,海甸秋清气候和。一带云林环雉堞,望中城阙失嵬峨。

自大坪庄晚归口佔

清代 林占梅

夏木悬崖万叶繁,平畴俯瞩遍烟村。云移林影封岩屋,山趁溪流出海门。

极浦一轮红落日,接天十里绿平原。独行始觉归途远,新月如钩色尚昏。

书感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海陬方遘乱,淮上久遭兵。烽燧连天起,鸱鸮匝地横。

庙谟宁失策,臣力少乾城。拔剑闻鸡舞,悲歌涕泪倾。

题郑芷亭仪部

清代 林占梅

悬车藉此养閒身,大隐何须避市尘。山水有情皆入画,园林无日不生春。

传经也有吟诗婢,载酒还多问字人。书带君家原得种,更欣兰桂绕阶新。

夜宿清水岩僧舍

清代 林占梅

幽区秋色晚,日夕倍生凉。地险夕多石,林疏叶落霜。

寒泉分细濑,明月碎流光。鹤梦危松稳,

望儿既殁,刘姬因痛子,病将不治。又值时艰,感述一首

清代 林占梅

翀霄无翼可高飞,默计平生志飞非。盛世功名羞卜式,传家世业愧宏微。

营谋几肖鲇升竹,动作频同马受鞿。难得童时真乐境,卅年回忆尚依稀。

厅幕张君秋汀

清代 林占梅

错爱如君愧不胜,通灵有笔遣閒凭。原非米石承称赏,若寄桓厨必化腾。

巨眼一双殊阮籍,置身百尺拟陈登。殷殷雅谊常铭感,此债思偿恐未能。

读家和靖公「书孤山隐居壁次」韵,题青草湖孤山别业

清代 林占梅

山水未深猿鸟少,幽清人境便为居。虽睽天竺三千里,此亦孤山可结庐。

雨夜闻蛤

清代 林占梅

潇潇细雨养莓苔,杏脸初舒柳眼开。夜静倍知春意好,晚风时送蛤声来。

林占梅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