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占梅
啁啾村学草堂前,咕哔声中一叟眠。赤脚蒙童三五个,案头犹倚牧牛鞭。
过郑氏小庄 其二
历历孤烟起远岑,蜂腰桥隐绿杨阴。小亭坐久忘归去,不住清蝉头上吟。
师韫轩杂咏 其四
荷亭竹榭共乘凉,贪睡嗤侬午梦长。独自看书消永昼,碧纱橱内静焚香。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 其二
雨后空山夜气清,如银月色远峰明。翛然久坐云根上,云里幽泉自在鸣。
师韫轩杂咏
绿窗绣罢对敲棋,女伴机锋亦可儿。回首见侬忙避去,不知侬立已多时。
与客谈乾草湖山景偶成
瘴重云封密,山高日出迟。岩腰樵径险,岭脊戍楼危。
乱树缠长棘,深林叫怪鸱。燐燐多鬼火,隐约夜阑时。
山阴余慎斋
函丈追倍已廿年,何期此日遽登仙。身游莲幕公门久,家与兰亭胜地连。
金石交情能慎重,斗山学业叹精专。望风犹想仪型在,触目遗容总怆然。
秋夜书怀 其一
空斋寂坐感牢骚,一片秋声起怒涛。大海鱼龙方叫啸,中原鸿雁更哀嗷。
四城杀气传金柝,万里雄心付宝刀。闻道神京呼癸切,挽刍无计首空搔。
元旦望阙 其二
星云纠缦日华明,舞踏雍容佩玉鸣。草莽微臣无别愿,妖氛早息颂升平。
秋感五首 其四
月冷霜高夜气冲,残灯四壁遍冲虫。琴书有味堪为伴,山水多情最系衷。
半世浮沉嗟往事,一年容易又秋风。可怜早岁干云气,浪掷居诸玩愒中。
述癖
痂嗜何须笑古人,天将奇癖付吾身。购琴价重甘捐产,养鹤粮多肯指囷。
藏酒款宾非自饮,解囊赠客不言贫。耽吟更至忘眠食,一字推敲苦费神。
题郑芷亭仪部
悬车藉此养閒身,大隐何须避市尘。山水有情皆入画,园林无日不生春。
传经也有吟诗婢,载酒还多问字人。书带君家原得种,更欣兰桂绕阶新。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七
碌碌尘中少赏音,此生风骨自崎嵚。迎人肯作宣明面,谋国当如汲黯心。
但得山中长啸傲,何能泽畔免讴吟。知几自古惟明哲,事到非常岂易任。
连日为风雨所困,留宿圭柔山田家,□以遣闷
魂梦频惊动地雷,争奔万马竞喧豗。崩崖骇浪乘潮至,撼屋狂风挟雨来。
水漫溪渠流更急,云封林壑闭难开。连朝闷卧茅斋下,一卷新诗手腹裁。
入青潭口占 其二
溪流千折转,云壑万重深。古寺穿危磴,孤村隐茂林。
山幽无瘴气,地僻有滩音。偃息长松下,跏趺复鼓琴。
师韫轩杂咏 其三
生成慧性善传神,花卉翎毛总逼真。毕竟带些幽媚态,新篁爱学管夫人。
赠白少溪
青衫此日著瀛东,司马风流与东同。几卷歌词流倒峡,一枝画笔健生风。
莺花逸趣消行旅,诗酒馀情话退公。珍重年来亲炙意,微名已入品题中。
入鲤鱼潭番社清丈田甲
尽日似劳薪,篮舆俯仰频。社丁言鴃舌,田甲册鱼鳞。
面目浑疑鬼,情形不类人。除将妻子外,餍饫最相亲。
本厅侯恩子荣
觞祝兹逢耳顺年,遥遥花甲正周天。身当老境筋骸健,名策清时福寿全。
袁守心田同佛子,邺侯气概拟神仙。会看玉杖扶行稳,与宴欣符叟满千。
初晴,祭扫青草湖有感,归成四律以写哀衷 其四
在地愿为连理枝,孜孜私语鬼神知。死而有识应留憾,病到无名倍可悲。
伤逝惠连留短句,悼亡潘岳费新词。数年别泪知多少,和墨频吟薤露诗。
登大屯山口号
腥风掠地战荆蒿,原兽惊人竞遁逃。回忆旧时较猎处,鼻端出火血沾袍。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 其一
入青潭口占 其一
嵌城东园小住
将近新庄口号
再游北郭园,戏柬郑荫堂
温陵故友翁汝哲茂才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六
书叹四首 其一
八里分港冒雨返棹
双峰庄新晴晓望
内湖庄登眺口号
晓过青草湖村
次吴鉴堂二尹
晚过剑潭寺留题二首 其二
夜同戴芝轩煮茗弹琴即事
入金包里庄憩佃人家
乱后经红毛港有感
艋川书叹 其二
秋夜感旧作
闻内地近信书叹
水返脚庄雨后晚话
冲寒由小径入霄里
自芝兰晚归新庄
六言绝句四首 其一
奉答树人师复用送别 其二
哭曾籋云先生 其二
过青草湖有感
偕戴山人宿栖云岩
夜卧有感
入内湖山
过陴角庄
呈台澎道徐树人廉访 其二
途间见分类难民痛述时事
寿芷亭大姻翁七十 其二
重游栖云顶,即景作画并题 其一
送徐树人师内渡
官渡门两傍极似严子陵栖隐处
次曾籋云先生「听鼓水仙曲」原韵奉答
南园即景
双溪口号 其一
香石山房煮茗写兴
闻徐大宗丞树人师讣音,集诸同人为位哭奠,馀痛萦怀,赋成哀挽三 ...
题巢松道人小照
重登大屯山暮望
哭吟村弟
慈孝引
哭黄伟山内兄 其二
官渡舟行
游滴泉岩归饮佃家,醉后题壁
雨夜闻蛤
金山面平冈口号
次韵答白仲安明府「赏菊」作
与容谈及嵌城妓家风气偶成
伏后天气多爽,与籋云先生露坐中庭,随笔成十韵
厦门杨石松
上大姑嵌观音亭,马上口号
籋云先生、松潭广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