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占梅
荦确遍沙湾,匆匆薄暮还。风腥知近海,日暗欲衔山。
策蹇粘泥滞,浮鸥踏浪閒。遥瞻阛阓接,犹在莽苍间。
内湖道中
日暖风和正插田,嫩苗遇雨倍田田。营巢鸠拙呼雌共,放軏牛閒带犊眠。
四壁云烟供啸傲,一村泉石足流连。何时结屋双溪畔,抱鹤携琴拟散仙。
温陵故友翁汝哲茂才
具有凌云志,相期岂一衿。佳音频洗耳,制课望关心。
学羡三冬足,交论两世深。临歧重握手,惆怅漫成吟。
树杞林村即景
一村风景倍翛然,杂遝峰峦断复连。鸟趁白云齐度水,人随黄犊共耕烟。
山溪逼仄挤奇树,石嶝嵚
秋夜书怀 其一
空斋寂坐感牢骚,一片秋声起怒涛。大海鱼龙方叫啸,中原鸿雁更哀嗷。
四城杀气传金柝,万里雄心付宝刀。闻道神京呼癸切,挽刍无计首空搔。
寿芷亭大姻翁七十 其二
苍颜白发眼方瞳,到处争看矍铄翁。班列文鹓翎本翠,健如老鹤顶新红。
诗书裕后传山左,甲第开先冠海东。我亦荣施誇梓里,蒹葭叨倚玉兰丛。
赤嵌城野望
登城閒眺望,触目起离愁。荒草迷行径,斜阳黯戍楼。
壮心磨盾鼻,归思指刀头。沧海茫无际,谁乘破浪舟。
籋云先生、松潭广文 其二
胜景都收付锦囊,卜居漫羡白云乡。花教环屋三弓辟,书可传家万卷藏。
在手酒杯堪遁世,随身竽木偶逢场。年来学得嵇生懒,尽日园林日徜徉。
游内湖庄雨后偶成 其一
南山骤雨北山晴,半树犹馀夕照明。独向小桥閒立处,倚栏得得听泉鸣。
蓬感五首 其二
世事纷纭似乱蓬,一年容易又蓬风。连营刁斗音相递,隔地烽烟道未通。
骐骥已空今冀北,鸱鸮犹踞古江东。中流击楫平生志,无米之炊计易穷。
游漱石山人幽园,题壁即赠
镇日幽斋事啸吟,池前漱石映清阴。苍松偃盖浑难画,白鹤登堂为听琴。
重叠图书张邺架,玲珑秘阁肖云林。羡君独得岩栖趣,地僻尘音未易寻。
防冬
初冬时节届,防守慎编氓。纵火守围屋,鸣枪贼劫人。
村庄多「把径」,商贾勿孤身。炮匮随修筑,家家击柝频。
咏三貂岭
叠壑重岩百状呈,淡、兰于此判疆城。山深路自云中出,岭峻人从树杪行。
夹道花从风里馥,悬空水带石头鸣。嵯峨几欲登天似,浓霭还多扑面生。
宿大坪林祖师庵
禅堂真寂静,小坐惬幽情。林密泉声隐,花深夜气清。
窥琴松月下,扇茗竹风迎。我欲诛茅住,岩边构两楹。
双溪口号 其一
石田茅屋正当溪,绿叶阴森万木齐。一径飞泉悬峭壁,夕阳时节过山西。
读吴修轩上舍
渊然学问古为徒,岂藉申、韩作徒图。命笔每开生面目,论文曾下死工夫。
书真元凯耽同癖,画爱云林笑并迂。角逐名场身欲老,照人肝胆近今无。
厅幕张君秋汀
错爱如君愧不胜,通灵有笔遣閒凭。原非米石承称赏,若寄桓厨必化腾。
巨眼一双殊阮籍,置身百尺拟陈登。殷殷雅谊常铭感,此债思偿恐未能。
由石门过圭柔山道中口号
历过峰峦又水濆,冈田万顷一溪分。几多黄鸟栖红树,无数青山隐白云。
诗思剧怜秋色晚,客途常怯夕阳曛。马蹄踏遍嵚
南征八咏 其六 傍晚登西城楼感述
极目烽烟接远苍,哀声几处断人肠。云含杀气迷征旆,沙逐腥风过战场。
四野荒庄同陆氏,满城废屋类昆阳。抚民但愿来阳寇,恤典顿邀降建章。
赠宗朗如
平生同谱倾心少,此日论交见面迟。琴不安弦希靖节,诗多入画肖王维。
门无俗事清閒惯,家有幽轩结构奇。最羡一堂联棣萼,天伦乐事庆怡怡。
往观音山祭扫,小憩佃人家
篮舆随径曲,四顾爱晴妍。吠犬喧村舍,飞禽集墓田。
岩阿穿汲井,竹杪散炊烟。偃蹇茅堂下,清哦意洒然。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狮头崖高望
与容谈及嵌城妓家风气偶成
读卓人孝廉「逐疫行」,走笔率成绝句 其五
读刘苍石广文
香山暮归
雨夜闻蛤
致新任台湾道吴桐云
闻内地近信书叹
盐水港归途
溪前晚步
哭曾籋云先生 其二
族姑余母贞节孝词
过郑东平王墓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
十月初三日纳侧室杜氏
凤山崎归途暮望
水返脚庄雨后晚话
入金包里庄憩佃人家
频年曲,答萧荐阶
家翔秋
书叹 其四
遥望五指山
次韵答白仲安明府「赏菊」作
夜不成寐,作此自遣 其一
书感 其二
雨后石门道中
咏金银山
游滴泉岩归饮佃家,醉后题壁
连日为风雨所困,留宿圭柔山田家,□以遣闷
内湖夜泊
步家薇臣「归赴秋闱」原韵送行
鸡笼事平撤防,喜赋
山阴陆少海
途次西螺驿口号
病中即事
师韫轩杂咏 其三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四
关渡舟行即事
哭黄伟山内兄 其二
因公自后垄归,行高崖上,感怀口号
感述 其一
泛舟鸡笼
金包里横冈远眺
乱后逢李霭云感作
秋望感怀 其一
团练
重入双溪
乌眉崎遇雨
新庄别馆月夜
近接移知,以克彰微芳,蒙上恩赏加布政使衔。三月十二日,望北叩 ...
偕戴山人宿栖云岩
本厅侯恩子荣 其二
宿芝兰庄
再游北郭园,戏柬郑荫堂
与张鉴三
春郊即景 其三
高楼秋望感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