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凌云翰
木奴花发四邻香,静里偏知日晷长。坐久出门看野色,乱山平处是钱唐。
方季长红梅翠竹二图 其一
江县红梅放,雪中先满春。杏园消息近,为报探花人。
中秋对月次张行中韵
桂树悬香四散飘,金风玉露满璇霄。中秋有月偏澄澈,万里无云倍泬寥。
壮志每从诗上见,闲愁都向酒边消。美人莫道音尘绝,只隔盈盈一水遥。
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 其七 山市晴岚
山气不成雨,晓晴人趁虚。相逢尽相识,大半是樵渔。
送逯宏希远
上书曾达圣明朝,充贡仍随使者轺。蝌蚪光生周与籍,凤凰声应舜箫韶。
杨雄献赋才无敌,逯石传家曾已遥。抍得梅花当杨柳,春风又送木兰桡。
送赵执中会试
圣主求贤在养民,儒生睹国早充宾。一千里外知鸿鹄,四十人中见凤麟。
画舸溯风瓜渡晚,青袍沾雨杏园春。泥金帖子须先寄,好向高堂慰二亲。
己未端四复初以村居述怀及午日书事见示因次其韵 其二
节物惊心易感人,枇杷黄熟雨初匀。新醪若得频刍瓮,旧服何妨重补纫。
门插艾枝成故事,粽包菰叶送比邻。村居此日方泥泞,奇字谁能问子云。
俞文辅竹石
怪石玄云立,修篁翠雨垂。虽非与可笔,消得子瞻诗。
拙庵为仲和赋
灌园抱瓮不辞疲,日入还思偃息时。鸠占鹊巢应笑拙,蝉遭螳臂竟成痴。
幽居子美留唐咏,乞巧宗元记楚词。闻说一庵天目上,欲寻高适重相期。
送崔彦晖分教临安
临安古邑带山溪,送客西行意欲迷。高适故人怜子美,崔群交友愧昌黎。
弯弓射圃秋观雁,看剑灯窗夜听鸡。昭代英才初乐育,离觞不用惜分携。
鉴湖八景为周履常赋 其六 筼筜坡
旧说筼筜谷,如今别有坡。为怜清节好,不厌绿阴多。
暖逼冬生笋,凉深夏近荷。中郎如到此,应更择良柯。
孔子送周元亮先生因以诗索之
秋风篱落漫徘徊,那得黄花大似杯。谁送草庭三四朵,可能分寄一枝来。
镜湖渔隐
家住镜湖流水东,门前日日藕花风。酒船不用寻狂客,渔钓犹能学放翁。
九鼎一丝轩冕外,千岩万壑画图中。沧浪歌罢无人听,惆怅归来月满空。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二 其十四
狂蜂浪蝶尚飞翻,春去浑无一点痕。秪有东风知客意,乱吹花片拥篱根。
忠孝图
葵萼倾心向太阳,萱花树背在高堂。忠臣孝子如佳卉,凭伏丹青为发扬。
扇面画竹
故人清风,美人明月。胡为来哉,君子之节。
滕王阁图
画栋朱帘云雨间,朝看南浦暮西山。风帆不送诗人到,高阁临江亦等闲。
为沈竹窗题竹梅二图 其二
寻花曾记历山坡,年后如何却厌多。赖有小窗横幅在,空将老眼重摩挲。
顾定之墨竹
淮南善画竹,其世宗虎头。前身萧恊律,后身文湖州。
浓墨逼景献,健毫从澹游。清如李息齐,劲若柯丹丘。
子昂固莫及,仲敏或可侔。素得金错法,向背分刚柔。
兴来秪一扫,挥处踰双钩。两叶已笼夏,风枝仍报秋。
遂令爱竹者,不必穿林幽。尝闻维摩像,神光烛遐陬。
何如君子容,苍颜照清流。胸中有渭川,湛水同悠悠。
载歌瞻菉咏,吾其企前脩。
梨花画鸠图
年年寒食节,院落梨花吐。何处鹁鸠鸣,纱窗夜来雨。
送诏使还京
南闽西浙路犹赊,顷刻思光遍海涯。五夜星辰呈贯索,九天雨露逐皇华。
归期已过清明节,行色将迎紫禁花。风虎云龙当此日,颂成须献帝王家。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高士谦墨竹 其四 雪竹
杨妃春睡图 其二
梅仙图
送徐文年归严陵
梅花清梦为沈士敬赋
王元章墨梅并次诗韵
林子山画二首 其一 春山趣游
美人图 其一
题白云孙画 其一
赵氏碧筠轩
豳风图
送沈钦叔屯种苜蓿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一 其二十五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六 其六
如存堂为程进珉赋
景献太子墨竹
吴以道扇
集古句题苏小小像
送王士端赴成均
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 其八 江天暮雪
咏海棠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一 鹫岭雪峰
江山高远图为马宪章赋
洛神图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六 其十八
雪中骑驴图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十二 其二十四
沈思礼画 其一
徐子方竹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六 其五十四
包涛玩月次睢宗吉韵
草堂图
马虚中剡溪图 其一
贾岛推敲图
布谷篇
送金叔刚以慱学赴京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一 其三十七
上元会饮次俞紫芝先辈韵
赠于友直写生
刘文质松溪小像
送云季昭为海昌训导
赠周宗性龙成教谕
王叔明画次张一笑韵
雪中八咏次睢宗吉韵 其五 雪雁
素华内景为毛启宗赋
题吕信夫传
鸣鹤遗音 苏武慢 其三 并序
戊午七月六日书事 其一
香奁八咏 其八 云窗秋梦
悼王晦岩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十 其四十六
七月朔寿徐大参五十韵
画兰 其一
题梅用张蜕庵寄杨村居韵
芍药次王士中韵
辛亥岁秋帘分韵得上字
包山玩月次睢宗吉韵
画马为顾彦明赋
洪武壬子夏六月望日赍诏新城事竣县令徐安卿邀饮池上出诗见示因次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