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凌云翰
圣主求贤在养民,儒生睹国早充宾。一千里外知鸿鹄,四十人中见凤麟。
画舸溯风瓜渡晚,青袍沾雨杏园春。泥金帖子须先寄,好向高堂慰二亲。
鬼猎图 其一
飞鹰走狗猎山坡,狐兔全驱入网罗。不有唐家钟进士,人间魑魅更应多。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七 苏堤雪柳
寒梢不耐北风狂,何似东风万狂黄。西子画来螺黛浅,苏公行处马蹄香。
兰同旧叶堪为佩,藕比新丝可织裳。待得春归飞絮乱,画船移近柳边傍。
咏长桥
飞梁压水跨虹腰,知是吴江第一桥。安得鲈鱼共樽酒,秋风亭上酹三高。
林塘幽乃会稽陈惟贤轩扁又号西畴因赠诗 其一
贺监湖头一曲开,林塘幽处著亭台。青山在上水在下,黄鸟自啼鸥自来。
棋局不移长对奕,酒船才放即衔杯。会稽我昔曾游地,杖履何时得重陪。
渔村暮景图
鸦乱暮林近,鲈肥秋水深。江南无限好,图画亦关心。
钱塘十咏 其五 悭山霁雪
快雪时晴春尚悭,梅花开遍旧悭山。入林僧舍浑迷路,隔岸人家尽掩关。
茶鼎旋烹新水活,钓舟空伴白鸥闲。因思李及曾来日,童子开笼鹤未还。
宋授之春山隐居图
楼倚东风外,凭高取次吟。柳低黄鸟近,日抚翠屏深。
世换如收局,人亡不在琴。凄凉图画里,愁绝百年心。
双鹤轩为鲁嗣衡赋
开轩正在西湖上,双鹤偶来能上扉。复陂似托两黄鹄,过我疑多一羽衣。
秪道在阴其子和,宁知去郭昔人非。仙家楼子曾相近,好伴孤云自在飞。
康上人画 其一 雪窗玩梅
林扃掩孤寂,落木无馀声。道人坐空山,那知岁峥嵘。
夜寒窗有雪,渐与茅屋平。不悟梅花閒,但觉鼻观清。
残经未能了,映隙窥微明。愿以第一义,于焉證无生。
松月斋为张克敬赋
斋前尽是长松树,山月来时分外清。龙吐大珠惟一颗,鸾窥圆镜欲三更。
秋声径度窗棂响,夜色斜穿屋角明。不用乘槎天上去,且于江海老馀生。
忠孝图
葵萼倾心向太阳,萱花树背在高堂。忠臣孝子如佳卉,凭伏丹青为发扬。
高士谦所画烟竹
江上秋阴生暮寒,平林浑似老年看。九疑霭霭云深处,更得诗人眼界宽。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七 其三十一
屋后方池可沤麻,暗分流水过邻家。人间有地皆堪隐,不独青门好种瓜。
云门草堂为徐彦钟赋
云门寺近若耶溪,溪上人家云半迷。秋雨正愁茅屋破,春星还傍草堂低。
白鸦谷远松筠老,碧藻坊深海柳齐。何似南州徐孺子,故居新璧待重题。
送章环
昔捧宾兴诏,归途过富春。慇勤寻故友,邂逅识斯人。
黄卷方游自,青云已致身。世家传象笏,郇国本王臣。
陈叔起松石图为峨嵋山人张原题
谁将青李来禽帖,写作苍松怪石图。大厦他年要梁栋,长竿此日拂珊瑚。
辞存飞白看来好,直计兼金买得无。何处曾经照颜色,峨嵋山馆月轮孤。
钩勒竹为沈景王赋 其一
钩勒筼筜叶,浑疑雪压枝。全胜东老壁,诗写石榴皮。
梁大用所作青松红梅二画 其一
仙馆长松老更奇,过门曾见出墙枝。谁传月下蛟龙影,应有风雷起砚池。
杨懋臣以红墨梅二幅赠彦真命题其上 其二
人到英溪识浚仪,寒窗索句重相思。江空岁晚无芳草,聊折琼瑶赠一枝。
画 其六
童子携瓶沽酒,仆夫汲水煎茶。坐对青山扪虱,不妨终老烟霞。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 其十
杨生溪居图
钱塘十咏 其四 北关夜市
送刑部员外郎张时彦侍亲归永喜
送李守约
溪山隐居图为吴以道题
宋授之所作美人欠伸图
悼王壶父
鄱阳王节妇诗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四 其二十八
桂娥梅仙二图 其一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一 其十一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二 冷泉雪涧
分题得秦淮送杜士能
杨妃春睡图 其一
回顾庵
郑敬常函扇
悼沧蟾
题竹并梅兰图 其一
戊午七月六日书事 其二
赵氏碧筠轩
送云季昭为海昌训导
真率斋诗为杨懋臣赋
夏日书怀次沈钦叔韵
钱塘十咏 其一 东海朝暾
为安道题墨竹
画扇 其一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八 其三十二
次无溢满上人纪梦诗韵
剡西八景为开明空相寺僧华月江赋 其四 竹窗挹秀
鬼猎图 其二
画 其四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五 其五十三
徐子方竹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九 其五十七
刘耀卿雪景
豳风图
林子山诗意扇面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二 其十二
送丁自南代祀嵩岳还龙虎山
行素斋诗为韩性孜赋
大方圆上人有亭扁客航在越上远林先生索赋
思云为松江褚伯嘉赋
画 其一 子陵
太白像
钱塘十咏 其三 浙江秋涛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四 其五十二
己未端四复初以村居述怀及午日书事见示因次其韵 其二
凤凰台上忆吹箫 赋凤仙花
听雪同张行中赋约以禁体
香奁八咏 其四 月奁匀面
悼吾子行道士
樵云
送道士杨秋月赴京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一 其二十五
送杨宗元分教海宁
素华内景为毛启宗赋
香奁八咏 其三 金盆沐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