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鬼猎图

鬼猎图

元代 凌云翰

终南进士乃好武,野魅山精皆部伍。蒐田也欲从四时,作气恍如聆一鼓。

铜钲先鸣地欲裂,皂盖后张风为举。蹇驴足跛不受鞭,良犬尾摇何用组。

锦绦未许纵苍鹰,铁絙犹能缚玄虎。跳踉众鬼为卒徒,矍铄一翁作谋主。

或为狼顾背拔鎗,或作猱升前试斧。鸱鸣口应已张弓,蛇偃肩担来彀弩。

身凭大盾宛转遮,手弄飞槌高下舞。坐作击剌众莫当,进退超骧孰敢侮。

狰狞以觉口吐牙,轻捷浑疑臂生羽。逐禽不假御车舆,获兽何劳施网罟。

亦知尘世有司存,颇类神仙足官府。画工后辈效前人,戏笔何年追旧谱。

已无吴生名坛场,复有颜辉好奇古。周易取象车载一,韩子送穷名数五。

如斯情状不易知,更欲形容亦良苦。谩于唐殿啖虚耗,何似渔阳制胡虏。

且须留取作岁除,爆竹一声春满宇。

诗人凌云翰的古诗

送王士端赴成均

元代 凌云翰

青云高步快先登,万里鹏程自此升。经究春秋唐杜甫,志轻温饱宋王曾。

朝廷正欲招贤士,庠序宁辞失友朋。观国充宾须第一,龙蟠虎踞是金陵。

为夏节题子昂画白马

元代 凌云翰

十二天闲烂锦云,世人专美五花文。吴门匹练吴兴笔,一出能空冀北群。

浦长源林亭远岫图

元代 凌云翰

崇山千仞馀,历览不盈尺。亭中人未来,烟霞日朝夕。

竹石扇面

元代 凌云翰

雨细珊瑚晚未乾,秋声一叶满西阑。何人手把青鸾尾,扫退浮云看广寒。

雪中八咏次睢宗吉韵 其六 雪狮

元代 凌云翰

搏雪依稀类若麟,却将毛毳变珠珍。金铃綵索聊为饰,玉爪银牙宛似真。

方讶吼风能吐舌,秪愁见睍莫存身。兽炉兽炭回春处,想像题诗笔有神。

木兰花慢 赋白莲 和宇舜臣韵

元代 凌云翰

怅波翻太液,谁留住、蕊珠仙。向水殿云廊,玉容花貌,几度争鲜。

人间延秋无计,掩霓裳、犹忆舞便娟。画里倾城倾国,望中非雾非烟。

雁飞不到九重天。水调谩流传。柰花老房空,菂存心苦,藕断丝连。

西风环佩轻解,有冰弦、谁复记华年。留得锦囊遗墨,魂消古汴宫前。

郑敬常求题画像因用同姓八事赞之

元代 凌云翰

清白传家古所难,门名通德又开端。履声未近星辰听,早带还经岁月看。

五色云中知姓氏,七株松下具衣冠。毂推驿置非无意,谷口先须赋考槃。

如存堂为程进珉赋

元代 凌云翰

外家宅相不须论,且筑书堂磅故园。珠玉照人甥在侧,琼瑰赠舅母如存。

心同白水伤投璧,自极柯山念倚门。三复渭阳诗意好,为观小序却销魂。

阎仲彬墨菊

元代 凌云翰

立本丹青不自誇,戏拈秃笔写秋花。秪疑风雨重阳日,夜访柴桑处士家。

俞碧窗画紫菊

元代 凌云翰

菊有黄花秋满篱,谁看紫艳半开时。碧窗分得研朱露,写出无声赵嘏诗。

宋授之钟馗小妹图

元代 凌云翰

戏担双鬼当双鱼,小妹停肩雪霁初。莫道丹青资一笑,人间物物是苞苴。

万竹轩诗为沈亮赋

元代 凌云翰

种得筼筜得岁寒,数竿便作万竿看。云闲不觉侵书幌,雪细从教点画阑。

纵有长丝牵紫鲤,可无明镜著青鸾。东阳已赋郊居久,一任新来带眼宽。

沈绍宗东图轩

元代 凌云翰

隐候美孙子,学古将入官。长以空洞腹,负此苜蓿盘。

轩东地颇衍,日出作愈艰。偶得树艺术,永充朝夕箪。

种蔬不欲密,瘦地方易殚。种蔬不欲稀,粝食味易阑。

学圃固云陋,灌园乃所安。杞菊春可揽,葵藿时加餐。

之子方挟策,同寅俟弹冠。不爱东门瓜,不爱九畹兰。

爱此菽水奉,宜尔萱亲欢。有圃当耕锄,有田可游观。

一朝蠖之屈,九万鹏斯抟。相期阆风上,高步青云端。

种菊庵为无锡钱子义赋

元代 凌云翰

绕庵种菊待秋先,不道春苗已先尝。酒效少陵拈重碧,花怜惟演进姚黄。

满城风雨重阳意,三径荒芜几处香。况有惠山泉可试,拟同桑苧对幽芳。

四景图 其二

元代 凌云翰

偶看云起处,指点隔溪山。莫问凉多少,能令羽扇闲。

松月斋为张克敬赋

元代 凌云翰

斋前尽是长松树,山月来时分外清。龙吐大珠惟一颗,鸾窥圆镜欲三更。

秋声径度窗棂响,夜色斜穿屋角明。不用乘槎天上去,且于江海老馀生。

松隐为屠景祥赋

元代 凌云翰

馀杭溪上多长松,雪气遥连天柱峰。蓝田自有韩子记,苍官不受秦人封。

风传虚籁清俗耳,日食扶苓延好容。按图若遂归隐计,杖策许我来相从。

东圆分题七叶坡为王景周赋

元代 凌云翰

森森佳木映阳坡,不比槐阴十讼多。谁见一花如菡萏,人传七叶是娑罗。

漠貂谩藉金张业,月兔空涵海水波。昨夜虚堂闻子落,定知仙客费吟哦。

拟赋桃灯杖 其一

元代 凌云翰

形如新月带微弯,相伴银缸影不单。寸草有心须用尽,双花报喜莫教残。

留连孤主知天晓,沾溉馀膏觉夜寒。赖得主翁频举手,简编宁向暗中看。

是夜宿三一庵次俞文辅题韵

元代 凌云翰

庵在色山下,依坛路稍平。主人多道气,留客见真情。

天籁秋号水,星河夜入城。江心有明月,待得海潮生。

凌云翰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