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凌云翰
字体纷纷变若云,后人惟睹永和文。昭陵一刻谁能学,尽道吴兴似右军。
赠周思温
过却重阳菊未黄,对花聊复举离觞。雄姿未必非公瑾,妙算惟应是子房。
一片白云亲舍远,五更残月客窗凉。功名自谓男儿事,富贵应期在帝乡。
送刑部员外郎张时彦侍亲归永喜
博学登庸岂等闲,为亲捧檄为亲还。阙廷久恋心逾赤,江海重逄鬓欲斑。
日丽凤台辞禁苑,云连雁荡认家山。高堂定想卜乌鹊,五彩衣藏箧笥间。
雪竹地图为彭彦明赋
北风天大寒,平地雪三尺。萧然地窗外,见此万竿碧。
此君有高节,岂但密如箦。类彼地中人,相看共贞白。
谁欤作此画,光景照凡席。形神恍其间,那知故园隔。
岂无九节杖,亦有双蜡屐。清兴如可乘,山阴访陈迹。
林子山画菜上有蜗牛故及之
晓畦春雨细如毛,菜本青肥挟土膏。叶底蜗牛曾湿久,诗人犹欲剌升高。
钱舜举二菊 其一
露华如酒晓淋漓,醉色和秋上别枝。若使罗虬重有作,此花瑞合比红儿。
钱塘十咏 其五 悭山霁雪
快雪时晴春尚悭,梅花开遍旧悭山。入林僧舍浑迷路,隔岸人家尽掩关。
茶鼎旋烹新水活,钓舟空伴白鸥闲。因思李及曾来日,童子开笼鹤未还。
己未午日次沈钦叔韵
今年两度逢端午,前月方当后月非。到手人将蒲酒劝,满头谁插艾花归。
水亭得句题纨扇,风馆焚香试葛衣。读罢离骚增感慨,绿阴满地客来稀。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三 巢古雪阁
人间蓬岛是孤山,高阁清虚类广寒。木处恐颠从此稳,僧居疑小较来宽。
瑶花琪树绿边绕,玉宇琼楼向上安。里外湖光明似镜,有梅花处好凭阑。
福源精舍为魏仲远赋
福源精舍年何有,学士亲书湖上坟。卜地依稀封马鬣,种松次第变龙纹。
魏公笏在多遗泽,忧盖山高尽白云。前代名人留制作,子孙从此蔼清芬。
五月二十日寿洪时中广文用复初韵
仙号洪崖是此翁,后身聊复寄翁宫。春秋学外无馀子,月旦评中有至公。
清极每憎茶七椀,衰迟宁羡粟千钟。今年两遇称觞日,赖有葵榴接续红。
为朱大理赋墨梅寓丹家意以大理明此故求正云 其四
真水元从火里来,等闲相过即胚胎。檀心玉蕊分明见,莫作黄芽白雪猜。
高士谦墨竹 其三 风竹
紫极宫中暂宿,黄陵庙下曾行。一夜洞庭木落,打窗都是秋声。
送谢铁崖住祖庭
谢庭兰树尚青青,又捧仙书赴祖庭。星剑夜腾龙虎气,霞衣朝拂凤凰翎。
金为宫阙知天近,铁作岩崖验地灵。独有上清双白鹤,飞来听诵蕊珠经。
赠于友直写生
于翁画法出清新,气运依稀似院人。拈笔经营方匠意,解衣盘礡自通神。
虫鱼草木知资识,月露风云绝点尘。老去始知真有益,眼中无物不阳春。
溪山才子图
曲折清溪有路通,吟诗驴背任西东。披图记得经行处,人在千山万木中。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二 其二十六
乱蛙声急雨声寒,坐拥衾裯尚觉单。畎亩却思天下事,几时民受一分宽。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二 冷泉雪涧
下有流泉上有松,诸山罗列玉芙蓉。垆头又酿谁家酒,屐齿应嫌此处踪。
汲去煮茶随瓮抱,引来刳木入厨供。涧边亭子无人宿,空使援号昨夜峰。
为徐子方题徐熙杏花青鸟
青色分红闹别枝,写生谁复似徐熙。露华不在金茎上,青鸟飞来也自疑。
杨妃春睡图 其一
天生祸水灭炎精,能使君王万乘轻。不独昭阳有飞燕,玉环沉醉在华清。
挽段礼庭
庐陵山林龙溪雄,趋庭问礼惟此翁。逸士非如段太尉,阡表甚似欧阳公。
年来洞究无极妙,夜半忽感抟桑红。佳儿求铭勒页石,欲以潜德垂无穷。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挽沈子龄
破窑图
二仙像 其一 铁拐
送杨宗元分教海宁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 其三
浦长源林亭远岫图
太白像
画梅集杜句
送曾子员归庐陵侍亲
友恭堂为胡拱衡赋
墨竹扇面 其二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三 其十五
渔村暮景图
壬子秋帘次迮士霖韵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一 其十三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七 其七
竹枝二鸟图
杏轩为倪伯温赋
筼轩为吴兼喜赋
刘耀卿画
鬼猎图 其二
刘文质松溪小像
竹石扇面
题梅用张蜕庵寄杨村居韵
访唐丹崖留饮
林塘幽乃会稽陈惟贤轩扁又号西畴因赠诗 其一
胡拱衡峨嵋读书图
悼王壶父
送徐文年归严陵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十一 其五十九
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 其六 渔村夕照
送章环
裴日英水墨莲塘四禽图
沈思礼画 其二
西湖渔者
四时花鸟图 其三 桂花佳雀
孟母断机图
钱塘十咏 其三 浙江秋涛
送丁自南代祀嵩岳还龙虎山
五弦琴
高士谦竹石扇面
为杨子东题竹石扇面
秋林才子图
雪中八咏次睢宗吉韵 其四 雪雀
宋授之春山隐居图
喜晴次刘可与经历韵
徐希杰二色梅图 其二
二美人图 其一
次张一中赠友诗韵
挽卢处士
跨驴图
姚伯和所藏五马图
海棠白头翁鸟图
梅雪四律代张翚徐术陆平沈廉赋 其三
游孤山和靖祠
戊午七月六日书事 其一
俞文辅墨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