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微上人

赠微上人

唐代 刘长卿

禅门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在剡山。
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诗人刘长卿的古诗

酬张夏

唐代 刘长卿

几岁依穷海,颓年惜故阴。剑寒空有气,松老欲无心。
玩雪劳相访,看山正独吟。孤舟且莫去,前路水云深。

偶然作

唐代 刘长卿

野寺长依止,田家或往还。老农开古地,夕鸟入寒山。
书剑身同废,烟霞吏共闲。岂能将白发,扶杖出人间。

龙门八咏。渡水

唐代 刘长卿

日暮下山来,千山暮钟发。不知波上棹,还弄山中月。
伊水连白云,东南远明灭。

赴南中题褚少府湖上亭子(一作李嘉祐诗)

唐代 刘长卿

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绿竹放侵行径里,
青山常对卷帘时。纷纷花落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
从此别君千万里,白云流水忆佳期。

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唐代 刘长卿

寥寥此堂上,幽意复谁论。落日无王事,青山在县门。
云峰向高枕,渔钓入前轩。晚竹疏帘影,春苔双履痕。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虚牖闲生白,鸣琴静对言。
暮禽飞上下,春水带清浑。远岸谁家柳,孤烟何处村。
谪居投瘴疠,离思过湘沅。从此扁舟去,谁堪江浦猿。

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唐代 刘长卿

山居秋更鲜,秋江相映碧。独临江洲路,如待挂帆客。
遂使康乐侯,披榛著双屐。入云开岭道,永日寻泉脉。
古寺隐青冥,空中寒磬夕。苍苔绝行径,飞鸟无去迹。
树杪下归人,水声过幽石。任情趣逾远,移步奇屡易。
萝木静蒙蒙,风烟深寂寂。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奉送卢员外之饶州

唐代 刘长卿

天书万里至,旌旆上江飞。日向鄱阳近,应看吴岫微。
暮帆何处落,潮水背人归。风土无劳问,南枝黄叶稀。

和灵一上人新泉

唐代 刘长卿

东林一泉出,复与远公期。石浅寒流处,山空夜落时。
梦闲闻细响,虑澹对清漪。动静皆无意,唯应达者知。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

唐代 刘长卿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长沙馆中与郭夏对雨

唐代 刘长卿

长沙积雨晦,深巷绝人幽。润上春衣冷,声连暮角愁。
云横全楚地,树暗古湘洲。杳蔼江天外,空堂生百忧。

送灵澈上人

唐代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 一作:夕阳)

送侯中丞流康州

唐代 刘长卿

长江极目带枫林,匹马孤云不可寻。迁播共知臣道枉,
猜谗却为主恩深。辕门画角三军思,驿路青山万里心。
北阙九重谁许屈,独看湘水泪沾襟。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

唐代 刘长卿

元气浮积水,沈沈深不流。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

为客难适意,逢君方暂游。夤缘白蘋际,日暮沧浪舟。

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

湘中纪行十首。洞山阳(一作洞阳山)

唐代 刘长卿

旧日仙成处,荒林客到稀。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
空谷无行径,深山少落晖。桃园几家住,谁为扫荆扉。

送李校书适越谒杜中丞

唐代 刘长卿

江风处处尽,旦暮水空波。摇落行人去,云山向越多。
陈蕃悬榻待,谢客枉帆过。相见耶溪路,逶迤入薜萝。

赠崔九载华

唐代 刘长卿

怜君一见一悲歌,岁岁无如老去何。
白屋渐看秋草没,青云莫道故人多。

贾侍郎自会稽使回篇什盈卷兼蒙见寄一首…数事率成十韵

唐代 刘长卿

江上逢星使,南来自会稽。惊年一叶落,按俗五花嘶。
上国悲芜梗,中原动鼓鼙。报恩看铁剑,衔命出金闺。
风物催归绪,云峰发咏题。天长百越外,潮上小江西。
鸟道通闽岭,山光落剡溪。暮帆千里思,秋夜一猿啼。
柏树荣新垄,桃源忆故蹊。若能为休去,行复草萋萋。

送马秀才落第归江南

唐代 刘长卿

南客怀归乡梦频,东门怅别柳条新。殷勤斗酒城阴暮,
荡柳孤舟楚水春。湘竹旧斑思帝子,江蓠初绿怨骚人。
怜君此去未得意,陌上愁看泪满巾。

赴巴南书情寄故人

唐代 刘长卿

南过三湘去,巴人此路偏。谪居秋瘴里,归处夕阳边。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裁书欲谁诉,无泪可潸然。

上湖田馆南楼忆朱宴

唐代 刘长卿

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白云如有意,万里望孤舟。
何事云成别,空令登此楼。天光映波动,月影随江流。
鹤唳静寒渚,猿啼深夜洲。归期诚已促,清景仍相留。
顷者慕独往,尔来悲远游。风波自此去,桂水空离忧。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484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