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满江红 其二 高帅席上

满江红 其二 高帅席上

宋代 刘过

敌面风轻,一两点、海棠微雨。春总在、英雄元帅,晓来游处。

楼阁万家帘幕卷,江郊十里旌旗驻。有黄鹂、百舌啭新声,垂杨舞。

寒食近,喧箫鼓。车马闹,铜鞮路。尽不妨沈醉,与花为主。

风韵可将图画比,笑谈尽是惊人语。问何如、邹湛岘山头,陪羊祜。

诗人刘过的古诗

题黄文叔燕堂

宋代 刘过

著屋图书里,四山楼观重。
蓴添张翰思,橘当李侯封。
湖水自平淡,花枝多冶容。
兴来诗已就,只可酒千钟。

六州歌头(寿)

宋代 刘过

玉带金鱼,绿鬓朱颜,神仙画图。朱擎天柱石,空留绿野,济川舟楫,闲舣西湖。天欲安刘,公归重赵,许大元勋谁得如。平章处,看人如伊吕,世似唐虞。
不须别样规模。但收揽人才多用儒。况自昔军中,胆能寒虏,而今胸次,气欲吞胡。紫府真人,黑头元宰,收敛神功寂似无。归来好,正芝香枣熟,鹤瘦松臞。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十绝 其一 清潭

宋代 刘过

一潭清净水无泥,潭岸无泥石更奇。拟待月明垂钓去,前溪雨足怕龙归。

西江月(武昌妓徐楚楚号问月索题)

宋代 刘过

楼上佳人楚楚,天边皓月徐徐。呼童忙为卷暇须。试问中情几句。
圆少却因底事,缺多毕竟何如。嫦娥无语谩踌躇。飞过画栏西去。

间步

宋代 刘过

山径无人鸟篆沙,杖藜间看摘新茶。
锦级委地笋翻箨,黄玉满林松带花。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 其十三 玉佩

宋代 刘过

借榻卧云屋,攲枕仔细听。误疑鸣珂声,不知水泠泠。

赠永嘉张相士

宋代 刘过

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
杰惊稍能儿德祖,举亡何阙百曹参,
诸公富贵纸上语,满座风雷终日淡。
我似北人君记取,偶然留滞在东南。

题一犁春雨图后

宋代 刘过

阿耘无田食破砚,奉亲日籴供朝饭。
有田正恐拙把犂,何得更为图画看。
汝父名汝汝当知,有田无田未可期。
有田不耕汝懒病,无田画田真画饼。
画田之外乃画牛,捕捉风影何时休。
头上安头入诗轴,全家不应犹食粥。

霜寒舟中

宋代 刘过

殿转牛衣冷不禁,著人无奈晓寒侵。
由来十月清霜重,况乃荒村白露深。
有客分金来橘社,何人涂血染枫林。
不堪青女来料理,折尽衰翁一片心。

代寿韩毡原

宋代 刘过

衣钵登庸复旧毡,文王尚父赵毡原。
自从庆历到今日,只说开禧初改元。
朝辟东斋广东阁,夜看南极照南园。
九霞觞举先旬浃。却领千官寿帝垣。

夜思中原

宋代 刘过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衣冠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夜光芒。

雪中呈颜使升坚

宋代 刘过

阴阳舒惨刹那间,刺使天高见一斑。
人物眼中如水鉴,世情身外不冰山。
涤除瑕垢与掩匿,弹压风云俱涩悭。
羔酒帐金输武库,者茶萧寺等僧间。

醉中寄王子林

宋代 刘过

我头扶病醉岑岑,履历糟丘岁岑深。
行李随身惟一剑,对花买笑亦千金。
离乡别去天涯泪,上冢凄其寒食心。
风雨闭门无客过,炉香销尽夜沈沈。

官舍阻雨十日涌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

宋代 刘过

竹隐先生名满世,自为举子已诗声。
春风若入五花判,莫遣紫微红药惊。

上张紫微真仙

宋代 刘过

真仙元是昔于湖,今在高楼何处居。
非玉不容陪伟论,拨灰犹为作行书。
云霞缥缈来旌节,琼玖玲珑闻佩琚。
幽显殊途人世隔,冷风吹雨关回车。

送刘从周教授

宋代 刘过

凤阁鸾台次第留,此生何必为留谋。
工夫到易通三圣,洁白寺留第一流。
桑梓胸思如子少,萍蓬自叹此生浮。
还乡若有过从便,会尽人间只点头。

辞周益公

宋代 刘过

一曲归欤浩浩歌,世间无地不风婆。
人从贫贱识者少,事向艰难省处多。
紫塞将军秋佩印,玉掌学士夜鸣珂。
太平宰相不收拾,老死山林无奈何。

瓜州歌

宋代 刘过

今年城保寨,明年城瓜州。
寇来不能御,贼去欲自囚。
伟哉淮南镇,禹贡之扬州。
念昔蕞尔虏,马棰轻江流。
翠华离金陵,人有李郭不。
幸被账下儿,一箭毙其酋。
帝把羓有遗臭,鲜血粘髑髅。
败军惨无主,蛇豕散莫收。
势当截归路,尽与俘馘休。
甲兵洗黄河,境土尽白沟。
天予弃不取,区区乃人谋。
金帛输东南,礼事昆夷优。
参差女墙月,深夜照敌楼。
泊船运河口,颇为执事羞。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 其十七 倚剑

宋代 刘过

石壁自磨砻,三叹用不久。如去到人间,为侬洗尘垢。

西江月·楼上佳人楚楚

宋代 刘过

楼上佳人楚楚,天边皓月徐徐。
天童忙为卷暇须。试问中情几句。
圆少却因底事,缺多毕竟何如。
嫦娥无语谩踌躇。飞过画栏西去。
刘过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27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