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代上韩开府

代上韩开府

宋代 刘过

位号钧枢等,元勋阀阅传。
九理新洗日,一柱独擎天。
战守筹帷外,迁除化笔边。
衣冠图盛事,不记几貂蝉。

诗人刘过的古诗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倾月

宋代 刘过

去去山转深,树下益凄冷。
时有月乌飞,间碎梧桐影。

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宋代 刘过

欲上姑苏望虎丘,小邦宁有此风流。
山川形势今三辅,人物英雄古列侯。
华屋鳞鳞冠盖里,画桥曲曲管弦楼。
金陵蜀郡俱疏远,除却皇都第一州。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 其十七 倚剑

宋代 刘过

石壁自磨砻,三叹用不久。如去到人间,为侬洗尘垢。

赠乡人曹倅待聘为通州静海宰及施博士

宋代 刘过

茅苇连天昨已非,二年重到最堪悲。
芹宫尚有肩吾在,花县犹存子建知。
踯躅南飞三绕树,凄凉北望四愁诗。
东风若不均披拂,荐福仍然又断碑。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壶天

宋代 刘过

逆溪随水行,更上紫翠峰。
朱栏忽飞阁,映带烟霞重。

清溪阁交胡仲蓄芳韵

宋代 刘过

琼树枝新梅蕊迸,与君携手清溪问。
旧时狎客歌舞场,何似诗人风雪迳。
溪边杰阁高崚层,左右华屋连飞甍。
依稀王谢鸣珂里,仿佛秦筝云母屏。
古来繁华各衰歇,只有不磨惟璧月。
小船何处载愁来,哀怨一声吹笛裂。

寄王巽伯

宋代 刘过

朋从纷如云,愈觉居索甚。
肺肝百忧集,五夜不安枕。
长恐铁石心,化作萋其锦。
日暮怀佳人,霜风悄寒凛。

题龚山长栖阁

宋代 刘过

爱客龚山长,能容日日过。
栽培初种竹,爱护乍生荷。
堂对青山短,门关白日多。
细听间议论,不似我狂歌。

寿建康太尉

宋代 刘过

万里寒风一布袍,特将诗句谒英豪。
正当武曲临凡世,恰值骊龙出海涛。
五马尽投千岁鹤,六军急献万年桃。
不因此日沧溟近,一钓那能得巨鳌。

登白云绝顶

宋代 刘过

雨罢新晴怯宿寒,一帘秋色满寒干。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累世避人秦妇子,一时惊客汉衣冠,
尘寰元有清吟处,便作三山蓬岛看。

寄周益公

宋代 刘过

猥贱诗难化,讙嚣语不齐。
长途难短堠,小雨易深泥。
逐利如争鹿,伤人类割鸡。
心虽怀益国,梦亦畏江西。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高碧

宋代 刘过

小山碧巉岩,直上与天齐。
诗成欲磨崖,藤罗费攀跻。

上袁文昌 其五

宋代 刘过

已办行都欲去船,个中因得少船连。长安在望空悲日,刺史谁知别有天。

鼓吹后车喧水际,旌旗前骑簇花边。书生不愿悬金印,只觅扬州骑鹤钱。

上益公十绝为寿 其一 金乌

宋代 刘过

金翰振晓近天威,玉宇循琼昼影迟。曾上大裘头上看,暧然可爱是冬曦。

郭帅遗蕨羹

宋代 刘过

书生穷无食肉相,老不能官犹崛强。
一杯紫蕨江西羹,万户封侯犹未当。
主人幕下三千士,谈王说伯如蜂起。
日日椎鲜与击肥,厌饫腥膻饱而已。
此生只愿吃此羹,坐看将军勋业成。
金山乞取一片山,要看濈濈儿拳短,
穷人更是知田汉。

水调歌头·文采汉机轴

宋代 刘过

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好奉板舆游。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

九日寄陈君举舍人

宋代 刘过

白发江湖暗,青灯几席凉。
病身几千百,佳节又重阳。
命也吾何奈,天乎孰可量。
元龙楼百尺,犹得慰行藏。

听阮

宋代 刘过

绛蜡攒花夜气横,樽前更著许风情。
却将江上风涛手,来听纱窗侧阮声。

沁园春·销薄春冰

宋代 刘过

销薄春冰,碾轻寒玉,渐长渐弯。寒凤鞋泥污,偎人强剔,龙涎香断,拨火轻翻。学抚瑶琴,时时欲翦,更掬水鱼鳞波底寒。纤柔处,试摘花香满,镂枣成班。
时将粉泪偷弹。记绾玉曾教柳傅看。算恩情相著,搔便玉体,归期暗数,画遍阑干。每到相思,沈吟静处,斜倚朱唇皓齿间。风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闲。

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 其一

宋代 刘过

言理不可求,吾将讯苍苍。草木被春华,松柏遭摧伤。

才高未为福,名大或不祥。煌煌太史公,逸气横八方。

瑞麟出非时,巷伯终见戕。晏婴不可作,鲍叔遥相望。

发愤著春秋,掩夺日月光。文章诚可传,毁辱庸何伤。

刘过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27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